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力的合成和分解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1150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1150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4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
展开第三章 第四节 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教学目标】
1.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理解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的概念,。
3.掌握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简单应用。
4.初步学会力的合成图示法。
5.了解矢量和标量。
【核心素养发展】
核心知识
1.通过学习了解合力与分力,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的基本知识。
2.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法则.
3.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
核心能力
1.通过学习合力与分力的概念,进一步认识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
2.通过学习力的合成图示法,了解矢量的记录方法,感受物理量的表示方法。
3.通过对合力与分力关系的探索研究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本节主要集中在几何知识上)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科学品质
1.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感受主线问题与细节问题的协调处理。
2.通过了解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设计思想、设计原理,体验实验设计的可操作性原则。
【教学重点】
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等效替代思想。
2. 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3.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难点】
1.平行四边形法则理解和应用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
(一)新课导入
在物理问题中,经常会遇到物体同时受多个力作用的情况,我们在学习受力分析时已经有所体会了。我们先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用两根绳拉装满水的可乐瓶使之悬空,并慢慢地将两绳分开,争取使两绳拉到水平。能做到吗?
为什么会这样,在学习了这一节的内容后会知道的。
(二)新课内容
一、合力与分力
让学生把一个重物从地面上想办法放在桌面上.这位同学你的做法是我用一只手就可以把它提到桌面上.(同时演示)再让两名同学合作把重物放在桌面上,两个人把它抬上来.(同时演示)。
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位同学只用一只手一个力就可以把水桶从地面提到桌面上,两个女同学每人一只手给共同把水桶从地面提到桌面上,同样也把水桶从地面提到桌面上,实现的目地相同,使用的方法和力不同,在提水桶这个过程中,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同样的问题?
同学们打开思路,举例说明。
合力: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与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分力: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作那个力的分力。
重点强调:一个力和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可等效替换。
二、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
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力的分解
三、平行四边形定则
(演示) 将橡皮筋一端固定在M点,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只、F共同作用,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如果我们只用一个力,也可以将橡皮筋的另一瑞拉到O点。如图1、图2所示。
一个力F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几、F。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F就叫做那两个力几、F的合力,而那两个力几、F就叫这个力F的分力。求见、尼两个力的合力F,也叫做力的合成。如图3所示。
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跟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两个因素有关。那么,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跟两个力的哪些因素有关呢?
阅读课本上的实验,有条件的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做这个实验。
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表明,在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的共同计算规则。
1.求力的合成
例题:如图3所示,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的作用,每个拉力均为200 N,二力之间的夹角为60°,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
图3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如图所示,它是一个菱形,我们可以利用其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通过解其中的直角三角形求合力。
F=2F1cos 30°=200 N≈346.4 N,
合力与F1、F2的夹角均为30°。
答案:346.4 N,方向与F1、F2的夹角均为30°。
2.求力的分解
如图4所示,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上的O点,现要使物体受到由O指向O′方向的合力(F与OO′都在同一平面内,与OO′间夹角为θ)。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这个力的最小值是( )
图4
A.Fcos θ B.Fsin θ
C.Ftan θ D.Fcot θ
解析:选B 已知合力F合的方向由O指向O′,但大小不确定,又已知一个分力F的大小和方向,确定另一个分力(设为Fx)的最小值。根据三角形定则可画出一个任意情况,如图甲所示。从图中可看出,Fx的大小就是过F的箭头向直线OO′上所引直线的长度,在不考虑合力大小的情况下,欲使Fx最小,应使Fx与直线OO′垂直,如图乙所示,此时Fx=Fsin θ。
四、矢量和标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作矢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相加时遵从算术法则的物理量叫作标量。
五、板书设计
1、合力与分力: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已知分力求其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2)已知合力求其分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
3、平行四边形定则
4、矢量和标量
六、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课本p75全部
七、小结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力,应有无数个解。在进行力的分解时,可以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也可以进行正交分解,这种方法,我们以后还会学到。一个已知力有确定分力的条件是: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或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4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4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学设计,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即学即练3,即学即练4,即学即练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波的干涉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波的干涉一等奖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效果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