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资料打包42份
中考冲刺-数学-第32课图像的平移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冲刺-数学-第32课图像的平移,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跟踪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要点梳理 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所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2.确定一个平移运动的条件是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 3.平移的规则: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4.平移的性质: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 (2)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 对应线段平行 ; (4) 对应角相等 . 5.画平移图形,必须找出平移方向和距离,其依据是平移的性质. 线段、角、三角形的平移是最简单的平移问题之一,其中关键的条件是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图形平移的要领是抓住关键点进行平移. 以局部带整体,先找出图形的关键点,将原图中的关键点与移动后的对应点连接起来,确定平移距离和平移方向,过其他关键点分别做线段与前面所连接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得到关键点的对应点,将对应点连接,所得的图形就是平移后的新图形. 图形经过两次轴对称(两对称轴相互平行)得到的图形,可以看作是由原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也就是说两次翻折相当于一次平移.
第32课 图形的平移
考点巩固测试 1.如图,在5×5的方格纸中,将图1中的三角形甲平移到图2中所示的位置,与三角形乙拼成一个矩形,那么,下面的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1格 B.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1格C.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2格 D.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 答案:D感悟提高 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变,平移得到的对应线段与原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平移时以局部带整体,考虑某一特殊点的平移情况即可.
变式测试1 (2013·聊城) 如图,在方格纸中,△ABC经过变换得到△DEF,正确的变换是 ( ) A.把△ABC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下平移2格 B.把△AB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下平移5格 C.把△ABC向下平移4格,再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180° D.把△ABC向下平移5格,再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180° 解析 根据图象,△AB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下平移5格即可与△DEF重合,所以B正确.
2. 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对应点是C(4,7),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________.解析 AB到CD的平移规律是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4+5=1,-1+3=2,∴D(1,2).感悟提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左右平移,横坐标左减右加,纵坐标不变;点上下平移,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上加下减.变式测试2 (2013·日照) 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为原点,直线AD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已知B、D点的坐标分别为(1,3)、(4,0),把平行四边形向上平移2个单位,那么C点平移后相应的点的坐标是 ( ) A.(3,3) B.(5,3) C.(3,5) D.(5,5)解析 如图,平移之前点C的坐标为(5,3),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点C的坐标为(5,3+2),即(5,5).
3. 如图,⊙P内含于⊙O,⊙O的弦AB切⊙P于点C,且AB∥OP,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6πcm2,则弦AB的长为多少?解 如图,将⊙P向左平移,使点P与点O重合,连接OC、OA.∵平移前后⊙P的大小不变,∴圆环的面积是16π,即π·OA2-π·OC2=16π,OA2-OC2=16.在Rt△AOC中,AC2=OA2-OC2=16,∴AC=4.由垂径定理,得AC=BC,∴AB=4+4=8.答:弦AB的长是8 cm.感悟提高 应用平移的性质,“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变”,将⊙P与⊙O的相互位置关系变换成两个同心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圆环的面积,由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可得答案.
变式测试3 (1)如图,有两个重合的直角三角形.将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ABC沿BC方向平移得△DEF.如果AB=8 cm,BE=3 cm,DH=2 cm,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cm2. 解析 根据题意得,DE=AB=8,BE=CF=3, ∴EH=8-2=6, ∵S阴影部分+S△ECH=S△DEF=S△ABC=S△ECH+S梯形ABEH, ∴S阴影部分=S梯形ABEH=(1/2)×(6+8)×3=21 cm2.(2)(2013·恩施) 如图,EF是△ABC的中位线,将△AEF沿中线AD方向平移到△A1E1F1的位置,使E1F1与BC边重合,已知△AEF的面积为7,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7 B. 14 C.21 D. 28 解析 ∵EF是△ABC的中线,∴EF∥=½BC, ∴S△AEF=¼S△ABC=7,∴S△ABC=4S△AEF=4×7=28. 又∵S△A1E1F1=S△AEF,∴S阴影=28-7×2=14.
4.把正方形向左平移到新的位置,当正方形与它的像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原正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时,作出此时像的位置,设图中一小格正方形的长为1,求平移的距离. 解 画图略,平移距离是4.感悟提高 对于直线、线段、多边形等特殊图形,将原图中的关键点与移动后的对应点连接起来,就能准确作出图形.变式测试4 △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 (1)将△ABC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作出平移后的△A1B1C1,并写出△A1B1C1各顶点的坐标;
(2)若将△ABC绕点(-1,0)顺时针旋针180°后得到△A2B2C2,并写出△A2B2C2各顶点的坐标;(3)观察△A1B1C1和△A2B2C2,它们是否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若是,请写出对称中心的坐标;若不是,解(1)如图,A1(0,4),B1(-2,2),C1(-1,1). (2)如图,A2(0,-4),B2(2,-2),C2(1,-1). (3)△A1B1C1与△A3B3C3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的坐标是(0,0),即坐标原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冲刺复习第七章图形的变换与坐标第32课平移与旋转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知识,平行且相等,考点1平移的性质,例题与变式,考点2旋转的性质,过关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冲刺复习第七章图形的变换与坐标第32课平移与旋转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知识,平行且相等,考点1平移的性质,例题与变式,考点2旋转的性质,过关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冲刺-数学-第14课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跟踪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