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其他介质中大
D.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2018年1月22日,央视纪录频道与深圳卫视联合播出了纪录片《创新中国》,这部讲述中国最新科技成就、展现中国创新精神的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引起广泛关注。在这部纪录片中,全程担任解说的就是AI(人工智能),主创团队用AI分析重现了已故知名配音演员李易的声音。AI分析主要模拟了配音演员的( )
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
3.关于助听器的作用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助听器是为了获得立体声 B.助听器专供老人使用
C.利用助听器是为了将传来的声音放大,再传给听者 D.助听器只是用于听力有障碍的人
4.听音能辨认,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 )
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
5.楼下装修时电锯使用的声音影响到小淳休息,小淳为了休息更好,又不阻碍对方工作,只好将窗户关紧房门关牢,试问这说明是从( )途径减弱噪声
A.声源处B.传播过程C.人耳处D.以上都不是
6.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
A.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
B.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
C.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
D.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
7.关于次声和超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B.次声就是没有传声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
C.次声和超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超声是传播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
8.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曾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
A.诗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钟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诗人根据响度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D.钟声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
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卡片在梳子上划动得越快,听到的声音就越响
10.请你综合①②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贝多芬晚年失聪后,用一根硬棒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用这种方法仍然谱写出了很多的传世之作
②有经验的土著居民打猎时,经常伏地辨音,能及早发现猎物
A.只有固体能够传声
B.固体将声音放大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效果好
D.以上都不对
1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声音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声音的传播必需要有介质
C.水中的声速大于空气中的声速D.真空中可以有回声
12.如图所示,小明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了一个“水瓶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瓶换成铁瓶,音色相同
B.用不同力度敲击,声音的响度相同
C.敲击瓶子,水柱最高的瓶子振动最慢,音调最低
D.敲击瓶子时,只有水振动发声,由于水柱高度不同,瓶子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音调不同
13.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这个实验可以用来探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能说明发声体都在振动
B. 图乙是电影院墙壁的一部分,其中的小孔可以减少回声所产生的干扰
C. 图丙是示波器上某声音的波形,从物理学角度看,它是噪声
D. 图丁是用超声测位仪测量海深,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二、多选题
15.关于超声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 000 Hz的声波
B.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人听不到超声波
D.超声波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340 m/s
16.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的是( )
A.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
B.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C.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17.为鼓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2020年央视春晚,由6位央视主持人共同表演的情景报告《爱是桥梁》作为春晚临时增加节目,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高度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表演者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
C.后排观众听到的声音比前排小,是因为他们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小
D.观众能依据音色的不同分辨出是哪位主持人在朗诵
三、填空题
18.“祝福祖国!”,这是祖国70岁的生日上全国人民的心声。如图所示,是在祖国母亲70岁生日上的大阅兵上情景,威武的中国将土喊出嘹亮的口号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通过空气传播响彻云霄。口号声能传播很远是因为声音的______(填“音调高”“响度大” )彰显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与军人的自信。
19.为积极践行“绿色·共享”的经济理念,市民们越来越多的选择“共享单车”出行。在骑行的过程中,链条和齿轮间不断地撞击发出声音,当骑行的速度由小变大时,其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选填“高”或“低”);骑行结束,归还单车之后,系统会自动向骑行者的手机发送一条如图所示的短信,据此可以算出骑行者骑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四、实验题
20.下图是几个声音的波形,图a和图b所示为两个不同音叉的波形,图c图d图e所示为小提琴、长笛和法国号的波形.
(1)图 a和图b哪个音叉的音调较高?哪个音叉的叉股较短? 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c、图d、图e三图,小提琴、长笛、法国号它们是否正在演奏同样音调和频率的音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明做钟罩实验,如图所示:
(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 _______ ;
(2)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 ________ ;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 ______ ;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
(4)此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______ ;(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或“推理法”)
(5)若在月球上敲击右边的乙音叉,则左边靠在甲音叉的乒乓球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跳起。
五、计算题
22.若正常人的反应时间(人接收到信号到采取措施完成的时间)为0.2s,若雷声和闪电同时产生,已知光的传播速度c光=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340m/s,选择其中恰当的数据大致计算的话,那么“迅雷不及掩耳”的雷声发生处距离人所在位置不会超过多远呢?
23.国庆期间,小明一家驾车去山区旅行,汽车以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公路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鸣笛后小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为多少?
(2)小明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
六、作图题
24.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图中画出音调是原来的两倍的声音波形图。
参考答案
1.A 2.D 3.C 4.A 5.B 6.C 7.A 8.D 9.A 10.C 11.D 12.C 13.C 14.C 15.AC 16.BD 17.CD
18.振动 响度大
19.高 3m/s
20.a的音调高叉股较短 是的,因为它们的频率相同
21.变小 变大 小 推理法 不能
22.68m
23.(1);(2)
24.
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