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3声声慢(2)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1388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设计
展开《声声慢》意象赏析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意象的细微变化分析诗词情感,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词人浓郁的家国情怀,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透过丰富的意象感受词人情感,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品析李清照《声声慢》中的丰富意象,走进词人内心世界。
二、听朗诵,找意象
首先,请同学们拿起笔,在听老师朗读的过程中圈画意象。
明确: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
三、比较阅读——《醉花阴》
为了更深刻地学习这首词意象的内涵,我们结合李清照的另一首词《醉花阴》一起来鉴赏一下。
- 请同学们花3分钟时间读一下这两首词,并归纳共同意象。
明确:酒、风、黄花、雨。
- 那么这些相同的意象有什么不同?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请大家结合诗词的相关描写和老师的两幅画来观察一下。(生讨论分析并发言)
明确:
首先,生活场景第一幅较第二幅精致。
其次,从酒的多少和浓淡、风的缓急、黄花的状态、天气的阴雨等方面看,第二幅的意境要比第一幅更冷清凄凉。酒本无所谓浓淡,但当人在很痛苦的时候,吃什么都觉得无味,这里的淡酒所折射出的词人的浓愁与“东篱把酒黄昏后”的闲逸是有区别的。西风卷帘让人舒服惬意,但“晚来风急”却未必。《醉花阴》虽没具体写黄花的状态,但可以从“人比黄花瘦”侧面推知,这里的黄花是有生机的,而《声声慢》的黄花已凋零,满地堆积,满目苍凉。“梧桐更兼细雨”,细细密密的雨如同词人的愁思,剪不断理还乱,而《醉花阴》虽是“薄雾浓云”却尚未至雨,相较之下《声声慢》的意境更冷清凄凉。
第三,第一幅的女主人公面颊红润,虽愁却仍有把玩菊花的闲情,第二幅的女主人公手持酒杯,黑发夹银丝,瘦弱不禁风,相较之下,所表达的闲愁与哀愁的鲜明对比跃然纸上。通过意象对比我们发现,都是写愁,但两首词的愁明显不同,似乎《声声慢》比《醉花阴》更愁。
四、写作背景
李清照的词风,以靖康之变为界分两期。
前期词作主要反映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美满生活,表现她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以及对丈夫的相思离别之情。代表作《醉花阴》。
后期词作主要写她在离乱中的孤独生活和国破家亡的悲苦生活,这个时期的词情感伤痛、凄苦、哀怨。代表作《声声慢》。
五、主旨归纳
结合两首词中意象的细微变化和写作背景,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醉花阴》抒发的是一种异地思恋丈夫的闲愁,而《声声慢》更多地是一种国破家亡夫死的哀愁,渗透着词人浓郁的家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
| 意象 | 背景 | 情感 |
《醉花阴》 | 把酒、西风、 人比黄花瘦、 薄雾浓云 | 前期 | 异地思恋丈夫的闲愁 |
《声声慢》 | 淡酒、风急、 黄花堆积、 细雨
| 后期 | 国破家亡夫死的哀愁 |
七、作业布置
把这首词转化成小短文,力求将李清照别样的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语文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课时,教学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共3页。
高中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整首词,完成第一次对话,再读整首词,完成第二次对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