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精编教学设计全
- 《学习演讲词》优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教案 6 次下载
- 《最后一次讲演》优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教案 4 次下载
-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优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教案 4 次下载
-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优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教案 5 次下载
- 《撰写演讲稿》优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教案 3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预习提示,教学过程,知识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统编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作者首先对中国传统教育中倡导的格物致志精神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作者阐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过程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中国大多数学生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指出中国学生缺少实验精神。最后,作者结合中国教育历史与现状及个人经验,阐明真正的格物致和精神的涵义,指明它的重要性,并提出希望。同学们学习本文一定会从中受到很大的教育。
【教学目标】
1.交流说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分析本篇文章作为演讲词所采取的的方法和技巧。
3.细致交流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课文和作者)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思悟发现
(1)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3)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造成这个状况是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变?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古今传承,激趣导入
《礼记·大学》上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也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他所讲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在现代世界环境激变的今天,“格物致知”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炼出这篇演讲稿是围绕什么话题进行的。
明确: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二)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明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从探察物体中得到新知识。
三、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一)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二)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三)重点细读,讨论交流。题目示例,思考:
1.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
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造成这个状况是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变?
明确:造成这个状况是原因是大家受王阳明思想支配,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就必须培养实验的精神,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四、资料补充,深入理解
【知识链接】1——了解作者: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 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知识链接】2——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3* 马说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预习提示,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预习提示,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1*核舟记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预习提示,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