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评挑战卷(一)(第一单元) 试卷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934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测评挑战卷(一)(第一单元) 试卷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934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测评挑战卷(一)(第一单元) 试卷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934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测评挑战卷(一)(第一单元) 试卷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9340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测评挑战卷(一)(第一单元) 试卷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9340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测评挑战卷(一)(第一单元) 试卷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9340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测试题,文件包含单元测评挑战卷一第一单元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单元测评挑战卷一第一单元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测评挑战卷(一)(第一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学习化学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天然果汁中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
B.人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密切相关
C.化学不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D.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实验室中的化学药品
2.(2021·简阳质检)“蒋卤鹅”已成为简阳家喻户晓的特色美食,下列关于该美食的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
A.用水清洗鹅肉
B.鹅身上料刷油
C.烘烤至熟
D.将鹅肉切割成块
3.下列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C)
A.燃烧匙B.烧杯C.漏斗D.试管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C)
A.葡萄酿酒 B.钢铁生锈
C.海水晒盐D.呼吸作用
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
A.钢铁生锈,米饭煮糊B.葡萄制酒,食盐溶解
C.电灯发光,汽车爆胎D.蜡烛熔化,面包发霉
6.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C)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
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8.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B)
A.钨用作电灯泡的灯丝B.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C.用冰块制冷 D.用铜或铝制作导线
9.(2021·昆明质检)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几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0.(2020·龙东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11.(2021·太原质检)图示中的“错误的实验操作”与图下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D)
12.(2021·辽宁质检)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B)
A.取用块状药品时用镊子进行夹取
B.滴瓶上的滴管用后要洗涤
C.用烧杯给较多量液体加热必须垫石棉网
D.实验时一般不能将取出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13.物体的实际质量是20.5克,某同学粗心,将物体放在右盘,而砝码放在了左盘,天平平衡时,他读到的质量为(1 g以下使用游码)(C)
A.19.5 g B.20.5 g
C.21.5 gD.20 g
1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不规范的操作可能会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
A.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让固体在竖直的试管口处自由落下
B.给烧杯中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要垫上石棉网
C.闻气体气味时,要把鼻子凑近瓶口轻轻地吸气
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应放回原试剂瓶
1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0 g固体药品时,先放药品,后放砝码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握试管,后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16.(5分)仔细分析以下几个过程:
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
②木炭用于取暖;
③醋酸能跟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产生氢气;
④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
⑤钢铁可能会变成铁锈;
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⑦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
⑧铁矿石冶炼成钢铁;
⑨酒精(乙醇)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⑩在16.6 ℃以上时,纯净的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酒精。
请分析上述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①⑦⑩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③⑤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④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⑥⑧ ,属于用途的是 ②⑨ 。
17.(5分)(2020·齐齐哈尔中考)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 广口瓶 里;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名称是 胶头滴管 。
(2)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三分之一 。
(3)用量筒量取8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 大于 8毫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目的是 避免液体溅出伤人 。
18.(10分)(2021·赣州质检)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9.(10分)有下列实验仪器,如图所示:
(1)写出仪器名称B 集气瓶 、E 烧杯 、F 水槽 。
(2)上述实验仪器中,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A (填字母)。
(3)利用以上装置可以收集呼出气体,收集气体时若看到气泡从瓶口逸出,应
将导管撤离集气瓶口,立即在水中 盖上毛玻璃片,再将收集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4)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可制得二氧化碳。将石灰石固体加入A中的操作方法是
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石灰石放到试管口,缓缓竖立试管,让固体滑落至试管底部 ,取稀盐酸后,若用蒸馏水冲洗胶头滴管,再放回装置D中,产生的后果是 会污染(或稀释)滴瓶中液体 。
(5)使用仪器G称量2 g食盐,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接下来的操作是 向左盘中添加食盐固体直至天平平衡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5分)
20.(14分)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产生的,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打开 活塞A ,关闭 活塞B 。(填“活塞A”或“活塞B”,下两个空相同)
(2)人呼气时,应打开 活塞B ,关闭 活塞A ,此时观察到瓶Ⅱ内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Ⅰ瓶内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Ⅱ瓶内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21.(11分)同学们都点过生日蜡烛吧,蜡烛燃烧后发出明亮的火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如图A所示,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是 ①②③④ (填数字)。
①发出黄白色火焰 ②熔化的蜡烛液顺着蜡烛流下
③发光、放热 ④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如图B所示,将一根木条迅速平放于蜡烛火焰中,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两边出现了黑斑,说明蜡烛火焰 外焰 部分的温度最高。
(3)如图C所示,取一个干而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有黑色小颗粒物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这些颗粒是炭黑。你认为以下做法不合适的是 C (填字母)。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Ⅰ.如图D所示,将干而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 水 。
Ⅱ.将图D中的小烧杯迅速倒转过来,立即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出现 变浑浊 的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二氧化碳 。
(5)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判断蜡烛燃烧的生成物,写出蜡烛燃烧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
错误操作
不良后果
加热后的试管马上用水冲洗
试管炸裂
用试管刷洗涤试管时,用力过猛
试管破裂
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放
液体药品流入胶帽并腐蚀胶帽
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残液流下,腐蚀标签
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收回原瓶
污染试剂瓶内的试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单元测评挑战卷六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单元测评挑战卷六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单元测评挑战卷五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单元测评挑战卷五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单元测评挑战卷一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单元测评挑战卷一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