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评优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评优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震地探地,利用地震波,地震波,纵波P波,横波S波,液体气体,左右摇晃,上下颠簸,合作探究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球的圈层结构The sphere structure f the earth
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可以借鉴的研究方法?
人工震源车:给地球做”CT”
1.什么是地震波?2.地震波有哪两种分类?
3.两种地震波有何异同点?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
3.两种地震波有何异同点?
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
根据纵波、横波的传播特点:
当某地地下发生地震时,地面上的人,天空的飞鸟,水里的游鱼分别感受到什么样的震动特点?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依据
思考: (1)请根据地震波的特性,判断图中的两条线表示的地震波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观察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有何特点,这种变化说明什么? (3)试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1、观察图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和刻度的变化。2、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什么位置出现突然急剧的变化?这两个位置叫什么名称? 3、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 说明了什么问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4、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上的差异,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是否可以进一步划分?
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
不连续面(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的面)
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思考:观察图中横波与纵波向下传播的速度变化
读图1.34,思考下列问题:1.如何描述地壳的范围?2.地壳的厚度是否均一?3.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东海的地壳厚度有什么差异?
莫霍界面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大洋地壳薄,5~10千米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 最厚达70千米
读图1.34,思考下列问题:1.如何描述地幔的范围?
2.试推测地幔的物质状态?3.说出软流层与岩浆的关系?推测软流层与板块运动之间的关联性?4.何为岩石圈?
莫霍界面至2900千米处的古登堡界面占地球总体积80%,分上地幔与下地幔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岩浆主要发源地
| 地壳厚度:平均17千米范围:地表至莫霍界面| 岩石圈厚度:平均约100千米范围:地表至软流层顶部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 km之间。软流层温度较高,但刚性较弱,能够长期缓慢变形,相对低温的、刚性的岩石圈可作为一个整体漂流在软流圈之上。据地震波的传播可以推测:软流层的物质从总体上看仍是固态的,因为纵波、横波都能通过;然而波速的降低又说明该层的物质较岩石要软要热些。
读图1.34,思考下列问题:1.如何描述地核的范围?
2.试推测地核的物质状态?3.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与熟鸡蛋的内部结构有哪些异同?
由铁、镍等金属组成厚度约3400多千米,分外核与内核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
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1.找出照片中主要事物,如山、云、山顶积雪、河流、草、树木等。2.将找出的事物按照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进行分类。3.思考各事物之间的联系。
认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及其相互关系
(1)组成: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2)对地理环境的意义:①调节地球温度,使温差变小;②为生物生存提供必需的氧气;③产生风雨、云、雪、雷电等天气现象;
(1)定义: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总称。(2)组成:海洋为主体;还包括陆地水地表水和地下水;(3)对地理环境的意义:①最活跃的自然环境因素之一;②在地球表面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③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
(1)定义: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2)特点:①涉及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②多数生物分布在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很薄的接触袋中。(3)对地理环境的意义:①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组成;②改造地表形态。
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请同学们将各外部圈层的名称填入下表: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1~3题。1.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④能通过固体、液体,③只能通过液体B. 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C. 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D. ①②均为固体,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2. 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地幔和地壳 B. 岩石圈和地壳 C. 地幔和地核 D. 地壳和地幔3. 从地壳到地心( )A. 压力越来越大 B. 温度越来越低 C. 密度越来越小 D. 波速越来越快
读地球外部圈层图,完成4~6题。4. b圈层的主体是( )A. 河流B. 湖泊C. 冰川D. 海洋5. a、b、c、d四圈层中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 )A. d B. bC. aD. c6. 岩石圈的下界在( )A. 莫霍界面 B. 古登堡界面 C. 软流层上界D. 下地幔上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53615pptx、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53615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优秀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第一部分,PART01,新课导入,第二部分,PART02,新课探究,第三部分,PART03,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优秀课件ppt,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