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秦朝统一的过程及意义,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秦朝统一的业绩。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及启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举措,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其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秦朝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难点:全面理解秦亡对古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教学过程】
基本概念
1.民族
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2.国族
以政治凝结成的新族群,在文化习俗的融合的情况下,国族不可以直接转化成民族概念。如巴西民族、美利坚民族、中华民族等。
3.大一统国家
与“早期国家”相比,“大一统国家”相当于中国古代国家的“升级版”。其“升级”的表现不仅在于版图覆盖范围更大,更在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管理力度更为强化。
一、大一统国家初建
1.条件
材料一 春秋时期大小一百多国,小国对大国缴纳的贡赋徭役,以及列国间的战争损害,国内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全压在劳动人民的肩上。而战国时期,秦赵等大国用全兵力的次数极少,可以说人民负担又比春秋时期大国要轻些。所以人民的经验是:做小国的人民不如做大国的人民,做大国的人民不如做全中国统一的人民。战国初年秦国文化上升,成为华夏文化国。此期,北起秦、赵、燕三国长城,南至旧吴、越海滨,大体上只存在着一个华夏文化,文化是共同的,心理状态是共同的。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生:劳动人民及共同文化要求统一
材料二 在生产力发达的基础上萌发的小农经济给各国的赋税带来了强劲的动力,为实现“国富”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诸侯的争霸和战国七雄的逐鹿也都是在小农经济崛起为其扩大了赋税来源的基础上进行的。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日益走向封建化,这就规定了历史走向由纷乱到统一的历史趋势。一家一户的家庭劳作虽然体现生产力进步,但是遭遇自然灾害容易绝收使农民生活无着,这就需要有强大实力国家的救济。另外,和精细耕作的农业生产密不可分的水利灌溉工程和在当时还属于高端技术的四时耕作、物候节气、良种培育等都需要统一强大的国家来实现。
——据葛颂、郭建峰《从小农经济发展窥探春秋战国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生: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并为统一奠定基础
材料三 随着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与交往也比以往更为密切,正如《荀子》所说,当时已出现“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状况。各国的变法虽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这种同一性为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基础。况且分裂割据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各国各阶层都渴望统一。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
生:战国区域一统为统一提供条件
材料四 秦国地处西部,关中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且农业基础稳固,郑国渠的修建更使得秦国耕地面积扩大,成为秦国东进的后备粮仓;偏居西陲,社会环境稳定,使其本国国土免受战争摧残,同时也能集中精力迎敌,向东扩展;国内民族成分复杂,与少数民族的长期混居交流,使其人口增加,兵源充足且士兵体格强健;广阔的半湿润半干旱区域,适宜放牧,为培育优良战马提供了条件;秦国与戎狄接触较多,直面农耕与游牧两大民族间的冲突,统治者头脑更加清醒。秦国的独特地理条件加速了统一的步伐。
——据李娟娟《秦统一六国中的地理因素再论》
生: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材料五 商鞅作为春秋战国时代伟大变革的先锋人物和中国早期法治思想的倡导者、实践者,通过一场深刻、全面、成功的改革,改变了秦国整体实力与社会面貌,使秦国走向了富强, 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张俊英等《商鞅变法与秦王朝之兴衰研究》
生: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材料六 秦始皇改变旧习惯,尊崇大畜牧主乌氏倮,位比封君(地位和侯爵一样),优待大丹砂商寡妇清,“礼抗万乘”(国王用客礼相待)。又用大商贾吕不韦为秦相国,吕不韦养学士、食客三千人。这样,山东游士和大商贾,不再反对秦的统一战争了。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生:秦朝广纳贤士,雄才大略
小结大一统国家初建
(1)客观条件
①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
②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作者认为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
③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④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为统一准备了客观条件。
(2)主观条件
①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②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③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过程
(1)统一东方六国。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滇、黔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3)北击匈奴,公元前214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二、制度创建与政权巩固
(一)制度创建
1.皇帝制度:嬴政自称“始皇帝”,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2.三公九卿制度
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政务。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特点:(1)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2)服务皇帝和皇家,家国同治,体现出“家天下”特点
3.郡县制:
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产生的郡县官僚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道)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官吏是行政官、司法官,也是执法者。县(道)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郡县制追求权力集中和行政效率,其势在合,其结果是中央集权,官僚取代贵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秦以后的官是皇帝的“雇员”,俸禄取自国家税收。权力来源的不同决定了身份的差异。官僚制度有严格的职务分工,职权分明,有职则有权,离职则无权,当官实际上成为一种职业,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工具。皇帝与官僚的关系,用韩非子的话就是“主卖官爵,臣卖智力”。
县(道)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二)政权巩固
1.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意义: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与国家的统一。
2.修建驰道(国道,御用)、直道(军用)
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南北政令统一;有利于经济开发;有利于文化交流。
3.颁行秦律;
4.编制户籍;
5.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
6.整顿社会风俗;
7.焚书坑儒;
(三)统一的历史意义
1.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2.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符合历史潮流,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3.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4.秦朝确立的政治体制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至为深远。
三、秦朝暴政与政权速亡
(一)秦朝暴政
1.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2.花费巨资,求仙访药
3.兴师动众,巡游封禅
4.征发繁重,不堪言状
5.刑罚严苛,天下愁怨
6.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7.昏庸残忍,严刑峻法
(二)二世而亡
①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在陈胜、吴广领导下,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意为张大楚国)。
②楚汉之争: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击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
(三)秦朝政治对古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材料一 秦虽国祚短促,中央集权体制却一直被历代王朝所沿袭和发展,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度及中央集权化体制,在历史上功不可没。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大体言之,秦代政治的后面,实有一个高远的理想,秦政不失为顺着时代的要求与趋势而为一种进步的政治。
——据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
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3.鉴于秦亡的教训,汉武帝时期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4.秦亡使统治者认识到民众的力量,调整治民政策,民本思想有限回归;
5.秦亡引起后世君主及思想家反思,承认君权至上的前提下,君主权力加以适度限制;
6.反思秦朝民族政策,制定羁縻政策,处理中央与地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关系,以维系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见PPT第12页,郡县制结构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秦的治理,秦的速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