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精创】9.2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第1课时)导学案(1)-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四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1357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9.2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第1课时)导学案(1)-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四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1357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9.2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第1课时)导学案(1)-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四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1357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四册9.2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第1课时学案及答案
展开9.2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1)
考点 | 学习目标 |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 进一步巩固正、余弦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解三角形的步骤与过程 |
测量相关术语 | 了解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如仰角、俯角、方位角、视角等有关名词的具体定义 |
建立实际问题的三角形模型 | 能运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决有关距离、高度、角度等实际问题. |
【学习重点】
1.巩固正、余弦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解三角形的步骤与过程.
2.了解实际问题中所涉及的名词和一些术语.
3.会建立实际问题的三角形模型,并能运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决有关距离、高度、角度等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复习回顾:
1.什么是解三角形,我们学了哪些相关的定理?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2.关于解斜三角形,你掌握了哪几种类型?
(1)
(2)
(3)
(4)
问题1:测量相关术语
1.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术语、名称
(1)仰角和俯角
测量时,以水平线为基准,视线在水平线上方所成的角叫做
视线在水平线下方所成的角叫
(2)方向角与方位角
①指北或指南的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水平角(一般指锐角)叫做 角.目标方向线的方向一般用某偏某多少度来表示.
前一个“某”是“北”或“南”,后一个“某”是“东”或“西”.如图,OA、OB、OC、OD的方向角分别表示:北偏东60°、北偏西75°、南偏西15°、南偏东40°.
②指北的方向线 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为止的水平角,叫方位角.
(3)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坡面距离、坡度和坡角
如图所示,BC代表水平距离,AC代表垂直距离,AB代表坡面距离.
坡度=.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叫做 .α为锐角.记坡度为i,坡角为α,水平距离为x,垂直距离为y,则它们的关系如下:i= =tan α.
问题2:高度问题
在测量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不方便直接测量的情形,例如,如图所示是故宫角楼的高度,因为顶端和底部都不便到达,所以不能直接测量.
假设给你米尺和测量角度的工具,你能在故宫角楼对面的岸边得出角楼的高度吗?如果能,写出你的方案,并给出有关的计算方法,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变式练习】
在平地上有A,B两点,A点在山CD的正东,B点在山的东南,而且B点在A点的南偏西30°的300米的地方,在A点测得山顶C的仰角是30°,求山高.
【解题方法】
解决测量高度问题时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要清楚仰角与俯角的区别及联系.
(2)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问题,一般是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模型,但在某些情况下,仍需根据正、余弦定理解决.
问题2:距离问题
例2.如图所示,A,B是某沼泽地上不便到达的两点,C,D是可到达的两点,已知A,B,C,D4点都在水平面上,而且已经测得
,求AB的长.
【变式练习】
如图所示,在河岸上可以看到两个目标物M,N,但不能到达,在河岸边选取相距40 m的P,Q两点,测得∠MPN=75°,∠NPQ=45°,∠MQP=30°,∠MQN=45°,试求这两个目标物M,N之间的距离.
【解题方法】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交汇求距离的两个关键点
(1)画示意图,弄清题目条件.
根据题意画图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三角形,它的哪些元素是已知的,哪些元素是未知的.
(2)选准入手点.
找出已知边长的三角形,结合已知条件选准“可解三角形”,并判断是选用正弦定理,还是选用余弦定理来求解.
问题3:几何类问题
例3.如图所示,在某海滨城市A附近的海面出现台风活动,据监测,目前台风中心位于城市A的东偏南方向,距城市A300km的海面点P处,并以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如果台风的影响的范围是以台风中心为圆心的圆形区域,半径为,将问题涉及范围内的地球表面看出平面,判断城市A是否会受到上述台风的影响,如果会,求出受影响的时间,如果不会,说明理由.
【变式练习】
某观测站C在城A的南偏西20°的方向,由城出发的一条公路,走向是南偏东40°,在C处测得公路上B处有一 人距C为31千米正沿公路向A城走去,走了20千米后到达D 处,此时CD间的距离为21千米,问这人还要走多少千米可到达A 城?
【解题方法】
几何类问题的证明与求解方法
(1)将平面图形合理地分解为若干三角形.
(2)注意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中的角角、边边关系、三角形外角及内角关系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3)将问题归结到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结合三角恒等变换,合理地运用正、余弦定理求解.
数学必修 第四册9.1.1 正弦定理第1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 第四册9.1.1 正弦定理第1课时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探究,典例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必修 第四册9.1.1 正弦定理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 第四册9.1.1 正弦定理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探索与研究,例题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四册9.2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第2课时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四册9.2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第2课时学案及答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变式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