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声音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声音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铝片琴的音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的高低会随着水位上升( )。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不变
2.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从话简传到听筒的。
A.棉线 B.空气 C.话筒
3.小明发现有一根琴弦声音有些低,他应该( ) 。
A.用力弹 B.将这根琴弦调松一些 C.将这根琴弦调紧一些
4.如图,铝片琴( )边的音高,( )的音低。
A.左边,中间 B.右边、左边 C.中间,左边
5.小金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吉他,小金非常高兴,他拿过吉他仔细研究,发现吉他的弦有的粗有的细,松紧不同,声音也不一样。
①拨动吉他弦,声音最高的是( )。
A.最粗的弦 B.最细的弦 C.中等粗细的弦
②小金发现有一根琴弦声音有些低,他应该( )。
A.将这根琴弦调紧一些 B.将这根琴弦调松一些 C.用力弹
二.填空题
1.周围的声音根据( )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的( )、自然界的)( )、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2.耳蜗将( )转化为听觉信号,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3.在“d,re,mī”这三个音节中,( )的声音是最低的,用数字( )表示,( )的声音是最高的,用数字( )表示。
4.音量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音高则是由物体振动的( )所决定的。
5.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 )。
三.判断题
1.用手轻轻触摸正在发声的物体,能感觉到物体正在振动。( )
2.听小骨是内耳的一部分。( )
3.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只能拉直拨动。( )
4.用力压皮筋,皮筋不发声,因为皮筋没振动。( )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
四.连线题
1.将下面耳朵的结构和其所具备的功能连在一起。
鼓膜 收集声波
耳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外耳道 传递声音
五.简答题
1.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为什么?
2.二胡只有两根弦,它是怎样发出高低不同、强弱不同的声音的?
六.综合题
1.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这是模拟( )的装置。
②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气球皮上。
③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 )。
A.被音叉吸引 B.不动 C.在气球皮上跳动
④实验时用力敲音叉,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幅度与轻敲时相比,( )。
A.跳动幅度小 B.跳动幅度大 C.一样
⑤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耳朵里的( ),它就像这个气球皮一样很薄,而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收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耳道 B.鼓膜 C.听小骨
2.如图,取一面鼓,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
1.小明用力按压鼓面,发现鼓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鼓面没有( )。
A.受到外力 B.振动 C.弯曲
2.轻轻敲鼓,鼓发出声音,纸屑( )。
A.反复跳动 B.位置不变 C.跳动一次就停止
3.用力敲鼓,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幅度(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4.用力敲鼓和轻轻敲鼓,听到的两次鼓发出的声音( )。
A.高低不同 B.强弱不同 C.一样
5.停止敲鼓,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 )。
A.鼓面停止振动后仍能发声
B.鼓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
C.人耳的错觉,实际上声音已经消失
3.认识声音的高低强弱。
(1)认识声音的强弱
(2)声音的高低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①B;②A
二.填空题
1.产生途径;叫声;声音
2.振动
3.d;1;mi;3
4.振幅;频率
5.固体 > 液体 > 气体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太空处于真空状态,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二胡虽然只有两根弦,但弦的振动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弦越短,振动频率就越快,声音就越高越脆。
六.综合题
1.鼓膜振动;空气;C;B;B
2.B;A;A;B;B
3.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大;强;弱;长短;粗细;高;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声音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声音在中不能传播,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声音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声音传播的特点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声音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声音产生的根源是,关于声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