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合理利用网络学案设计
展开政治教研组:
一、学案导学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知道 “信息节食”。
2、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
3、掌握网络交往自我保护的知识;
4、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
5、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传播正能量;
学习难点: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公共生活。
二、先学后教----学生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补全知识:
1、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我们要提高____________,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识,促进沟通、___________。
2、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的、建设性地使用_____________的能力,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能力。
3、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___________是有限的。 我们要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学会辨别________,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5、网络无限,自由有界,____________,________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极端负面情绪……只有自觉遵守____________,才能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____________。
6、我们要充分利用通网络平台为_____________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______________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_________、_________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___________、促进社会__________的重要渠道。
7、我们要在网上传播____________。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____________,不断提高网络___________,共同培育积极健康、__________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__________、高扬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本,找到下列问题并标注出来:
1、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
2、如何做到理性对待网络?
3、利用网络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4、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的意义有哪些?
5、我们如何才能传播网络正能量?
6、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三、合作探究
1.[网络生活你我共享]
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免费的WiFi(无线上网),为“低头族”带来了方便和实惠,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有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你的个人信息,实施不法行为。
(1)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你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2)请你为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给国家和相关网站提出合理化建议。
2.材料分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网上群众工作,首先必须搭建好网络载体。近年来,江西不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好、管好、用好网络,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奠定坚实基础。着力建好网络。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全省县以上城市和所有乡镇3G网络三网全覆盖。切实办好官方网站,完善网上办事平台,开通公务微信、微博、信访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搭建短信服务平台,开辟网上征求意见专栏,畅通网上便民渠道。全省累计开通官方网站5146家,建立微信群25170个。其中“江西手机报”总用户数达到1200万,“江西发布”微博粉丝数近120万,政务微信订阅人数突破25万。这些网络平台发挥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倾听社情民意、回应网民关切、凝聚民心民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作用。
思考:
(1)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2)这一现象对于我们利用网络有什么启示?
3、材料分析
举起手机“咔嚓”,登录微博“刷刷”。在自媒体方兴未艾的今天,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成为“无证上岗”的“记者和评论员”。7月3日,一条“洋帅哥在北京遭遇碰瓷儿”的图片新闻在网络和手机媒体发酵,让早已为国人的道德滑坡扼腕痛惜的一干人羞愧难当。不过,警方的调查证实,那个“洋帅哥”其实是个无证驾驶的肇事者。这一出“反转剧”给每个人,同时作为媒体使用者和媒介内容生产者,上了一课。
思考:
(1)材料反映出作为媒介使用者和媒介内容生产者需要提高什么?
(2)什么是媒介素养?它包括哪些方面?
4.材料一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许多中学生都在成为“低头族”。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将手机握在手里,刷微博、看微信、聊“朋友圈”……家长惊呼:“低头族”的未来堪忧!
材料二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有哪些危害?
(3)青少年应该怎样趋利避害,合理利用网络?
5.热议网络生活。
八年级学生浩然暑期期间,盘点了自己的网络生活,下面是他盘点的几个片段。
片段一 互联网太给力了。浩然新冠肺炎疫情停课期间借助“空中课堂”进行学习,自己的学习没有受到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网络在居家学习中的作用。
片段二 浩然收到微信好友小明一则信息“2020年1月26日21:30,央视新闻频道(CCTV-13)将播出由白岩松主持的《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节目,钟南山院士受邀讲解相关知识”。浩然毫不犹豫转发了,后来中央电视台辟谣,这是假消息。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片段二中浩然的行为谈谈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3)概括说明上述两个片段说明什么?
四、当堂达标
见课时练习
五、自学反思 查漏补缺
参考答案
1、(1)①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②上网时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③学会自我保护;④遵守道德,遵守法律;⑤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⑥要自重、自律,自觉抵制网络谣言;⑦发现不良信息及违法违规网站,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等。
(2)国家:①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惩处违法违规网站;②加强对网站的管理,严厉查处在网上编造和传播谣言的网站;③加强宣传和舆论监督,大兴网络文明之风等
网站:①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自觉抵制网络谣言;②积极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等。
2、(1)材料反映了山西省能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做好网上群众工作。
(2)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积极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3、(1)需要提高媒介素养。
(2)媒介素养一般指人们正确地、建设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4.(1)网络会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耗费时间;影响思考的深度;疏离现实的人际关系;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等等
(3)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学会“信息节食”,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等
5.(1)网络扩宽教学方式的渠道,促进了知识传播,推进师生的交流,保证了正常的教学,查找资料,促进学习。
(2)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不在未经验证的情况下随意转发信息;我们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不制造和传播谚语,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
(3)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合理利用网络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合理利用网络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合理利用网络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合理利用网络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温故互查,设问导读,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思品合理利用网络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合理利用网络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预习检测,合作探究,学生展示,教师总结点评,当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