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学案设计
展开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2、说出肾的结构和特点。
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学习重难点】
重点: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
难点: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
【温故习新,导引自学】
根据课前布置的调查活动,说说人体生命活动过程才产生了哪些废物?
2、阅读书本P20第一、二段
3、分组讨论泌尿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
4、根据观察,你能说出各个器官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呢?根据功能,你认为哪个器官最重要?
〔1〕肾单位包括哪几局部?
肾小体的结构是怎样的?
中间红色呈球状的结构是什么?肾小球是由什么血管组成的?大家回想一下毛细血管有哪些特征?
A、肾单位中有两处毛细血管,你能找到吗?
B、在肾单位中,有一个血管的两端连接的都是毛细血管,它是谁?
【交流质疑,精讲点拨】
1、分组交流调查的结果
排泄: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排遗的概念?
教师归纳:排泄的三种途径
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和水
皮肤的排汗—水、无机盐和尿素
泌尿系统—水、无机盐和尿素
2、泌尿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
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总结]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膀胱是贮存尿液的器官。
3、分组交流讨论的结果,肾单位的组成概况?
归纳: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单位
肾小管
[总结] 肾小球 :是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
肾小囊 :由肾小管的盲端膨大局部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
肾小管 :弯曲细长,外面包绕着由出球小动脉分支所形成的毛细血管网。
肾小球两端边着两条血管,一条是入球小动脉,一条是出球小动脉。
〔点评:教师不能包办学生的思维,能让学习讲的,尽量让学生讲,学生会做的,就让学生做,学生不会讲,讲不清,讲不透时,教师才适时引导、点拨。教师要精讲,讲知识的前后联系、拓展延伸以及规律、方法。〕
看书本P20-21
【当堂反应,拓展迁移】
1、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⑴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形式通过 排出。
⑵绝大局部水、尿素和无机盐以尿液形式通过_________排出。
⑶小局部水和少量无机盐以汗液形式通过 排出。
2 、泌尿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
3、形成尿液的根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其结构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局部,前者又由______和_______两局部组成。
4、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所以实质就是个_________球,它两端连接的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______血。
5、以下属于毛细血管结构的是〔 〕
A.肾小体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肾小囊
6、以下血管中两端连接毛细血管的是〔 〕
A.主动脉 B.肺静脉
C.入球小动脉 D.出球小动脉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通过本堂我们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师生共同构建知识体系,可以是网络图或概念图。使学生能整体把握本堂课知识。
【教后反思】
第15章 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第2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概述尿液的排出过程。
2、明白排尿的意义。
3、了解皮肤的结构、皮肤的再生和皮肤的卫生保健知识。
4、理解皮肤的功能。
5、通过资料分析,培养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学习重难点】
重点:尿液的排出过程与汗液的排出。
难点:尿液的排出过程与汗液的排出。
【温故习新,导引自学】
1、收集、调查有关肾脏疾病的新闻。
2、尿液的形成包括哪两个过程?
3、比拟血浆和原尿的成分,说明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滤出了什么物质?还有什么物质没有滤出来?
4、比拟原尿和尿液的成分,说明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主要哪些物质被肾小管吸收了呢?
5、汗液排出哪些废物?
【交流质疑,精讲点拨】
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
2、阅读书本P26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出示:小资料〔某健康人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拟〕
教师补充: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局部无机盐和大局部水。肾小球可滤过血细胞和大局部蛋白质。
总结: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超标,那么可能患糖尿病;蛋白质含量超标,那么可能发生肾炎。
[补充]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损害了肾,而且程度已经到了晚期,就无法将体内的毒素排出,这就是尿毒症。据调查,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毒症患者在我国每年每百万的人口中就有50—100人,其中不少是青少年。肾功能丧失后,毒素就无法正常地排出体外了。
4、阅读P23下,分组交流尿液是如何排出的?
[思考]经常憋尿会导致什么后果?养成怎样的良好习惯使人体废物尽量排出?
[补充] 人体内的总血量有4-5L,人体每分钟约有1L 血液流经肾脏,肾脏需要4-5分钟能把身体内循环系统中的血液清洗一遍。
5、阅读P27 皮肤的结构P24汗液的排出
思考:〔1〕大量出汗后为什么最好补充含盐分的水?
〔2〕皮肤有什么其他功能呢?
[总结]皮肤排出一局部水、少量的无机盐和尿素,所以汗液是咸的。
[归纳]皮肤有保护、分泌、调节体温和感受刺激等功能。
看书本P23-24
【当堂反应,拓展迁移】
1、正常人的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尿素 D.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2、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一定没有〔 〕
A.无机盐 B.尿素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3、以下物质中,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是〔 〕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4.尿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肾
的 作用和 作用。
5、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出是间歇的,这是由于〔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D.输尿管的运输作用
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排泄:〔 〕
A、粪便排出 B、尿液排出 C、汗液排出 D、呼出二氧化碳
7、 为使体内代谢废物能及时随尿排出体外,我们每天应喝 ( )
A.大量的开水 B.适量的开水 C.尽可能少的水 D.适量的啤酒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通过本堂我们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师生共同构建知识体系,可以是网络图或概念图。使学生能整体把握本堂课知识。
【教后反思】
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学案设计,共3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新课讲解,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排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