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出卷人:李老师 姓名 评分
试卷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20×2分=40分)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
2.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3.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D.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5. 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C. 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D. 声波不能在玻璃中传播
6. 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 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 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D. 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只会听到一次敲击声
7. 正在弹吉他的一位同学不断的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 使吉他发出不同的音调 B. 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 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 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8.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9.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响鼓也要重锤敲”表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10. 下列事列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
A.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是否异常 B. 医院里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
C. 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 D. 轮船上装有声呐系统
11. 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关于此标志牌的意思,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 不允许在此地旋转喇叭
C. 不允许在此地鸣喇叭
B. 不允许小孩在此地吹号角
D. 此地的声音响度不允许超过40dB
12. 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建有透明板墙。这种设计采用以下哪种途径来控制噪声 ( )
A. 防止噪声的产生
B. 阻断噪声的传播
C.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3. 下列关于噪声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0dB是指没有声音
B. 0dB的环境是人类最理想的声音环境
C. 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可锻炼人的听力
D. 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身心和身体健康
14.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
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
C.鼓的振动变快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5.重敲音叉发出的声音与轻敲音叉相比( )
A.音调变低 B.频率变大
C.响度变大 D.声速变小
16.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识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7.如图K1-9所示,小秦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 )
图K1-9
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18.如图K1-10所示是“禁止鸣笛”的标志,南昌城区的主干道也都悬挂了这一标志,但机动车鸣笛所产生的噪音愈演愈烈。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图K1-10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1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 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真空也能传声
20. 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同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
20. 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 振动产生的,并通过 传播到学生的耳朵。
21.在15℃空气中,声音胡传播速度为 ,并且声速与 有关。
18. 音乐厅内正在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在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
女高音的 比男中音的高;我们能听出伴奏乐器的种类是根据声音
(特性)来判断的。
19. 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不会撞到障碍物,是因为它在飞行时发出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 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它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 。
20. 人们以 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是人们适合睡眠和休息, 是人们适合工作肯学习,长期生活在声强等级在 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
21. 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22. 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的显示屏显示50.68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其符号是 。当附近有车辆鸣喇叭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3.如图K1-4,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这是由于管内空气柱正在________,增加发声体长度,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变________(选填“高”或“低”)。
图K1-4
24.林红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喇叭前,如图K1-6所示,加大音量,可以观察到蜡烛被声波吹灭;该现象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
25.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可以传递________,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9分)
26.(6分)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
你一定能从中获得不少信息,请至少写出三条:
① ;
② ;
③ 。
27.(6分)小强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能吹出“1、2、3、4、5、6、7”的声音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 的振动引起的。
(2)吹 (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其原因是该瓶内空气柱
振动的 (频率,振幅)最快,所以发声的音调最高。
28.(5分)将一个滴答作响的小闹钟放在桌面上,听其发声的响度大小;再将其放在一个空木盒上,听其发声的响度大小,发现第二次实验中声音的响度较大。由此可知:
(1)将发声体置于一个空盒或箱子上,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声音的响度,这个空盒子也叫“共鸣箱”。
29.(4分)如图所示,去掉罐头盒的盖子,给它蒙上橡皮膜,
并用橡皮筋扎紧。把开孔的底端对着烛焰,敲橡皮膜,观察
到烛焰 (选填“会”或“不会”)摇晃甚至熄灭,
这说明 。
四、计算题(3分)
28. 小明在远处朝山大喊一声,在5秒后听到回声,此时小明距离山有多远?
空气(15℃) 340
空气(25℃) 346
软木 500
煤油(25℃) 1324
蒸馏水(25℃) 1497
海水(25℃) 1531
铜(棒) 3750
大理石 3810
铝(棒) 5000
铁(棒) 52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学案及答案,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景导入,自学检测,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思维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