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上册单元测评挑战卷(六) 试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895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 上册单元测评挑战卷(六) 试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895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 上册单元测评挑战卷(六) 试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1895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测评挑战卷(六)(第六单元)
(45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的墨粉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C)
A.可燃性 B.还原性
C.易溶于水 D.常温下稳定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D)
A.金刚石常用来裁玻璃——金刚石坚硬无比
B.焦炭用来冶炼金属——焦炭具有还原性
C.石墨常用作电极材料——石墨具有导电性
D.木炭常用作燃料——木炭具有吸附性
3.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由碳元素组成,结构相同
C.木炭具有还原性,常温下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
D.石墨很软,不能用于制石墨电极
4.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D)
2C+O22CO;C+O2CO2;2CO+O22CO2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三个反应均能放出热量
C.三个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5.“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B)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最低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6.常温下,某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该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
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B.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
C.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8.(2020·盐城中考)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B)
A.活性炭净水——降低水中Ca2+、Mg2+的含量
B.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CO能燃烧,CO2不能燃烧——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D.6 000 L O2在加压的情况下装入容积为40 L钢瓶中——氧分子变小
9.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提纯该氧化铜的方法正确的是(C)
A.在一氧化碳的气流中加热混合物B.加足量水充分溶解炭粉后过滤
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D.隔绝空气加强热
10.(2020·临沂中考)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错误的是(C)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11.如图中,甲、乙是已学过的常见物质。甲发生一步反应转化为乙有①、②两种途径,乙经过途径③发生一步反应可转化为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若甲是Fe3O4,则乙可以是Fe
B.若甲是O2,则乙可以是CO2
C.若乙是水,则甲可以是氢气
D.若甲是一氧化碳,则反应①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同
12.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B)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3.有关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D)
A.甲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B.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
14.(2分)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开始通气时④变红,通气一段时间后①变红,②③始终不变色。
(1)能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 开始通气时,④变红而①未变红(或④比①先变红) 。
(2)①也能变红,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 不断运动 。
15.(10分)碳和碳的氧化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依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6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二 周期。
(2)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有广泛的用途。图2中用到的碳单质是 金刚石 ,图3中用到的碳单质是 石墨 ,图4中用到的碳单质是 活性炭 ;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3)CO和CO2是碳的两种氧化物。
CO可作燃料,其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CO+O22CO2 。
CO2可制作饮料,其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H2O===H2CO3 。
16.(8分)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图1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二 周期。
(2)图2是某种固态化合物和木炭均匀混合后加热的实验装置,要证明该固态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你认为木炭的质量 偏少点 (填“偏多点”或“偏少点”)好,理由是 会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碳,石灰水会变浑浊 。
(3)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SO4+2NH4HCO3===(NH4)2SO4+2H2O+2CO2↑ 。
(4)CO、CO2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差异很大,其原因是 分子的构成不同 。
17.(10分)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可推断出X是 CO2 ,自然界中这种物质过多,会导致 温室效应 。
(2)写出X与CO之间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O2+C2CO 、
2CO+O22CO2(或CO+CuOCu+CO2) 。
(3)写出X与Ca(OH)2溶液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1分)
18.(10分)(2020·聊城中考)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集气瓶 。
(2)实验室制取某气体,组装好实验装置,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3)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2H2O22H2O+
O2↑ 。
(4)若将制取的气体通入装置E,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制取并收集一瓶该气体,应选装置 AD (填装置编号),验证该气体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 。
19.(11分)(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 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反应开始后,在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2CuO2Cu+CO2↑ 。说明反应中有 CO2 (用化学式填空)生成。
(3)反应完成后,把被加热的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可以看到有 红 色的铜,这是由于 木炭将氧化铜还原成了铜 。
(4)如图中酒精灯上加一金属网罩的作用是 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
(5)实验结束时,应先 把导管移出水面 ,再撤掉 酒精灯 。原因是 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
(6)CuO发生 还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大理石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一般含有二氧化硅等杂质,小丽欲用某大理石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取该大理石样品14 g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50 g充分反应,称得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59.6 g。(已知:大理石中的其他成分与稀盐酸不反应)。
(l)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 g。
(2)求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解:设生成4.4 g二氧化碳需要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4.4 g
= x=10 g
答: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 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单元测评挑战卷六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单元测评挑战卷六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课时作业,文件包含单元测评挑战卷二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单元测评挑战卷二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文件包含单元测评挑战卷六第六单元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单元测评挑战卷六第六单元试卷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