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教案
展开【教材分析】
教材中介绍风力作用中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着重介绍了风蚀地貌和沙丘的形成,以此为实例,给学生介绍风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地貌形态的。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培养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观念,初步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与科学发展观。
综合思维:知道风力作用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能够理解风力对地貌的塑造作用,知道一些基本的风蚀地貌如雅丹地貌、风蚀蘑菇,风积地貌如沙丘。并知道如何区分沙丘迎风面和背风面。
区域认知:充分运用感性认知的手段,如利用教具、学具,或者绘制示意图,进而构架起风成地貌的认知框架。
地理实践力:学生提前预习有关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内容,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并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见解。学会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风成地貌的分布地区;
2.主要风蚀地貌类型及成因;
3.主要风积地貌类型及成因;
4.风沙活动的危害及防治。
教学难点: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塑造
【课前准备】
教学技术和教学仪器:多媒体手段、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进入一堂别样的地理课堂,用探究式学习法来探究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首先,我们进入探究式学习的第一个环节:观察事物。请同学们观看一张图片。
教师:展示雅丹地貌,提问:大家看一下,在这一幅图片当中,你看到了些什么?你觉得这是在我国哪些地方拍摄的一些景色呢?
学生:一些小土包和沙漠,在我国西北地区拍摄的。
教师总结:他是在我国西北地区甘肃敦煌雅丹地质公园拍摄的一幅景观图。大家都知道我们把地表的各种形态就称作为地貌,图中的地貌有个专业的名称,雅丹地貌,虽然名字叫雅丹地貌,实际上与雅和丹都没有关系。它是维吾尔语,意思就说有陡壁的小土包,然后在这个小土包当中,一个个就像城市中高耸的楼房,而中间的平地,好比城市的街道,在这一座城市当中,没有人的居住,飞禽走兽都很少,偶尔还有奇怪和诡异的声音,所以当地人把它称之为叫:魔鬼城。
过渡:那这个魔鬼城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后自主完成知识梳理:
一、概述
1.风是干旱、半干旱区地表形态的主要“雕刻师”。
2.风成地貌eq \b\lc\{(\a\vs4\al\c1(风蚀地貌,风积地貌))
二、风蚀地貌
1.风蚀作用
(1)定义:地面物质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原地,称为风蚀作用。
(2)分类
①吹蚀作用:风吹过地面时,带走细颗粒物质,造成地面的破坏。
②磨蚀作用:挟带沙粒的风吹过地面物体时,风中运动的沙粒对经过的物体进行磨蚀,造成地面物体的破坏。
2.风蚀地貌
(1)定义:由风蚀形成的地表形态。
(2)常见风蚀地貌
①风蚀蘑菇:突起的孤立岩石,尤其是裂隙比较发育的不太坚实的岩石,遭受风蚀后呈现出上部宽大、下部狭小的蘑菇状形态。
②风蚀柱: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或土体,在长期的风蚀作用下,形成一些孤立的石(土)柱。
③风蚀壁龛:陡峭的岩壁遭受风蚀后,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蜂窝状形态。
④风蚀残丘:风蚀作用形成的岛状高地或孤立的小丘。
⑤风蚀沟槽:风力沿着岩石之间的裂隙不断吹蚀,形成的沟槽地形。
⑥雅丹地貌:风蚀柱、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等风蚀地貌的组合,泛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
三、风积地貌
1.定义:风中挟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
2.常见的风积地貌——沙丘
(1)定义:风力作用下沙粒堆积而成的丘状或垄状地貌。
(2)影响因素:受风力大小、地表形态的变化,以及植被、沙源等条件的影响,往往形成形态多种多样的沙丘。新月形沙丘是其中的基本形态。
四、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1.风沙的危害
(1)破坏建筑物。
(2)降低土壤肥力。
(3)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
(4)影响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严重时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2.防沙措施
(1)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
(2)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层层突破重难点
探究点1:风成地貌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风成地貌景观图。
(1)据图,结合相关知识填写下表。
(2)该类地貌多分布在________(干旱或湿润)气候区。
(3)分析图c景观与风向的关系。
提示:(1)
(2)干旱
(3)沙丘开口的朝向和风吹的方向一致。(或沙丘缓坡指向就是风向,或风向与沙丘延伸方向垂直或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
核心考点突破:
1.风成地貌
2.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的区别
固定沙丘堆积的一层层沙的结构是由里向外逐渐变新的堆积。
流动沙丘堆积的一层层沙基本上是和陡坡平行的,沙丘移动方向与风向一致。
3.风向的判定
(1)利用流动沙丘的坡度陡缓来确定风向
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遇到地面灌丛、岩块的阻挡,沙粒沉落,堆积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阻滞,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流动沙丘的特点是单向斜层理结构,并且迎风坡平缓,背风坡陡峭,所以坡度缓的一侧为上风向。如下图所示:
(2)利用沉积物颗粒大小判定风向
沉积物会随着风速减弱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故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如下图所示:
对点跟踪训练:
下图是我国某地沙山的分布及沙山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的主导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顶到坡底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为( )
A.迎风坡——由大到小;背风坡——由小到大
B.迎风坡——由大到小;背风坡——由大到小
C.迎风坡——由小到大;背风坡——由小到大
D.迎风坡——由小到大;背风坡——由大到小
解析:第1题,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读图,图示沙丘西北坡坡度缓,是迎风坡,该地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B对。第2题,风力一定时,沙粒颗粒小的易被吹动,在迎风坡被吹到坡顶,颗粒大的不易被吹动,在迎风坡留存坡底。在背风坡,沙粒颗粒大的先沉积,位于坡底,颗粒小的后沉积,位于坡顶。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顶到坡底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都是由小到大,C对。
答案:1.B;2.C
探究点2: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情景导入诱思:
结合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1)说明风沙对铁路运输有哪些危害。
(2)为什么草方格沙障能阻挡沙漠的推进?
(3)草方格沙障属于生物措施还是工程措施?利用草方格沙障能不能从根本上治理荒漠化?
(4)要从根本上治理荒漠化,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
提示:(1)风沙可掩埋铁路,吹翻运行的火车,降低能见度,危及铁路运输安全。
(2)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首先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
(3)草方格沙障只是人们利用植物秸秆扎设的一种沙障,属于治沙的一种工程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治理荒漠化。
(4)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由于植被被破坏而出现土地沙化,甚至转变为沙漠,因此,治理荒漠化的核心是固沙,最关键的问题是恢复植被。
核心考点突破:
防治风沙危害的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对点跟踪训练: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其中在中卫和甘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人们为了保护包兰铁路不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袭,在沿线的流动沙丘上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沙障。据此回答1~3题。
1.图示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B.全球变暖,气候异常
C.地壳运动,地势上升
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2.采用扎设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来防沙、治沙,主要是因为( )
A.可以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能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C.有利于保持水分,增加当地年降水量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3.为促进图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解析:第1题,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干旱。第2题,扎设麦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另外还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但对增加当地年降水量作用不大。第3题,我国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环境效益。
答案:1.A;2.B;3.D
课堂总结:
我国西北地区,风化作用提供了沙源,风力为主的外力主要出现在气候干旱的地区,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力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风力侵蚀,形成了风蚀地貌;风力沉积,形成了风积地貌。风速越大,侵蚀作用越强,风速越小,堆积作用越强,人类读懂了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的原理,学以致用,植树造林,防风固沙,从而保护了我们的农田和绿洲,减少了经济损失。
【教学反思】
1.问题的设计要更加简洁明了。
2.注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给予形成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注意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4.加强自身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
5.在板书的设计上要更加精练。
6.在课堂的高潮部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地貌名称
形成的主要过程
a
b
c
地貌名称
形成的主要过程
a
风蚀蘑菇
风力侵蚀
b
风蚀柱
风力侵蚀
c
沙丘
风力堆积
风成地貌
形成过程
风蚀地貌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柱、风蚀洼地、雅丹地貌
风中挟带的沙粒吹蚀和磨蚀岩石,天长地久,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雅丹等地貌
风积地貌
新月形沙丘、沙垄
风中挟带的沙粒遇到地形或植被阻挡,风速降低,沙粒沉积形成新月形沙丘或沙垄
区域
对应措施
农牧过渡地区
退耕还牧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渍化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对草原造成破坏
内陆干旱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风蚀地貌,风积地貌,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第2课时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复习旧知,课程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