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作业与检测:第4章第1节第1课时原子结构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8018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作业与检测:第4章第1节第1课时原子结构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8018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作业与检测:第4章第1节第1课时原子结构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8018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0-学年新教材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作业与检测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共7页。
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 [练案18]
基 础 达 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家于2000年发现了核电荷数为116的元素(Lv)。下列有关质量数为293的Lv原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质子数为116B.中子数为177
C.电子数为116D.原子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多61
解析: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6,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93-116=177,故A、B、C项正确;原子中中子数比质子数多61,D项错误。
2.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小于8,该元素为( B )
A.锂 B.铍
C.氦 D.钙
3.下列数字为几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其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 D )
A.8B.19
C.16D.9
解析:核电荷数为8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6;核电荷数为19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8、1;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6;核电荷数为9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7。
4.下列粒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正确的是( D )
5.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B.相对原子质量为2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6.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微粒不能与结构示意图为的微粒形成1∶1型化合物的是( D )
A.B.
C.D.
解析:题干中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微粒是O,A、B、C、D项分别表示H、Na、Mg、Al,其中O可以和H、Na、Mg分别形成H2O2、Na2O2、MgO,这三种化合物均是1∶1型化合物。
7.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M层的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eq \f(1,2),则该元素的符号是( B )
A.LiB.Si
C.AlD.K
解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K层排满2个电子后再排L层,L层需排满8个电子后再排M层,M层的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eq \f(1,2),即M层电子数为4,则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是2+8+4=14,即原子序数为14,该元素是Si元素。
8.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和核电荷数为4的元素的原子相比较,下列数据前者是后者4倍的是( A )
①电子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 ③电子层数 ④次外层电子数
A.①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和核电荷数为4的元素的原子的电子数分别是16和4,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6和2,电子层数分别是3和2,次外层电子数分别为8和2,A项正确。
9.核电荷数小于18的两种元素X、Y,核电荷数:Y>X,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同,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1,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下列有关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X、Y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每个离子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B.X、Y形成的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C.X、Y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溶解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均具有碱性
D.X、Y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Y的化合价相同
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X为O,Y为Na,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为Na2O、Na2O2,A项正确;Na2O无强氧化性;B项错误;二者溶解于水均能生成NaOH,C项正确;Na2O、Na2O2中Na的化合价均为+1,D项正确。
10.下列有关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金属元素有3种
B.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第一电子层与第二电子层电子数之比为1∶2的元素有2种
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
解析:1~18号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金属元素有Li和Na,共2种,A项错误;1~18号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有He、Be和Mg,其中He是非金属元素,B项错误;1~18号元素中第一电子层与第二电子层电子数之比为1∶2的元素只有碳,C项错误;1~18号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有Ne、Ar,均为稀有气体元素,D项正确。
11.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B.原子失电子时先失去能量低的电子
C.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
D.N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
解析:离原子核近的电子能量低,离原子核远的电子能量高,则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A正确;原子最先失去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最高,所以原子失电子时先失去能量高的电子,B错误;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C正确;电子层的次外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所以N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写出1~18号元素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原子(或离子)的微粒符号,并画出其结构示意图。
(1)某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3倍:__O __。
(2)某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一半:__Li __。
(3)某元素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所形成的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的电子总数相同的离子:__S2- __。
(4)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__C __。
解析:(1)是O。(2)是Li。(3)是S2-。(4)是C。
能 力 提 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原子核外每个电子层上均含有2n2个电子的元素是( AD )
A.HeB.C
C.ArD.Ne
解析:n=1,该层电子数=2;n=2,该层电子数=8,即,则该元素为Ne。
2.下列关于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第二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8
B.次外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
C.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的电子层一定是第一电子层
D.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的电子层一定是第二电子层
解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第二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8,A正确;次外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B正确;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的电子层一定是第一电子层,即K层,C正确;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因此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的电子层不一定是第二电子层,D错误。
3.下列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的是( AC )
A.Br-B.O2-
C.K+D.Al3+
解析: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r-的结构示意图为,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相同,A项符合题意;O2-的结构示意图为,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B项不符合题意;K+的结构示意图为,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相同,C项符合题意;Al3+的结构示意图为,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项不符合题意。
4.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元素X与元素Y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 )
A.XYB.XY2
C.X2YD.XY3
解析: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即Na+,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即O原子,则X是Na,Y是O,Na与O可形成Na2O和Na2O2两种化合物,故C项正确。
5.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原子核决定。已知质量数为A的某阳离子Rn+,核外有X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 B )
A.A-XB.A-X-n
C.A-X+nD.A+X-n
解析:Rn+的质子数是X+n,因为质量数(A)=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A-X-n,则选B。
6.核电荷数小于或等于18的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余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种类有( B )
A.1种B.2种
C.3种D.4种
解析:在1~18号元素中,符合题目要求的电子排布依次为2、1和2、8、5,因此只有2种元素:Li和P,故选B。
7.有A、B两种元素,已知元素A的核电荷数为a,且A3-与Bn+的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元素B的质子数为( B )
A.a-n-3B.a+n+3
C.a+n-3D.a-n+3
解析: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3-的核外电子数为a+3,Bn+的核外电子数为x-n(设B的核电荷数为x),则有a+3=x-n,x=a+n+3,故选B。
8.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下列关于L层与M层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CD )
A.L层离核比M层离核近
B.电子在M层上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高于L层
C.当L层上的电子数为奇数时,M层上可能有电子
D.当L层上的电子数为偶数时,M层上一定有电子
解析:M层离核的距离大于L层离核的距离(L层离原子核比M层近);M层上电子的能量高(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高);L层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当L层上电子数为奇数时,说明L层上电子未排满,M层上不可能有电子;如氖原子的L层上有8个电子而其M层上无电子。
9.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若该粒子为离子,则它所带的电荷数可能为( C )
①8-n ②n-8 ③10-n ④n-10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该粒子核外电子数为10,若n>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为阳离子,该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10;若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随堂练习题,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课时训练,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