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三单元第一、二章检测卷 试卷 17 次下载
- 01-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题 试卷 12 次下载
- 01-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练习题 试卷 11 次下载
- 02-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题 试卷 11 次下载
- 01-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练习题 试卷 11 次下载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当堂检测题
展开一、选择题
1.(2021广东揭阳揭西坪上中学月考)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选叶遮光 ②酒精脱色 ③黑暗处理 ④滴加碘液 ⑤清水漂洗 ⑥观察变化
A.①③②⑤④⑥ B.③①②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光 D.水
3.(2021天津和平期末)“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第一步,是把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A.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
B.消耗叶片内的叶绿素
C.提高光合作用的产量
D.储备光合作用的原料
4.(2021江苏无锡宜兴树人中学期中)孙悟同学在草地上玩耍,裤子上留下较多绿色印迹,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帮他洗掉( )
A.用洗衣粉清洗
B.用肥皂清洗
C.用沸水煮
D.将酒精涂在绿色印迹上一段时间后再清洗
5.(2021广东潮州期末)甘薯根长得肥大,其中所含的大量淀粉是由( )
A.叶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B.甘薯根自己合成的
C.茎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D.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6.(2019四川德阳中考)某兴趣小组开展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移到阳光下照射;
③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并去掉纸片;
④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
⑤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步骤①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步骤②设计错误,应取两片叶子才能形成对照
C.步骤④完成后,烧杯中的酒精会变为绿色
D.该实验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7.(2020山东潍坊中考)某同学想比较某植株上、下部位叶片的淀粉含量,按照图示步骤进行操作,结果发现叶片a为浅蓝色,叶片b为深蓝色,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步骤2的目的是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B.步骤4中滴加的液体应为稀碘液
C.实验证明,植株下部叶片中的淀粉含量相对较多
D.该实验还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8.一种观赏植物,其绿色叶片上有黄色的斑纹,经过阳光照射后,用碘液处理,叶的绿色部分变蓝,而黄色斑纹部分却不变蓝。这一事实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A.光 B.叶绿体 C.二氧化碳 D.水
9.(2021山东德州宁津期末)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上,会感觉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主要原因是植物进行了( )
A.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B.吸收作用和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10.(2019山东烟台中考)滨海中学在实践基地种植了马铃薯,收获时发现个别块茎露出地面的部分变绿。对此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
A.叶片中的叶绿素随淀粉运输至此
B.淀粉通过筛管运输到块茎储存
C.块茎变绿与光下形成叶绿素有关
D.块茎中的淀粉是由绿色部分产生的
11.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种植农作物应( )
A.尽量稀疏,留出空地,有利于农作物接受阳光
B.尽量密植,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量,提高产量
C.合理密植,让阳光尽量多地照在农作物上,植物间相互遮光
D.合理密植,让阳光尽量多地照在农作物上,植物间又不相互遮光
12.(2021山东德州宁津期末)高姐的烤地瓜软香甜、口感好、易消化,且营养丰富,很受市民的欢迎。地瓜中的淀粉是( )
A.根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
C.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根部的 D.根细胞合成后并进一步转化而成的
二、非选择题
13.(2019浙江金华、丽水中考)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越橘,其光合作用速率不同。为了探究其不同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A、B、C三个品种各6株,每株均采集位于中上部且向阳的叶片5片,测定并计算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结果如下。
请回答:
(1)实验中每个品种选取6株的目的是 ;
(2)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时,主要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 相同;
(3)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4.(2021广东清远凤霞中学期中)如图是“检验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各步骤:
(1)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实验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2)进行步骤②的目的是 。
(3)进行步骤⑦的目的是 。
(4)叶片脱色后再向叶片上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是否产生了 。
(5)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遮光部分 ,不遮光部分将变成 色。
(6)该实验的结论之一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一、选择题
1.答案 C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是:③黑暗处理(一昼夜),①选叶遮光,光照后摘下叶片,②酒精脱色,⑤清水漂洗,④滴加碘液,清水冲洗后,⑥观察变化。
2.答案 C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从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因此,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
3.答案 A 把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这样在实验中检测到的淀粉只能是植物在光下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4.答案 D 孙悟同学在草地上玩耍,裤子上留下较多绿色印迹,这些绿色印迹是含有叶绿素的汁液。叶绿素能够溶解在酒精中,因此将酒精涂在绿色印迹上一段时间后再清洗,就可以除去这些绿色印迹。
5.答案 D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物的管道。根、茎、叶中都有筛管,并且是相通的,可以将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从上而下运输到身体的各部分。甘薯根长得肥大,其中所含的大量淀粉是由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6.答案 B 步骤②中,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移到阳光下照射,可以形成以光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设计合理,故B分析错误。
7.答案 D 该实验的变量是不同位置的叶片,不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8.答案 B 叶的绿色部分和黄色斑纹部分形成对照,叶绿体是唯一的变量。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叶的绿色部分变成蓝色,说明叶片的绿色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叶的黄色斑纹部分却不变成蓝色,说明叶片的黄色斑纹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这一事实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9.答案 A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能使空气变得湿润;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能使大气变得清新。因此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上时,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
10.答案 C 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马铃薯的个别块茎露出地面的部分见光,能够形成叶绿素,颜色会变绿;未露出地面的部分不能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形成叶绿素,颜色不会变绿。由此说明块茎变绿与光下形成叶绿素有关。
11.答案 D 合理密植是增加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要充分地利用光能;合理密植可以让阳光尽量多地照在农作物上,但农作物之间又不相互遮光,从而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等。
12.答案 C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主要在叶片的叶肉细胞里进行,因为叶肉细胞里有大量叶绿体。绿叶制造的有机物经叶脉、叶柄、茎中的筛管可运到植株各处。地瓜是植物的根,其中的淀粉是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到根部的。
二、非选择题
13.答案 (1)减小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可靠 (2)光照强度 (3)不同品种的越橘,叶绿素的含量越高,其光合作用速率越大
解析 (1)如果每个品种只用1株做实验,其结果可能带有偶然性,得出的结论不可靠,所以每个品种选取6株而不是1株。(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时,应主要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相同。(3)据表中数据可见:B品种的越橘,叶绿素的含量最高,其光合作用速率最大;A品种的越橘,叶绿素的含量最低,其光合作用速率最小;C品种的越橘,叶绿素的含量介于A与B之间,其光合作用速率也介于A与B之间。由此可以得出实验结论:不同品种的越橘,叶绿素的含量越高,其光合作用速率越大。
14.答案 (1)②⑦③⑥⑤④① (2)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3)形成对照 (4)淀粉 (5)不变蓝 蓝 (6)光
解析 (1)由图可知,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是:②暗处理→⑦选叶遮光后光照→③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⑥酒精脱色→⑤清水漂洗→④滴加碘液检验→①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即②⑦③⑥⑤④①。(2)步骤②是把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所检验到的淀粉是在实验过程中形成的。(3)步骤⑦是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以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4)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因此,叶片脱色后再向叶片上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产生了淀粉。(5)实验现象:叶片的见光(未遮光)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淀粉,遇碘液变蓝;叶片的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遇碘不变蓝。(6)通过该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品种
A
B
C
叶绿素含量(毫克/克)
6.22
8.11
7.85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课后复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