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精品随堂练习题
展开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B. C. D.
2.采用密绕法测铜丝的直径时,把铜丝在木棍上绕50匝,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50匝铜丝的总宽度L,则可得出一根铜丝的直径d=。用此法先后测量三次,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置于刻度尺上不同位置,结果三次测得的铜丝直径不同,则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
A.只是由于铜丝间绕得紧密程度不同
B.只是由于铜丝的粗细不均匀
C.只是由于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
D.以上三种因素都有可能
3. 关于测量物理量时,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C.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出现误差
D.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
4.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有关
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减小实验误差的有效方法
D.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将能够完全消除误差
5.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小明的身高约为1.68
6.要测量一元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一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一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一元硬币的厚度
7.将皮尺用力拉伸后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则测量的结果比真实值(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8.身高160 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
A.教室宽5臂展,约8 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 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4拃,约2.8 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 cm
9.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200 mm=200×=0.2 m
B.200 mm=200 m×=0.2 m
C.200 mm=200× m=0.2 m
D.200 mm=200 mm×=0.2 m
10.如图所示,在测物体长度时,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11.测量苹果的长度:如图苹果的直径为________cm。
12.如图所示,是同种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其中甲表是________,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显示的时间为________;图中乙表是________,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显示时间是________。若体育课上要测量跑200 m的时间应用________表;要测一集连续剧的时间应用________表。
13.杨明同学用卷尺测量得到另一个同学陈祥的身高为1.623 m,那么这个卷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cm,在这个数据中估计值为_______m。
14.如图所示用一把刻度尺和两块三角板测一枚硬币直径的示意图,由图示可得硬币的直径是_______cm。
15.如图用停表测量比赛成绩,该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s,所测时间是____min___s。
16.(1)图甲是一只秒表,大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_s,此时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2)如图乙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刻度尺更精确些,其中放置正确的是______刻度尺,则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3)小明用如图丙所示的刻度尺测一木块的宽,请指出它在测量中的两处错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值分别为2.35 cm、2.56 cm、2.36 cm、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______cm。
三、实验题
17.为了探究误差产生的原因,小名和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
(1)找出几把不同的刻度尺(可以是分度值不同,也可以是制作材料不同),从中取出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将它们的零刻度线对齐,再看看它们的10 cm或15 cm刻度线是否还对齐;换用其它尺子仿照上述方法再做两次。
(2)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根直线,由几个同学独立测量直线的长度,注意:使用的是同一把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直线的起点。
现在请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①15cm的刻度线不再对齐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的最后一位不完全相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引起误差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A.图中刻度尺没有从零刻度线处开始,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A错误.
B.图中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所以B正确;
C.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C错误;
D.图中刻度尺方向与被测物体方向不一致(倾斜了),所以D错误.
故选B.
2.D
【解析】在测量原理和方法一样的情况下,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的人为客观原因及测量工具本身的准确程度引起的。例如:人在绕线的时候,可能用力的大小不同,造成松紧程度不同;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刻度尺刻度不均匀;另外铜丝自身可能粗细不够均匀;每次读数的人不同,读得的数值不同;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
故选D。
3.D
【解析】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等只是减小误差的方法;
测量方法正确,不会出现错误,但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故选:D。
4.D
【解析】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的准确程度和测量方法的选择及个人估计的不同有关;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消除,只能减小.
5.B
【解析】A中课桌的高度在80cm即0.8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中一支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此选项符合题意;C中一张试卷的厚度在70μ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中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所以小明身高约1.68m,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6.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由于硬币的厚度较小,所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仍然有较大误差,因此,采用测多求少的实验方法可减小误差,故选项D正确.
7.B
【解析】皮尺用力拉伸后,刻度线间的距离变大,测量得到的数值要比正常测量得到的结果偏小.
8.A 【解析】人的臂展约和身高相等,所以小明的臂展约为1.60m,5臂展约8m,故A接近真实值.
9.C 【解析】200m=200×m=0.2m.
10.C 【解析】视线应和刻度垂直,所以ABD错误.
二、填空题
11.6.15
【解析】根据图示确定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 mm,由图知:苹果两端的直角三角板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苹果两端三角板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之差为苹果的直径10.15 cm-4.00 cm=6.15 cm。
12.石英钟 1 min 10:08 停表 1 s 10 s 乙 甲
【解析】理解时间测量工具的用途和读数
13.1;0.003。
【解析】(1)由身高1.623 m,可知数字2是倒数第二位,即厘米位,对应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
(2)测量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最末一位数值为估读值,其余的为准确值,所以准确值为1.62 m,估计值为0.003 m。
14.2.25
【解析】(1)刻度尺上最小格表示的长度是:1 mm,所以其分度值是:1 mm;
(2)硬币的左端对准的刻度是1.50 cm,右端对准的刻度是3 cm后7个格,估读值是0.05,所以右端的读数为:3.75 cm所以硬币的长度=3.75 cm﹣1.50 cm=2.25 cm;故答案为:2.25。
15.0.5;5 min10 s
【解析】由图知: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1 min,指针在5 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5 s,而大盘指针在10 s,因此秒表读数为5 min10 s。故答案为:0.5 s;5 min10 s。
16.(1)0.1;337.5;
(2)A;A;2.20cm;
(3)①刻度尺没有放正,这样测量不准确;②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4)2.36。
【解析】(1)由图1可知,小表盘的分度值是0.5 min,指针在5 min和6 min之间,略偏过5.5 min;大表盘的分度值是0.1 s,而大表盘指针在37.5 s,因此秒表读数为5 min37.5 s=337.5s;
(2)由图1可知,A刻度尺1 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 mm;B刻度尺1 cm又分为5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2 mm,所以A刻度尺更精确些;
刻度尺使用时刻度线越贴近物体误差越小,所以A的放置方法正确,因为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对应2.20 cm,所以物体长度为2.20 cm;
(3)由图可以看出,①刻度尺没有放正,这样测量不准确;
②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③读数的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
(4)在四次测量的数据中,2.56 cm记录的数差别太大,故2.56 cm记录错误,故应去掉;
物体的长度为L=≈2.36 cm。
三、实验题
17.(1)刻度尺刻度线不均匀;
(2)不同人的估计值不同;
(3)测量时估读值因人而不同,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误差由测量工具引起,也由测量的人引起。
【解析】(1)各种测量工具在制造时就存在问题,刻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均匀,从而产生了误差。
(2)为测量更加接近真实值,故在测量时要对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进行估计,也就产生了误差。
(3)从实验中不难得到,产生误差的原因与测量工具有关,与测量的人估计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7686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巩固练习</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长度和时间单位的换算2,1 m= m;1 cm=0,5 m=2,5×10-2m,6 nm=9,51 dm、14,50 cm 1 cm 1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7686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精品当堂检测题</a>,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期末专题复习: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期末专题复习: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