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名称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53页 例5
学情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不算陌生。教学时,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方法。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把我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下进行归纳总结的课程。知道常见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是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例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事迹含义。
2.初步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速度”等概念,掌握常见数量关系。
难点:构建数学模型:“速度X时间=路程”。
教学策略:
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二、探索新知
1.建立“时间、速度、路程”的概念
2.概括“时间、速度、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3.课堂小结
4.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你们乘过车吗?你们可知道这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出示图片集,了解概念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53页例5主题图)
提问:从中你能获
得哪些信息?
这两个问题都有什么共同点呢?
我们把这些归纳起来就形成了一些名称。(多媒体出示概念)
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些概念吧。
让学生在教材上列式解答例题
从这两道题里,你发现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板书:速度X时间=路程)
提问:如果知道路程和速度,可以求什么?怎样求?
(板书:路程÷速度=时间)
根据数量关系式,求速度需要哪两个条件?怎样求?
(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速度、时间和路程是一组联系紧密的数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速度X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法的关系,想出“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第1、2题
1.完成练习2题。
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跟大家谈谈你的收获!
生1:我知道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
生2:我知道了火箭非常快,蜗牛爬得很慢。
生3:都知道每小时或每分钟的路程
生4:还知道了行了几分钟或几小时
学生齐读。
80 X 5= 400(千米)
速度 时间 路程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生:需要知道路程和时间
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
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
用常见的生活方式进入课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由于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有限,所以他们感知“速度”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在此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将数学知识融入情境中,进一步巩固对“速度”的认识,加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板书设计
行程问题
80 X 5 = 400(千米)
250 X 20 = 2500(米) 160÷80=2(小时) 160÷2=80(千米/小时)
速度X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对生活中事例的自主探索来明确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有效地把握教材。注重情境教学,扩大学生的认知领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整体效果良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总结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