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设计 (2)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0340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设计 (2)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0340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设计 (2)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0340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学案
展开(一)知识目标:
1、 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 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二)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圈点批注的习惯。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并引导他们培养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3、体会作者蕴含在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二)难点:
1、熟悉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抓住景物特征写景,选用恰当比喻,朗读并背诵。 三、教学方法:讲读结合法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年------月日
一、课前预习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chéng 清()xiāng 嵌()发髻.()水藻. () 着.落() 济.南() 薄()雪伦敦()贮蓄() 狭窄()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
响亮: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秀气:
(3)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慈善:
(4)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
(5)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空灵:
3.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
)
(2)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
(3)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
(4)山坡山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4.填空。
济南的冬天作者 ,原名 ,字 ,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 , 语言大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四世同堂》、话剧《 》《 》等。
本文是一篇诗意盎然的 散文。文章紧紧围绕济南冬天 这一总体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天等,呈现给读者一幅 、 、 、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 思想感情。
二、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重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①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②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③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2、再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
第二课时------年------月日
三、细读、分析课文。
1、读第 1 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 系?
②课文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 可不可以?为什么?
③给第一段做总结填空:
没有风声——与()比(奇迹) 晌晴——与()比(怪事)
温晴——与()比(日光毒) 2、读第 2 自然段回答
1).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2)、读第 3 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 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 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 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用“‖”把这段文章划分为三层。
文中描写景物的顺序是:① ② ③ ④
划横线一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它的本体、喻体分别是() A.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B.本体是树尖上顶的白雪,喻体是日本看护妇。C.本体是树尖上顶的白雪,喻体是白花。
D.本体是顶着白雪的树的样子,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用“ ”线在文中画出两处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的地方。
对加粗的两个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描写黄白相间的山坡,春风化雪,不久人们就会见到山坡原有的颜色。
表现济南冬天的温和,雪化了,有水在山坡流动;“山的肌肤”指山坡的草地。
描写济南冬天的温和,有水蒸气蒸发升腾的美景,不久雪就会全化了,山坡上原有的颜色比雪色更美。
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同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山的肌肤”指春天来临后满山的
花草。
这个语段主要是写()
A.小雪后山色B.小山太秀气C.小雪最妙D.山的肌肤
作者在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时,处处流露出赞美之情。这种写法我们称作( ) A.寓情于景B.情景交融
C.虚实相生D.情溢于言
第三课时------年------月日
3、读第 4 自然段填空
①作者在写了冬天济南“(”)、“()”之后,把视线放到城外的景色。作者以城内的“()”与城外的“()”对照,用“()”来点缀山坡,以()点染屋顶,这样,读者就看到了济南的全貌。
②体会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句中两个“卧”字的作用。
4、读第 5 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作者是怎样写水的“温晴”的?
②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三、总结全文。
1、归纳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举例说明
①运用对比手法。
②作者不仅细致观察和描写冬天济南的景色,而且把自己的主观感受,以此来感染读者,给 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③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返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走近作者,了解背景,预习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学内容及自学目标,重点,自学提纲,你认为的疑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独学,互学,质疑,点拨,小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