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8《怀疑与学问》同步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8《怀疑与学问》同步检测,共6页。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填空。(4分)
(1)顾颉刚,字铭坚,著名的______学家、民俗学家,_________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2)三皇指的是伏羲、______、______,五帝指的是_______、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3)我们常说的“四书”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大学》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 三部。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国难(nán) 步骤(zhòu) 折扣(zhé)
B.大儒(yú) 思索(suǒ) 腐草为萤(yíng)
C.塾师(shú) 譬如(pì) 辨伪去妄(wàng)
D.停滞(zhì) 墨守(mÙ) 融化(róng)
3.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辨论 流俗 停滞 怀疑 B.启迪 观察 根据 虚忘
C.轻信 锻练 来源 女娲 D.丰富 治学 盲从 程颐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因循守旧,不肯前进)
B.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不问是非地附和他人)
C.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
D.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没有学到)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B.面对警察的多番审讯,他百般狡辩,但供词前后矛盾,不攻自破。
C.要想有新学说产生,对旧学说进行辨伪去妄是必要的步骤。
D.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我们要有所判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
D.我们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7.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临近考试,为了让自己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我总喜欢在皎洁的月光下,仰望满天繁星。(把“满天繁星”改为“苍穹”)
B.在这次学校举办的“五四”文艺晚会上,同学们表演的节目大多以舞蹈为主,充分展示了他们青春的风采。(把“大多”删去)
C.我们之所以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把“的原因”删去)
D.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但是明天也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一个玫瑰园。(把“不仅……但是……”改为“虽然……但是……”)
8.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神总结
②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厚的智慧、伟人的精神
③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④缺少书籍的涵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
⑤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⑥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A.③①⑥④②⑤ B.④②⑥①③⑤ C.⑤③①④⑥② D.⑤①③④②⑥
9.阅读文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是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寞。唯有读书,才能跨越屏障,直抵那美丽的精神殿堂。
A.“荒凉”“寂寞”“美丽”都是形容词。
B.“一道屏障”“一样的气象”“一望无际”与“一道鸿沟”的短语结构相同。
C.画线句子的主语是“阅读与不阅读”。
D.“唯有读书,才能跨越屏障,直抵那美丽的精神殿堂。”这句是条件关系的复句。
1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课文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论证上属道理论证。
B.本文开头引用两句名言,既可以作为中心论点,又可以作为论据。
C.课文的标题用了一个并列短语,揭示了文章的论点。
D.“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11.学校正在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6年增加0.3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比2016年增加0.13本。
(2)请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2分)
材料一:
材料二:某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3)调查显示,很多初中生有限的课余时间都被作业和游戏占据,能利用课余时间读书的越来越少。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开展了“主题读书日”的活动,让同学们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但是班上很多同学认为浪费时间,不愿参加,你作为班级的一份子,应当如何劝说他们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微写作】(6分)
写作提示:①观点明确;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100—150字。
二、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12分)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先经过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个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 ——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那么不懒惰的表现应该是:____________(2分)
3.“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4分)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怀疑定能辨伪去妄,定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B.戴震的学问产生于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笛卡儿的哲学产生于对事物的怀疑和明辨中。
C.短语“大学问家”与“大哲学家”不能交换位置,因为下文是按照这个顺序列举事例的。
D.第二段最后一句先说“学术”后说“文化”,是从部分到整体,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的一种。
(二)课外阅读(16分)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3.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4分)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4.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2分)
5.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填空。(4分)
(1)顾颉刚,字铭坚,著名的______学家、民俗学家,_________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2)三皇指的是伏羲、______、______,五帝指的是_______、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3)我们常说的“四书”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大学》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 三部。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国难(nán) 步骤(zhòu) 折扣(zhé)
B.大儒(yú) 思索(suǒ) 腐草为萤(yíng)
C.塾师(shú) 譬如(pì) 辨伪去妄(wàng)
D.停滞(zhì) 墨守(mÙ) 融化(róng)
3.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辨论 流俗 停滞 怀疑 B.启迪 观察 根据 虚忘
C.轻信 锻练 来源 女娲 D.丰富 治学 盲从 程颐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因循守旧,不肯前进)
B.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不问是非地附和他人)
C.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
D.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没有学到)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B.面对警察的多番审讯,他百般狡辩,但供词前后矛盾,不攻自破。
C.要想有新学说产生,对旧学说进行辨伪去妄是必要的步骤。
D.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我们要有所判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
D.我们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7.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临近考试,为了让自己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我总喜欢在皎洁的月光下,仰望满天繁星。(把“满天繁星”改为“苍穹”)
B.在这次学校举办的“五四”文艺晚会上,同学们表演的节目大多以舞蹈为主,充分展示了他们青春的风采。(把“大多”删去)
C.我们之所以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把“的原因”删去)
D.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但是明天也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一个玫瑰园。(把“不仅……但是……”改为“虽然……但是……”)
8.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神总结
②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厚的智慧、伟人的精神
③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④缺少书籍的涵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
⑤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⑥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A.③①⑥④②⑤ B.④②⑥①③⑤ C.⑤③①④⑥② D.⑤①③④②⑥
9.阅读文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是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寞。唯有读书,才能跨越屏障,直抵那美丽的精神殿堂。
A.“荒凉”“寂寞”“美丽”都是形容词。
B.“一道屏障”“一样的气象”“一望无际”与“一道鸿沟”的短语结构相同。
C.画线句子的主语是“阅读与不阅读”。
D.“唯有读书,才能跨越屏障,直抵那美丽的精神殿堂。”这句是条件关系的复句。
1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课文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论证上属道理论证。
B.本文开头引用两句名言,既可以作为中心论点,又可以作为论据。
C.课文的标题用了一个并列短语,揭示了文章的论点。
D.“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11.学校正在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6年增加0.3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比2016年增加0.13本。
(2)请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2分)
材料一:
材料二:某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3)调查显示,很多初中生有限的课余时间都被作业和游戏占据,能利用课余时间读书的越来越少。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开展了“主题读书日”的活动,让同学们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但是班上很多同学认为浪费时间,不愿参加,你作为班级的一份子,应当如何劝说他们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微写作】(6分)
写作提示:①观点明确;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100—150字。
二、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12分)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先经过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个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 ——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那么不懒惰的表现应该是:____________(2分)
3.“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4分)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怀疑定能辨伪去妄,定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B.戴震的学问产生于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笛卡儿的哲学产生于对事物的怀疑和明辨中。
C.短语“大学问家”与“大哲学家”不能交换位置,因为下文是按照这个顺序列举事例的。
D.第二段最后一句先说“学术”后说“文化”,是从部分到整体,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的一种。
(二)课外阅读(16分)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3.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4分)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4.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2分)
5.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