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 数轴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 数轴教学设计,共5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2.2数轴,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使直线上的点和实数之间建立超对应关系,为以后扩充到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的概念,并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意思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数轴的概念,会画数轴。
2、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会运用数轴解决有关问题。
3、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由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通过数轴概念的学习,初步体会对应、数形结合的意思方法,进而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
教材处理
本节将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引到学生由直观认识到到理性认识,自然建立数轴概念,进而探究数轴的画法、作用、数与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以观察、动手、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善动脑、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用数轴体现出方向。
问题3: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的例子吗?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点表示数的感性认识。点表示数的理性认识。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教师:由上述三个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素。
从游戏中学数学
做游戏:教师准备一根绳子,请8个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整为等距离,规定第4个同学为原点,由西向东为正方向,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整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数对应的同学要回答“到”;口令为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数字”,如果规定第3个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学生游戏体验,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寻找规律,归纳结论
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12的归纳。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给学生适当指导。
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2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请学生总结:
1、数轴的三个要素;
2、数轴的作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
本课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2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教学反思
1、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教学过程突出了情境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现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1.2.2 数轴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1,讲解新课,当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 数轴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学具准备,学习过程,课堂小结,拓展备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2 有理数1.2.2 数轴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