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第( 一 )单元
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安排了七个教学单元及总复习,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教学代数的初步知识;图形与几何安排的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位置,初步渗透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以及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第四单元可能性;还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了掷一掷。 与原实验教材相比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1.从六年级上册移来“位置” 单元,“观察物体”移到五年级下册。 2.“可能性”单元根据课标要求进行了调整。 3.“数学广角”的内容进行调整。 4.“简易方程”的结构进行调整及其他单元内容的变化。 5.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由原三上移来。 课标调整过后,新旧教材的衔接比较乐观,基本上没有新的知识点断层,仅有一些内容因为课标变化,要求降低,或者删掉或者往后挪动,本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过了,孩子们在四下还学习了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知识,因为课标的修订,教材的编排作了较大的调整,使其更符合新的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当中应结合新教材的编排思路,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回顾,完备以前所学知识,形成更新的认识。同时本期还需补充遗漏内容“数字编码”、“ 观察组合小正方体”、“ 画轴对称图形” “鸡兔同笼问题”。 |
教学目标
| 1.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5.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6.经历较复杂物体的观察过程,体验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 7.经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探究过程,体验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9.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领悟与应用意识。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观察组合小正方体,画轴对称图形。 难点: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
课时安排 | 本单元内容安排九课时,分为: 1、小数乘整数 二课时 2、小数乘小数 三课时 3、积的近似数 一课时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课时 5、解决问题 二课时 |
小数乘法
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2~3页例1、例2及“做一做”及教材练习一第1~5题。 |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常用的方法。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
教学重点 |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
教学难点 | 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 |
教学方法 | 演示法、讲解法。 |
教学准备 | 将例1主题图制成课件,或用吹塑纸做好四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
教学过程设计 | |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2、出示例1情境图。 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了解每种风筝的价格。 3、教师整理并提出问题 板书:燕子的风筝3.5元一个,买3个要多少钱?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尝试计算。 师:买3个燕子的风筝需要多少钱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计算思路。 (2)展示、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共同分析评价。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连加。 3.5元+3.5元+3.5元=10.5元。 方法二: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3元×3=9元 0.5元×3=1.5元 9元+1.5元=10.5元 遇到这种想法时教师要询问0.5×3怎么算的?让学生讲清思路2个0.5元是1元,再加上一个0.5元就是1.5元。明确在这种想法中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方法三: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3.5 元 3 5角 × 3 × 3 10.5 元 1 0 5角 教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时的思路,学生可能会说出:我把3.5扩大到它的10倍,是35,35乘3得105,再缩小到它的,就是10.5 (3)组织大家评价一下这几种方法怎么样? 学生可能会说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把用元作单位改成用角作单位,可以把小数转化为整数,就可以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做了,最后再把积缩小相应的倍数就可以求出得数了。 2、出示“做一做”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 3、学习例2。 师:出示0.72×5,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试着计算结果。 ①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②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③汇报演示竖式的计算过程并说算理 生1:我们可以把0.72看作72个0.01来做,最后求出有多少个0.01,就知道是多少了。 0. 7 2 扩大到它的100倍 7 2 × 5 × 5 3. 6 0 3 6 0 把3.60末尾的0去掉,就是3.6. ④重点说一说 360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向左移动两位呢? 因为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后,根据四年级学的积的变化规律,积也会扩大相同的倍数,那么要想保证积的大小不变,就要把积缩小到它的 ⑤同学们比较一下,因数的小数位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相同) ⑥同桌相互讨论,小数乘整数怎样去做?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 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 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题。 追问学生: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小数乘法需要处理小数点) 2、“做一做”第2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第3题。 4、教材练习一第2~4题。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计算小数乘整数,更重要的的是大家都能够运用旧知识来探究新知识,这样的学习方法在后面还会帮到我们的。
|
本课作业 | 教材练习一第1、5题。 |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小组合作,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一等奖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练习导入,课堂活动,课堂练习,拓展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上册一 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上册一 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