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9.1电荷 同步训练5(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2669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9.1电荷 同步训练5(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2669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9.1电荷 同步训练5(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2669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人教版 (2019)1 电荷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1 电荷复习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电荷同步训练5,4×10-19 C,6×10-19 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
A.2.4×10-19 C
B.-6.4×10-19 C
C.-1.6×10-19 C
D.1.6×10-19 C
2.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和,将两小球接触之后再分开,则它们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
A.,B.,C.,D.,
3.不带电的金属导体P与带正电的金属导体Q接触之后也带正电,原因是
A.P有部分电子转移到Q上
B.Q有部分电子转移到P上
C.P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Q上
D.Q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P上
4.据某电视节目介绍说,蜜蜂飞行时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不带电B.蜜蜂带负电C.空气带负电D.蜜蜂带正电
5.图甲是一个原先不带电的导体,图乙中C是靠近图甲中导体的带正电的导体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将导体分为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A、Q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沿虚线d切开,A带负电,B带正电,且QA>QB
B.只有沿虚线b切开,才有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QB
C.沿虚线a切开,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QB
D.沿任意一条虚线切开,都有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QB
6.某同学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据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数据中的( )
A.6.2×10-19 CB.6.3×10-19 CC.6.4×10-19 CD.6.5×10-19 C
7.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人泰勒斯就发现了用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公元一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也写下了“顿牟掇芥”.下列关于摩擦起电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棒与丝绸摩擦过后,玻璃带的是负电
B.摩擦起电的过程就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C.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是因为毛皮上的电子移动到橡胶棒上
D.摩擦起电可以使物体带上任意大小的电量
8.真空中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其中小球A带正电,小球B不带电,现在两小球接触后分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小球带等量正电荷
B.两小球带等量负电荷
C.小球A所带电荷量大于小球B所带的电荷量
D.小球A所带电荷量小于小球B所带的电荷量
9.在秋冬的干燥天气里,当你在黑暗中脱下含腈纶材料的衣服时,会看到“闪光”,同时听到“咝咝”的声音,对于这一现象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感应起电现象B.接触起电现象
C.摩擦起电现象D.电荷中和现象
10.一把塑料尺与毛巾摩擦过程中,有大量电子从塑料尺转移到了毛巾上,那么根据上述信息,若塑料尺和毛巾都和人体没有电荷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巾呈中性B.毛巾带正电
C.塑料尺带负电D.塑料尺和毛巾带等量异种电荷
11.冬天在撕开包装盒外的塑料包装纸时,我们经常会发现撕开的包装纸粘在手上甩不掉的现象.对上述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包装纸粘在手上甩不掉的原因和口香糖粘在手上甩不掉的原因相同
B.这种现象是摩擦起电后的库仑力造成的
C.手对塑料包装纸的引力等于塑料包装纸受到的重力
D.手对塑料包装纸有引力作用而塑料包装纸对手没有引力作用
12.甲物体与乙物体相互摩擦,没有其他物体参与电荷的交换,发现甲物体带了9.6×10-16 C的正电荷.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失去了6×103个电子
B.乙物体失去了6×103个电子
C.乙物体带9.6×10-16 C的负电荷
D.乙物体带9.6×10-16 C的正电荷
13.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而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使笔套带电
B.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
C.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
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
14.宁夏育才中学某物理社团做静电感应实验,有下列步骤及结论:①把不带电的绝缘导体球甲移近带负电的绝缘导体球乙,但甲、乙两球不接触;②用手指摸甲球;③手指移开;④移开乙球;⑤甲球带正电;⑥甲球不带电。下列操作过程和所得结论正确的有( )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④→③→⑥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③→⑤
15.某验电器金属小球和金属箔片均带负电,金属箔片处于张开状态.现用绝缘柄将带有少量负电荷的硬橡胶棒向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移近稍许,则验电器金属箔片( )
A.张角增大稍许
B.张角减小稍许
C.硬橡胶棒的靠近稍许,使金属小球上的电子向金属箔片移动
D.硬橡胶棒的靠近稍许,使金属箔片上的质子向金属小球移动
16.如图所示PO为光滑绝缘竖直墙壁、OQ为光滑绝缘水平地面,地面上方有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带正电荷的A、B两小球(可视为质点)均紧靠接触面而处于静止状态,这时两球之间的距离为L.若在小球A上加竖直推力F,小球A沿墙壁PO向着O点移动一小段距离后,适当移动B球,小球A与B重新处于静止状态,则与原来比较(两小球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 )
A.A球对竖直墙壁的作用力不变
B.两球之间的距离一定增大
C.A球对B球作用的静电力增大
D.地面对B球的弹力不变
17.关于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是没有任何危险的
B.安装在风筝上的铁丝末端磨得很尖,是为了更好地引下“天电”
C.麻线末端的纤维散开是因为纤维带上了同种电荷
D.这个实验证实了“天电”和“地电”是一样的
18.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和B,A球带电+3C,B球带电-2C,俩球接触后再分开。分开后A球带电______,B球带电_________。
19.把一个带电棒移近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金箔先闭合又张开,说明棒上带的是_______(正、负) 电荷。
20.如图长毛狗在家中的沙发上玩耍,淘气的小明用干燥的毯子将它包裹起来并来回摩擦,结果小狗的长毛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刺猬,如图所示,狗毛是因为摩擦带上了________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的。在实验室中用到的________(填“验电器”或“试电笔”)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仪器.
21.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的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还用引下的天电做了实验,证明了天电和_________是相同的。
22.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与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放电的两者所带的是____种电荷,云层所带的电荷是因________而获得的。
23.物理学家密立根在实验中发现各个油滴所带电荷量都是某一最小电量的核数倍,即电荷量的不连续性,这个最小的电量被称之为_________,一个铁离子所带的电荷量为___________C。
24.如果不断地用塑料梳子去梳理干净、干燥的头发,头发会出现什么现象?如果头发中有头屑,这样能梳掉吗?试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最小的电荷量是1.6×10-19C,我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任何物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或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A.由于2.4×10-19C不是1.6×10-19C的整数倍,故A不可能,符合题意;
B.6.4×10-19C是1.6×10-19C的4倍,故B可能,不符合题意;
CD.1.6×10-19C是1.6×10-19C的1倍,故CD可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就是对元电荷概念的考查,知道任何物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或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即可解决本题.
2.A
【解析】
【详解】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和,将两小球接触之后再分开,两球所带的电量先中和再平分,故
所以两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和;
故选A。
3.A
【解析】
【详解】
原来金属导体P不带电,对外显电中性,金属导体P与带正电的物体接触时,带正电物体夺得电子的本领大于不带电的金属球,带正电的物体夺得电子,故金属球P失去电子带正电
A.P有部分电子转移到Q上与分析相符,故A项正确;
B.Q有部分电子转移到P上与分析不符,故B项错误;
C.P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Q上与分析不符,故C项错误;
D.Q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上与分析不符,故D项错误。
4.B
【详解】
根据异种电荷相吸,可知,蜜蜂吸引带正电的花粉,所以蜜蜂带负电,与蜜蜂摩擦的空气带正电
A. 空气不带电与分析不符,故A项与题意不相符;
B. 蜜蜂带负电与分析相符,故B项与题意相符;
C. 空气带负电与分析不符,故C项与题意不相符;
D. 蜜蜂带正电与分析不符,故D项与题意不相符.
5.D
【详解】
由于静电感应使A部分带正电,B部分带负电,导体原来不带电,只是在C中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向B部分移动,使B部分带负电,A部分带正电.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A部分减少的电子数目和B部分增加的电子数目相同,所以从不同位置切开时,均有QA=QB.
A.沿虚线d切开,A带负电,B带正电,且QA>QB,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只有沿虚线b切开,才有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QB,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沿虚线a切开,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QB,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沿任意一条虚线切开,都有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QB,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
6.C
【详解】
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因此该带电量为电子电量e=1.6×10-19C的整数倍,将四个选项中的电量除以电子电量得数为整数倍的便是可能正确的数字。
A. 6.2×10-19 C不是1.6×10-19C的整数倍,选项A错误;
B. 6.3×10-19 C不是1.6×10-19C的整数倍,选项B错误;
C. 6.4×10-19 C是1.6×10-19C的4倍,选项C正确;
D. 6.5×10-19 C不是1.6×10-19C的整数倍,选项D错误。
7.C
【详解】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A错误;摩擦起电过程是得到和失去电子的过程,因此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当某种物质失去了电子时,物质的电子比质子少,带正电,当某种物质得到了电子时,物质的电子比质子多,带负电,B错误;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是因为毛皮上的电子移动到橡胶棒上,C正确;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D错误;
8.A
【详解】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当两小球接触后分开,则两球带电量均分,即两小球带等量正电荷;
A.两小球带等量正电荷,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两小球带等量负电荷,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小球A所带电荷量大于小球B所带的电荷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小球A所带电荷量小于小球B所带的电荷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9.C
【解析】
【详解】
在干燥的天气中脱下含腈纶材料的衣服时,外衣与里面的衣服摩擦,使它们带有异种电荷,属于摩擦起电,电荷放电,发出“咝咝”的声音。故选C。
10.D
【解析】
【详解】
电子转移到了毛巾上,所以毛巾带负电,塑料尺带正电。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塑料尺和毛巾带等量异种电荷,故选D。
11.B
【解析】
【详解】
AB. 冬天在撕开包装盒外的塑料包装纸时,塑料包装纸会引摩擦带上一定的电荷,带电荷而且又绝缘的包装纸会与附近 的手发生静电感应,所以包装纸就会粘在手上甩不掉。可知这种现象时摩擦起点后的库仑力造成的,与口香糖粘在手上甩不掉的原因不相同。故A错误,B正确;
C. 这种现象时摩擦起电后的库仑力造成的,不是手对包装纸的引力。故C错误;
D.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对塑料包装纸有引力作用,塑料包装纸对手也有引力作用。故D错误。
12.AC
【解析】
【详解】
摩擦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在摩擦过程中甲带了9.6×10-16 C电荷,说明甲失去了9.6×10-16C电子,乙则获得了9.6×10-16 C电子,所以乙带上了9.6×10-16 C负电荷,所以选项AC正确.
13.ABC
【解析】
摩擦使笔套带电,带电的笔套靠近圆环的时候,圆环反生静电感应,上下部分感应出等量的异号电荷,吸引过程中,圆环加速度向上,静电合力大于圆环重力;绝缘材料做出的笔套,自由电子无法移动,电荷无法立刻被综合,故ABC正确
14.BC
【详解】
AC.①把不带电的绝缘导体球甲移近带负电的绝缘导体球乙,但甲、乙两球不接触,甲球感应近乙端带正电,远端带负电,②用手指摸甲球将负电荷导入大地,③手指移开,④移开乙球,则⑤甲球带正电。选项A错误,C正确;
BD.①把不带电的绝缘导体球甲移近带负电的绝缘导体球乙,但甲、乙两球不接触,甲球感应近乙端带正电,远端带负电,②用手指摸甲球将负电荷导入大地,④移开乙球,电子回位,③手指移开,则⑥甲球不带电,选项B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带电的实质都是电荷的移动,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15.AC
【详解】
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在带负电的绝缘橡胶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验电器小球上的电子就会转移到金属箔上去,导致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A.张角增大稍许与分析相符,故A正确;
B.张角减小稍许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硬橡胶棒的靠近稍许,使金属小球上的电子向金属箔片移动与分析相符,故C正确;
D.硬橡胶棒的靠近稍许,使金属箔片上的质子向金属小球移动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16.AC
【详解】
AD.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若把AB两小球看作一个整体,A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看作是内力,在没有施加力F时,物体在水平方向受电场力和墙壁对小球A的弹力,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水平面对球B的弹力,有
FNA=2qE,FNB=GA+GB
当施加力F重新平衡时,有
FNA=2qE,FNB=F+GA+GB
可以看得出施加F重新平衡后,竖直墙壁对球A的弹力没有变,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即球A对墙壁的作用力没有变,水平面对球B的弹力增大了,故A正确,D错误;
BC.设AB两球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没有施加F时,对B球有
F静csθ=qE
对A球有
F静sinθ=GA
得
施加力F之后,有
得
可以比较
由夹角关系,可知AB之间的距离变小了,那么之间的静电力变大了,故B错误,C正确。
17.BCD
【解析】
【详解】
A.这个实验是有危险的,故A错误。
B.安装在风筝上的铁丝末端磨得很尖,是为了更好地引下“天电”故B正确。
C.麻线末端的纤维散开是因为纤维带上了同种电荷,故C正确。
D.这个实验证实了“天电”和“地电”是一样的,故D正确。
18.0.5C 0.5C
【解析】
【详解】
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时先中和再平分,所以每个球带
q=(3C−2C)=0.5C
【点睛】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存不变。
19.负
【详解】
[1]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传给金属杆传给两片金属箔,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因验电器的金属球带正电,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说明了金箔得到电子,将正电荷中和;而验电器的小球一端失去电子,带的正电荷的电量增加,说明物体带的是负电;验电器的金箔后又张开是因为验电器小球的一端将更多的负电荷的传导给了金箔一端,验电器的金属箔因带同种电荷而张开。
20.同种 验电器
【详解】
[1]狗毛是因为摩擦带上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小狗的长毛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刺猬;
[2]实验室中的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来制成的。
21.富兰克林 摩擦起电
【详解】
[1][2].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的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还用引下的天电做了实验,证明了天电和摩擦起电是相同的。
22.异 摩擦
【详解】
[1][2].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与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放电的两者所带的是异种电荷,云层所带的电荷是因摩擦而获得的。
23.元电荷
【详解】
[1]密立根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虽不同,但都是某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电荷量被认为是元电荷,其值为;
[2]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其电荷量为
24.头发会发生蓬松现象,理由见解析;不能,见解析
【详解】
①头发会发生蓬松现象.这是因为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后,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头发之间将因为相互排斥而出现蓬松现象.
②用这种方法是不能梳掉头发中的头屑的,这是因为头发带电会将轻小的头屑吸引在头发上,故不容易梳掉头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荷精品当堂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1 电荷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电荷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荷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电荷同步训练3,2×10﹣19CB.6,01,23,83,4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