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
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 。初唐成就最高的是陈子昂。 盛唐出现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盛唐成就最高的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 中唐的代表有“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和“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年长。--韩愈
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杜甫简介(一)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有《杜工部集》。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游历过南起吴、越,北至齐、赵等地。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712-745)。35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过着“朝扣富儿门,幕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过了10年穷困落拓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八品小官。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长安回奉先(现在陕西蒲城)探亲。 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 (746-755) 。
不久安禄山发动叛乱并攻下潼关,杜甫一家人流亡北行,到了鄜州(现在陕西富县)。杜甫把家小安置在羌村后,恰值肃宗在凤翔(现在属陕西)即位,于是他只身前往投奔肃宗, “衣袖露两肘,麻鞋见天子”,不料中途为乱兵所俘,被带到长安,因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即至德二载(757年)四月,他乘隙逃出长安到了凤翔,被授为左拾遗,却因上疏救房,触怒肃宗,被放还州探亲。这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肃宗还京,杜甫也回到京城,仍充当左拾遗。乾元元年(758年),复出为华州(现在陕西华县)地方官。 (756-759)
杜甫简介(三)
第二年,郭子仪收复洛阳后,杜甫曾回河南探视旧居,旋即回华州, (49岁时)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杜甫草堂),总算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 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常被称为杜工部)。(759—762)
然而好景不长,宝应元年(762年),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发动叛乱,他又流亡到了梓州(现在四川三台)。过了两年,他的好友严武复为成都尹,他又从阆州(现在四川阆中)折回成都,入严武幕。不料严武第二年即因病去世,使他失去依靠,他只好东下,在夔州住了一年多。此后他一直在水上飘泊,由江陵到公安,再到岳阳,于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湘江舟中。
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丽人行》、《兵车行》、《出塞》、《赴奉先咏怀》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月夜》、《春望》、《羌村三首》、“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对杜甫的评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朱德对杜甫的评价: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诗人的风格与其情感思想的特点密不可分。情感离不开社会现实个人经历与思想、性格的碰撞,离不开诗人在岁月中的颠簸与感悟.独特的情感内涵和情感的表达汇成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问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1450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
《杜甫诞生1250周年》邮票
会当凌绝顶,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登高》 杜甫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风急切天空高远猿鸣悲凉,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
无边的落叶萧萧飘下,不尽长江流水滚滚奔来。
常年到处漂泊,作客他乡,于秋天更添悲凉,晚年多灾多病,今天又独自登临高台。
真遗憾国运和自身命运多艰难,两鬓白发又增添;穷途潦倒心意冷,因病戒酒不举杯。
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所谓的境界就是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与 作品的生活图象的完美结合。
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 ? 请创造性想象,口头讲述这幅景象。
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凉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
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颈联字字含悲,尾联点明根由:
常年做客他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以及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这愁闷可要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
这些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1、对仗工整明确: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哀)。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这首诗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写法。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__ 的情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 ________,感情更加___________。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_______的风格。
作业:情景结合,想象并描绘出《登高》诗中的诗人形象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
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活动一知人论世,学习活动二吟诵感悟,学习活动三赏读诗情,身心凄冷,空旷孤独,凄厉悲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9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课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交融,写作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