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学案
展开针对练习
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 声音和振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C.振动停止,声音能继续传播
D.振动停止,声音传播也停止
3. 弹奏吉他时,琴弦振动发出美妙的乐音,用手掌按住琴弦就听不到琴音了,这是因为( )
A.琴弦发出的声音全被手吸收了
B.琴弦发出的声音被手掌挡住无法听到
C.琴弦被按住之后停止振动不再发出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 在敲响古刹的大钟时,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仍在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现象 D.大钟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针对练习答案:
1.B 2.D 3.C 4.B
考点2 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解读:(1)固体可以发声:用手刮梳子齿时,梳齿振动发声;人在讲话或唱歌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振动,说明人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发声;心脏的跳动声是心脏振动而发出的;用小槌敲击音叉时,用手接触音叉能感觉到音叉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水花四溅,再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液体可以发声:溪水哗啦啦地响,说明水振动发声。
(3)气体可以发声: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该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而产生的;喇叭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喇叭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针对练习
1. 下列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A.放在书包里的口琴 B.泉水叮咚响中流动的水
C.正在发出悦耳哨声的哨子 D.牛叫时的声带
2. 雨滴落到水塘中的荷叶上发出“啪、啪”的声音,这里主要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
A.雨滴 B.空气 C.荷叶 D.以上都是
3. 用嘴吹笔帽能够发出鸣叫声,这个声音的声源是( )
A.嘴 B.笔帽 C.空气 D.手
4. 笛子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民族乐器。它的发声原理是 ( )
A.空气柱振动 B.嘴唇振动 C.手指振动 D.笛子外壳振动
针对练习答案:
1.A 2.C 3.C 4.A
考点3 “放大法”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解读: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许多发声体振动不明显,不易观察或找到,必须借助轻小的物体将这样的发声体的振动进行“放大”,才容易找到声源。如下图所示,小纸片在播音的扬声器中或者发声的鼓面上振动。
◇
针对练习
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答案】 C
【思维拓展】 敲击音叉发声实验中,音叉振动快,幅度小,不易观察,所以我们在音叉旁悬挂一个乒乓球,球被弹起,证明音叉在振动,这种把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的方法叫转换法。
考点4 声音的传播
解读:(1)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声音能在一切 物体 中以 声波 的形式传播。
(2)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思维拓展】 真空铃实验中,我们能不能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净,制造真空呢?肯定不能,那为什么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呢?原因是随着不断抽出空气,我们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从而推理得出如果没有空气,我们将听不到声音,所以真空不能传声。这种通过实验进行合理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方法叫做理想实验法。
针对练习
1 .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倒车雷达 C. 超声波清洗机 D.真空罩中的闹钟
2.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3. 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针对练习答案
1.D 2.D 3.C
考点5 声音的反射、吸收与回声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解读:1、听见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 0.1 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
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觉得声音更响亮。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 17米才能产生回声。距离: S=vt =×340m/s×0.1s=17m
2、利用回声测距离:S=vt ,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
针对练习
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1)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3000m;(2)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想一想:为什么大雪过后感觉很安静?大礼堂的墙壁为什么做成蜂窝状呢?
解答:声波在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时,也会引起障碍物的振动,所以也有能量损失,反射的次数越多,能量损失得越多,当声波遇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时会发生多次反射,能量损失很多,最后反射出去的声波能量很小,大雪过后感觉很安静,就是因为雪是蓬松多孔,声波在孔内多次反射后能量损失殆尽,声音的响度明显减小。大礼堂的墙壁做成蜂窝状也是这个道理。
总结:蓬松多孔的物体对声波有吸收作用,而坚硬光滑的物体对声波的反射效果好。
考点 6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解读: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所以好听的声音不一定是乐音。
2.噪声的等级及危害:单位: 分贝 。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
3. 减弱噪声的途径: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1)防止噪声产生------给摩托车加消声器;
(2)阻断噪声的传播-------城市道路两侧装隔声板;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戴耳罩
针对练习
1.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
A. 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
B. 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
C. 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离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D. 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2.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高架桥两旁安置透明玻璃板 B.将高音喇叭的音量调小
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居民小区内多种植花草树木
针对练习答案
1.C 2.C
考点7 声的分类 次声波、可听声和超声波
(1)___月___日 星期____
次声波: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大象可发出次声波;地震、台风、海啸、火山喷发均可产生次声波)
(2)可听波:人耳可听到的机械波称为可听波,其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
(3)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猫、狗、海豚、蝙蝠能听到)
针对练习
1.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 )
狗、猫的耳朵比人更灵敏 B. 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
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D. 狗、猫的耳廓能转动
2.地震产生的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贪反应。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听觉上可能有反应的动物是( )
A.大象 B.海豚 C.猫 D.蝙蝠
针对练习答案
1.C 2.A
考向8 声的利用
解读: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1)传递信息:根据 音调 ,判断物体的好坏,螺丝松动等;利用 声音反射 ,蝙蝠可“回声定位”、“声呐”探测海洋、“B超”诊病等。
(2)传递能量:利用 超声波 ,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除去人体内结石、除尘、为空气加湿。
针对练习
1.超声雾化器是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仪器。关于雾化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了声传递能量 B.雾化后的药物进入呼吸道及肺内是扩散现象
C.超声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D.超声也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2.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渔溪学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 B.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D.用超声波美白牙齿
3.【河南省郑州轻工业学院附属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 探测深海 B 敲瓶底火焰晃动 C 回声定位 D超声波探查
针对练习答案
1.B 2.A 3.B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蝙蝠
1000Hz~120000Hz
海豚
150Hz~150000Hz
猫
60Hz~65000Hz
大象
1Hz~20000Hz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学案 第二讲 声现象: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学案 第二讲 声现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点聚焦,呈现形式,知识结构,方法提示,链接中考,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景导入,自学检测,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