![鲁教初中化学九下《第十一单元 第4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788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初中化学九下《第十一单元 第4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788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初中化学九下《第十一单元 第4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学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788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鲁教版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学案
展开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保护生命之源
1.污染源: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2.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利用化学方法(如中和法、氧化法等)处理废水。
3.目前世界各国对水污染普遍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的任意排放;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保护水资源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
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空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大大增加。
2.酸雨的形成及危害:(1)形成: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与大气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酸。(2)危害:酸化土壤、污染水体、腐蚀建筑及文物古迹,加速金属制品的锈蚀。
3.减少和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煤炭脱硫、汽车安装“催化转化器”等。
三、与自然和谐相处
1.绿色化学的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2.绿色化学工业的目标:寻找可以充分利用的、无毒害的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实现洁净、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
判断某一化学反应是否符合“绿色化学”,可从反应类型上看其是否为化合反应。
一、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
2.加强水质监测。
3.工业废水经过综合利用和处理后再排放。
4.禁止生产和使用含磷洗涤剂。
5.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6.利用化学方法处理废水。如中和法——处理酸性(或碱性)废水,调节废水的pH;氧化法——利用氧化剂除去水中有毒物质,使之变为无毒物质。
7.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例题1】 (·北京中考)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思路点拨:从不同的方面(工业、农业和生活)熟记产生水资源污染的因素,并从杜绝污染源的角度去列举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例如工业水达标排放,农业上合理施肥,生活中要节水并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
解析:生活污水中含多种有害成分,任意排放会导致水资源污染。
答案:C
二、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1)空气污染物、污染源及危害
空气污染物 | 主要来源 | 危害 |
可吸入颗粒物 | 地面扬尘,燃煤排放的粉尘等 | 引起呼吸道疾病 |
二氧化硫 | 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生产硫酸等工厂排放的尾气 | 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 |
一氧化碳 | 化石燃料等不完全燃烧 | 危害人体健康 |
氮氧化物 | 机动车辆等排放的尾气 | 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 |
(2)减少和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①消除污染源;②使用新能源(太阳能、氢能、核能等)替代化石燃料;③化石燃料除硫后使用;④废气经高效回收处理后排放;⑤汽车尾气使用净化催化剂处理。
【例题2】 (·河南中考)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思路点拨:当今世界面临三大环境问题:臭氧层空洞、酸雨和温室效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温室效应主要与二氧化碳有关,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解析: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有关,白色污染与废弃塑料有关,臭氧层空洞与氟利昂有关,只有二氧化硫与形成酸雨有关。二氧化硫结合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反应产生的酸,酸随雨水降落便形成了酸雨。
答案:C
1.小明对下列水污染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农田排出的污水——农业污染
B.小型造纸厂排出的污水——工业污染
C.家庭排出的污水——生活污水
D.化肥厂排出的污水——农业污染
2.下列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B.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D.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3.(·江苏无锡中考)下列属于我国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
4.年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某些工业废水处理后可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禁止秸秆就地焚烧,提倡用秸秆代替煤作燃料进行火力发电
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
5.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得到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农民就地焚烧秸秆
B.深埋含镉、汞的废旧电池
C.工业制酒精C2H4+H2OC2H6O
D.化工生产中的废气向高空排放
6.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成语“饮鸩止渴”原指喝毒酒解渴,用于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困难,不顾严重后果。“鸩”是指放了砒霜的毒酒。砒霜是三氧化二砷(As2O3)的俗称,有剧毒。
(1)As2O3中As的化合价为________。
A.-3 B.-2 C.+2 D.+3
(2)下列做法可用“饮鸩止渴”形容的是____________。
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B.大量开办经济效益好但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
C.加强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D.提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参考答案
1. 答案:D
2. 答案:A
3. 解析:A是金属回收标志;B是塑料回收标志;C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D是禁止吸烟标志。
答案:B
4. 答案:D
5. 解析:由工业制酒精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化合反应,即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得到的产物,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答案:C
6. 答案:(1)D (2)B
1.(·江苏南京中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B.空气中二氧化硫增加可能导致酸雨增多
C.白色污染的消除办法是废弃塑料就地焚烧
D.二氧化碳、甲烷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2.(·湖北黄石中考)“绿色化学”要求生产尽可能不产生废物,即实现“废物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最容易实现“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
3.(·江苏无锡中考)无锡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表:
项目 | 空气污染指数 | 空气质量级别 | 空气质量 |
|
| Ⅱ | 良 |
可吸入颗粒物 | 65 | ||
二氧化硫 | 6 | ||
二氧化氮 | 20 |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用氢气作燃料 B.露天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尾气 D.用煤作燃料
4.“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之一。下列叙述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
A.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既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既可以解决能源危机,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为了避免造成土壤污染,应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塑料饭盒倒入江河湖泊
D.用秸秆制沼气,既能避免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又能解决生活燃料问题
5.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用NaOH、Na2SO3溶液可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有:
①2NaOH+SO2===Na2SO3+H2O
②Na2SO3+SO2+H2O===2NaHSO3
③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
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6.(·福建福州中考)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D.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7.某镇有座硫酸厂,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含H2SO4的酸性废水。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1)分析该镇下酸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一例说明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镇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________。
A.将硫酸厂搬离该镇
B.建议环保部门限令整改
C.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SO2处理后排放
D.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
(4)可用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处理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浓硫酸弄到手上后先用抹布拭去,然后立即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碳酸氢钠。若是稀硫酸弄到手上,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这样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重庆中考)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国家政策、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
(1)“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下列气体中属于“减排”对象的是______(填序号)。
A.N2 B.CO2 C.O2
(2)今年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早灾严重。磷酸二氢铁(NH4H2PO4)可增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这种化肥能显著提高土壤中______________元素含量,帮助植物生长。
(3)“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吸收CO2,并释放出O2:
6CO2+6H2O光合作用,X+6O2
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9.(·黑龙江哈尔滨中考)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当今世界淡水资源日趋紧张。如图是童童同学三月份为班级板报绘制的一幅画,她这样做的目的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再写出一种符合画面主题的具体做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解析: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A正确;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会生成酸,B正确;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多种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大气,C错误;二氧化碳、甲烷都是温室气体,D正确。
答案:C
2. 解析: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因只生成一种物质(目标产物),无废物,即可实现“废物零排放”。
答案:C
3. 解析: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汽车排放的尾气含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用煤作燃料会产生有害气体二氧化硫和烟尘。
答案:A
4. 解析:回收废旧金属与用矿石冶炼相比,既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同时还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乱堆放;太阳能、风能等属于无污染、可再生能源;一次性塑料饭盒倒入江河湖泊会造成水污染;焚烧秸秆会造成大气污染,将其制成沼气可解决生活燃料问题。
答案:C
5. 解析:反应②由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Na2SO3能吸收SO2,且在反应③中又新生成,可循环使用;在NaHSO3中,钠、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求得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联想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可知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C
6. 解析:“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措施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植树造林;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故B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答案:B
7. 解析:硫酸厂每天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尾气,且用煤作燃料加大了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酸雨造成的危害可从酸的腐蚀性和酸性上考虑;治理酸雨的措施应从使用清洁能源或改良技术等方面考虑,迁厂会对其他地方造成污染;稀硫酸弄到手上,也需立即用水冲洗,因为稀硫酸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且稀硫酸中的水蒸发后会变成浓硫酸。
答案:(1)排放二氧化硫废气、用煤作燃料
(2)酸化土壤;腐蚀、破坏森林植物;腐蚀建筑物(答出一点即可)
(3)A
(4)Ca(OH)2+H2SO4===CaSO4+2H2O
(5)需要 稀硫酸中的水蒸发后会变成浓硫酸
8. 答案:(1)B (2)N、P(或氮、磷)
(3)C6H12O6
9. 解析:本题内容贴近生活,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突出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解答时要多联系人们生活实际。(1)画有节水标记、干燥的大地、节水的方法,告知同学们当今世界淡水资源紧张,要节约用水;(2)符合主题的作法有多种,多联系人们生活,从中选取事例。
答案:(1)向学生们宣传(或倡导;或号召)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
(2)用淘米水冲厕所(或淋浴时随时关闭水龙头等)(合理即可)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玻璃是如何制成的,“塑料王”是怎样诞生的,玻璃钢是钢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