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评挑战卷(六)(第六单元) 试卷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9235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测评挑战卷(六)(第六单元) 试卷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9235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测评挑战卷(六)(第六单元) 试卷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9235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测评挑战卷(六)(第六单元) 试卷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923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测评挑战卷(六)(第六单元) 试卷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923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测评挑战卷(六)(第六单元) 试卷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923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文件包含单元测评挑战卷六第六单元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单元测评挑战卷六第六单元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45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a—40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
1.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三种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组成不同B.化学性质相似
C.硬度、导电性不同D.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中学生守则》中明确规定,中学生不能吸烟的原因之一是香烟燃烧时会放出多种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其中元素间的质量比为3∶4的有毒物质是( )
A.NOB.NO2C.SO2D.CO
3.(2020·德阳中考)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同学抽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以下是她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4.(2020·淮安中考)节能减排中“减排”的关键是减少CO2的排放,而“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科学家利用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过程1和过程2的变化都属于分解反应
C.此流程中有炭黑生成,还有氧气生成
D.此流程还需要解决炭黑和Fe3O4的分离问题
5.(2021·银川质检)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用于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比CO2少一个氧原子
D.清明上河图至今都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0.03%
C.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D.干冰能进行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量
7.下列化学实验现象与图像对应不正确的是( )
8.(2021·深圳宝安区质检)某同学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溶液(醋酸具有挥发性)后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湿润石蕊试纸变红色,不能证明容器内产生了CO2气体
B.该装置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C.该实验装置充分体现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的理念
D.该实验装置可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
9.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 C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COCO2的反应类型一定为化合反应
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CO2H2CO3的反应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验证
10.(2020·苏州中考)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11.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12.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计46分)
13.(6分)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 (填序号)。
(2)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图C所示实验中,经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填序号)。
①软塑料瓶变瘪②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
③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瓶内溶液变红
14.(22分)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①将小块金刚石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②将石墨用于制作电极;③一氧化碳用作气体燃料;④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⑤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⑥高温下,碳能使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
(1)上述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 (填序号)。
(2)除④以外,写出二氧化碳的一条用途 。
(3)干冰的物质类型不属于 (填序号)。
A.混合物B.纯净物 C.化合物D.氧化物
(4)写出焦炭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一氧化碳燃烧时火焰呈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7)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4分)(2021·哈尔滨道里区质检)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会消失的原因是木炭具有 性。
(2)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16.(7分)创新利用CO2、倡导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一种环保时尚。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2)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通过 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3)CO2可以灭火,但燃着的镁条却可以在CO2中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并析出碳的小颗粒,这个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科学研究表明,还可通过下列反应将工业尾气中的CO2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X。
CO2+4H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5)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17.(7分)(2020·阳泉中考)实验课上,小明和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图1: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3: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①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②持续加热,红色石蕊溶液没有变成紫色,可能的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计12分)
18.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请写出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固体制取O2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
是 。
A.发生装置相同
B.都可用MnO2作催化剂
C.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成分相同
(4)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 。
(5)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将这瓶气体按G所示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计6分)
19.(2020·安徽中考)碳酸氢钠是面点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小芳同学研究反应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中NaHCO3与CO2之间量的关系。
(1)理论计算:1.26 g NaHCO3粉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计算生成CO2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2)实验分析:小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足量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加入1.26 g NaHCO3粉末,完全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称取反应前后质量如表,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CO2质量的理论值,原因可能是 。
选项
混合物
试剂或方法
A
CuO( )
隔绝空气加强热
B
CO(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CO2(CO)
点燃混合气体
D
N2(O2)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反应前
反应后
NaHCO3/g
锥形瓶+稀硫酸/g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g
1.26
24.59
25.3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综合与测试习题,文件包含单元测评挑战卷四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单元测评挑战卷四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单元测评挑战卷六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单元测评挑战卷六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单元测评挑战卷五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单元测评挑战卷五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