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3.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3.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感受分类的作用,动手操作,研究分类计数的方法,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外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例1学情分析: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的结果,又不是正式的学习统计图和统计表,它是为以后的学习统计图和统计表打下基础。学生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生活之后,对周围的一些实际现象或事物有了一些观察和思考的意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乐于观察、思维活跃的特性有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本部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统计意识和创新意识。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教学准备:课件、磁性卡纸、吸铁石、不同颜色的葫芦形、爱心、圆形的气球卡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感受分类的作用师:小白兔和小猴子搬新家了!邀请大家去做客,咱们去瞧瞧吧!这是谁的家呀?(小白兔)这又是谁的家呢?(小猴))师:你最喜欢谁的家?师:为什么呢?说说你的理由。生1:因为小白兔家很整齐,而小猴家很乱。师:同意吗?(同意)唉,那谁来说说小白兔家是怎么摆得这么整齐啊?生2:她把相同的东西摆在了一起。师:你的观察真仔细,小白兔啊把同类的物品都摆在了一起,那像这样把同一类的东西摆在一起就叫做分类。(出示分类的含义)看分类的作用多大呀,它让小白兔家变得这么整洁。小猴不会分类,伤心的哭了,他想让我们帮他整理整理,你们愿意帮助他吗?(愿意)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教师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学习之后,我们再来一起帮助小猴吧!(设计意图:利用课件从故事引入,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分类的意义。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为学生完整地体验统计的过程做足准备)二、动手操作,研究分类计数的方法(出示主题图)1.明确分类的要求,小组合作师:那我怎么分类啊?生:按颜色分类。师:行吗?(行)来,我知道了,可以按颜色分类。师:除了按颜色分类,还有不同意见的吗?(还可以按照气球的形状来分。)师:今天呀,我们小组合作研究这个问题,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些气球卡片,一会呢,大家先思考你们小组按照什么标准分类,再小组合作分一分,然后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多少个,把你的结果清楚的记录在你们的那张白纸上,听清我的要求了吗?现在开始。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象形统计图师:老师看到你们整理得特别认真,我呢,拿了几个小组的作品,展示一下,这是哪组的作品?你来说一说。(展示作品1)(我把黄色的气球放一堆,有5个,蓝色的气球放一堆有4个,红色的放一堆有3个。)师:我发现还有些同学的整理和他有些不一样,给你们看一看。(出示作品2)这是哪组的作品?我特别想采访你一下。刚才那组的同学是把这些气球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把它们分成一排一排的呀?(因为一堆一堆的好像不容易去数,所以我摆成一排一排的,就方便看到它到底有多少个了。)师:好不好?(好),唉,他说特别方便看,我有问题了,你们能不数一眼看出来谁最多谁最少吗?(生1:黄色的最多,红色的最少。生2:比比谁最长,谁最短。)师:听懂了,不用数,看长短就行,是不是?唉,我也有一个作品,你们看啊(出示作品3),我这作品一摆出来,我就发现了,这两边一样长,那它们同样多吗?(不一样多。)师:明明是一样长的啊,怎么不同样多呢?(我是用一个对着一个看的,一个星形的气球对着一个糖葫芦形的气球,这样一个对着一个,谁出现多余的就多一点。)师:好不好?(好)那老师要想让别人一眼看出谁多谁少,是不是我也要把它调整一下。(师调整作品,使其一一对应)师:现在你能不能看出来谁多谁少?(能)。师:好了,为了让我们的图更加清晰,我还要给它补上一些内容,我要在我的图上画上一条线,告诉大家我是从这开始数的,然后呢,在底下做下标记,我这第一列都是黄色的,第二列都是蓝色的,第三列都是红色的,好了,这下看我图的人是不是一眼就看出来我画的是什么意思啊。(师边说边绘图)师:这个作品是按颜色形状分的,我们能把它调整成图吗?(师生共同完成)注意:A出示纸条,同一起跑线上B从横线上面往上竖着摆(长高)C一一对应,(葫芦,斜着摆,不是最高的最多)D谁高谁就多,谁矮谁就少(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分类计数,经历简单统计图的生成过程,体验分类统计的过程,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3.用数记录分类结果师:还有好多同学啊,也有很多创意的作品呢!现在咱们也把他们的作品拿出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展示学生作品)师: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你们看,他们都是用什么记录它们个数的?(都是用数来记录个数的。)师:看看啊,刚才我们用图记录了整理的结果,这一次用数也能记录我们整理的结果,是不是?我们就来看看这幅作品吧!谁看明白了给同学们说一说?4.对比理解师:孩子们,你看你们多棒啊,不仅仅把这些气球进行了分类,而且还用图或数表示出来,比较这些不同的记录方式,你喜欢哪种方式?为什么?(生1:我喜欢整理成图,因为这样看起来更清楚。生2:我喜欢用数记录,因为直接可以看出哪种气球有多少个……)师:嗯,真好,图可以更直接、形象,表可以让我们更清楚每种气球的个数。5.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发现规律。师:看,这是按什么分类的?(形状)这又是按什么分类的?(颜色)老师想提一个数学问题,请同学帮我解答。(师问:爱心的气球和糖葫芦形的气球一共有多少个?)(一共有7个,因为3+4=7)师:谁还能像老师一样提出数学问题?(生1:圆形的气球比星形的气球多几个?生2:糖葫芦形的气球比圆形的气球少几个?)引导发现: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师:看,你们真棒,可以根据我们整理的结果提出许多数学问题,还发现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但总数不变。看来啊,我们在给物品进行分类时,通常按照先分一分,再数一数,并用图或者表记录分类的结果,方便我们观察和比较。(师板书:分一分数一数记一记)(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分类标准,理解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并能根据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三、巩固练习师:好了,同学们,今天咱们不仅一起学会了把一些东西进行分类,而且还能把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下面啊,老师要考考大家。1.做火眼金睛找不同2.做“分一分,涂一涂,填一填”指名学生读题,谁来说说水果一共有几类?(三类,分别是梨子、苹果和桃子。)学生完成师给予讲解。3.整理小猴子的家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分类与整理》,赶紧去帮助小猴子吧!(设计意图: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分类计数的方法,学以致用,加深对分类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四、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分享?(设计意图:在充分练习的基础上再次引领学生回顾分类计数的全过程,为下一课时的教学打好基础。)五、课外拓展1.欣赏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师:同学们,这一节课,你们不仅经历了分类与整理的过程,还把你们分类的结果用图或者数记录下来,大家还发现了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分类现象?(生自由说)2.放学回家整理自己的房间(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体会分类的广泛性,进一步明确分类的意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 引发问题,自主探究 开启智慧,合作交流 达成智慧,活用知识 激活智慧,回顾全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课堂写真,分析研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体会分类,探究新知,掌握方法,巩固练习,体验分类,游戏活动,实际应用,联系生活,巩固升华,课堂总结,畅谈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