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水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
B. 常温常压下,22 g CO2含有的CO2分子数为0.5NA
C. 标准状况下,32 g O2和CO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 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得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答案】B
【解析】A、标准状况水不是气体,22.4 L水不是1mol,故A错误;B、22 g CO2物质的量==0.5mol,含有的CO2分子数为0.5NA,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32gCO2和O3的混合气体,若全是二氧化碳含有氧原子物质的量=×2=1.45mol;若全是O3含有的氧原子物质的量=×3=2mol,所以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在1.45NA~2NA 之间,故C错误;D、40g NaOH物质的量为1mol,溶解在1 L水中,溶液体积不是1L,得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故D错误;故选B。
2.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它与水反应有气体生成。下列关于氢化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 电子式
C. 与水反应时,是还原剂
D. 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所以氢化铵是离子化合物,A.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正确;B.对比氯化铵的结构,氢化铵应该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负一价H应该要标出2个电子并加上中括号,B选项错误;C.氢化铵(NH4H)与水反应有气体生成,生成的气体是氢气,氢化铵中的H-被氧化为0价的氢气,作还原剂,C正确;D.氢化铵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水合氨,水少量的时候,可放出氨气,D选项正确,答案选B。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钠与水反应:Na + H2O = Na+ + OH-+ H2↑
B.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 + OH一= H2O
C. 碳酸钙溶于盐酸:CO32- + 2H+ = CO2↑ + H2O
D. 小苏打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 + OH- = CO32-+H2O
【答案】D
【解析】A、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2 Na+ + 2OH-+ H2↑,故A错误;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2H++SO42-+Ba2+ +2 OH一= 2H2O+BaSO4↓,故B错误;C、碳酸钙难溶,写化学式,碳酸钙溶于盐酸:CaCO3+ 2H+ = CO2↑ + H2O+Ca2+,故C错误;D、小苏打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碳酸是弱酸,HCO3-不能拆开:HCO3- + OH- = CO32-+H2O,故D正确;故选D。
4.实验室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FeSO4溶液,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盛 FeSO4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FeSO4溶液润洗2-3次
B. 选碱式滴定管盛放标准KMnO4溶液,并用碘化钾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C.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浅紫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D.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会导致滴定结果偏低
【答案】D
【解析】A. 盛 FeSO4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不能用FeSO4溶液润洗,A错误;B. 选酸式滴定管盛放标准KMnO4溶液,B错误;C.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此时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C错误;D. 滴定前仰视读数,读数偏大。滴定后俯视读数,读数偏小,因此会导致滴定结果偏低,D正确,答案选D。
5.对于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B. 每生成1mol的NaClO3转移6mol的电子
C.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还原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该反应中,Cl2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生成NaClO3,Cl2是还原剂,NaClO3是氧化产物;Cl2中的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生成NaCl,Cl2是氧化剂,NaCl是还原产物;因此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错误,C正确;B.生成. 1mol的NaClO3转移5mol的电子,B错误;D. 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还原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D错误。故答案C。
6.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Fe(OH)3中含有少量Al(OH)3可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再过滤洗涤烘干
B. 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HCO3杂质可用加热的方法提纯
C. Fe(NO3)3溶液中混有少量Fe(NO3)2的杂质可通入过量的氯气将其除去
D. 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即可
【答案】C
【解析】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可以溶于NaOH溶液中,Fe(OH)3不溶,然后过滤烘干即可,A正确。B、NaHCO3比Na2CO3不稳定,加热可以分解生成Na2CO3从而除去NaHCO3杂质,B正确。C、氯气可以将Fe2+氧化为Fe3+,同时Cl2被还原为Cl-,带入新的杂质,正确的应该是加入适量的硝酸,C错误。D、铝粉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从而除去铝粉,然后过滤洗涤烘干即可得到铁粉,D正确。正确答案为C
7.甲、乙、丙是三种不含相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它们所含的离子如表所示:
阳离子
NH4+、Na+、Mg2+
阴离子
OH-、NO3-、SO42-
取等质量的三种化合物分别配制相同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c(甲)>c(乙)>c(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中一定含有Na+ B. 乙中一定含有NH4+
C. 丙中一定含有Mg2+ D. 丙中一定含有SO42-
【答案】D
【解析】甲、乙、丙是三种不含相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应为OH-不与NH4+、Mg2+共存,因此三种电解质中必有NaOH,其摩尔质量为40g·mol-1,NH4+与NO3-结合成NH4NO3,其摩尔质量为80g·mol-1,MgSO4的摩尔质量为120g·mol-1,因为取等质量的三种化合物,配制相同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c(甲)>c(乙)>c(丙),因此摩尔质量越小,浓度越大,即甲为NaOH,乙为NH4NO3,丙为MgSO4;如果NH4+与SO42-组合,(NH4)2SO4摩尔质量为132g·mol-1,Mg(NO3)2摩尔质量为148g·mol-1,因此推出甲为NaOH,乙为(NH4)2SO4,丙为Mg(NO3)2,则推出选项D符合题意。
8.下列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l(OH)3 具有两性,所以不能用于中和胃酸
B. FeCl3 既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也能通过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制得
C. Na 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 Na2CO3 粉末
D. 等质量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CO2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
【答案】C
【解析】A、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可以中和胃酸,A项错误;B、FeCl3可以通过Fe和Cl2化合而成,但Fe与酸反应置换反应只能生成Fe2+,B项错误;C、Na在空气中先被氧化生成Na2O,再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NaOH,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Na2CO3·10H2O晶体,再风化最终产生Na2CO3粉末,C项正确;D、等质量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NaHCO3产生的CO2多,D项错误;答案选C。
9. 乙醇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 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
C. 在浓硫酸催化共热下与乙酸反应时断裂②
D.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在浓硫酸催化共热下与乙酸反应时,发生的是取代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断裂①,C错误。
10.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
B. 1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数目为NA
C. 过氧化钠与木炭、铝粉反应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
D.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中的O元素的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因此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错误;B.1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数目为1NA,正确;C.过氧化钠有强的氧化性,可以与木炭、铝粉,此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正确;D.过氧化钠有氧化性,与还原性物质二氧化硫反应可生成硫酸钠,正确。
11.在Fe2(SO4)3溶液中,加入a 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残余固体是铜和铁
B. 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u2+
C. 将残余固体加入到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D. 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Fe3+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在Fe2(SO4)3溶液中,加入a 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a>c,这说明溶液中的铜离子没有完全被置换出来,所以bg铁是不足的,则cg固体中只有铜,A错误;B、根据A中分析可知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u2+,B正确;C、将残余固体加入到稀H2SO4中,不会有气泡产生,因为铜与稀硫酸不反应,C错误;D、固体是铜,则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不可能含有Fe3+,D错误,答案选B。
12.能证明硅酸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
A. 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B. 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C. 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
D. HCl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
【答案】C
【解析】A、氧化物的水溶性不能决定其水化物的酸性强弱,A错误;B、特殊条件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不能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酸性,是利用了难挥发性物质制备易挥发性物质,B错误;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和可溶性硅酸盐反应析出硅酸沉淀,说明碳酸能制取硅酸,所以能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酸性,C正确;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根据强酸制弱酸,只能说明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又盐酸易挥发,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可能为盐酸与硅酸盐的反应,则无法确定碳酸与硅酸的酸性的强弱,D错误;答案选C。
13.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该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9.2 mol·L —1
B. 该硫酸 50 mL 与足量的铜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 SO2 10.3 L
C. 配制 200 mL 4.6 mol·L —1 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 50 mL
D. 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 49%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由c=1000ρw/M,c=1000×1.84×98%/98=18.4mol/L,故A错误;B、根据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及Cu与稀硫酸可知,随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生成二氧化硫的体积小于0.05L×18.4mol/L×0.5×22.4L/mol=10.3L,故B错误;C、根据配制溶液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需取该硫酸的体积为0.2L×4.6mol/L÷18.4mol/L=0.05L=50mL,故C正确;D、水的密度比硫酸的密度小,等体积混合时,硫酸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所以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49%,故D错误。
14.下列是对某溶液进行离子检测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B. 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O
C. 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
D. 先加入适量的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l-
【答案】C
【解析】A.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可知一定含钠元素,则可能为NaOH溶液或钠盐溶液,故A错误;B、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阴离子有碳酸根离子、银离子,所以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碳酸根离子或银离子等,故B错误;C.铵盐遇到强碱加热会产生碱性气体氨气,检验方法: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4+,故C正确;D、加入稀盐酸酸化,引入Cl-,干扰其检验,应加硝酸酸化,故D错误;故选C。
15.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图1可用于吸收多余的NO
B. 图2可用于检验Cl2的漂白性
C. 图3可用于比较Fe与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 图4可用于测定CO2的生成速率
【答案】C
【解析】A、NO不溶于水,且也不与水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水吸收多余的NO,故A错误;B、漂白性一般是漂白的是有机色素,高锰酸钾属于无机物,故B错误;C、如果铁片表面产生红色物质,说明铁把铜置换出来,利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从而推出Fe比Cu活泼,如果产生红色物质,则说明Cu比Fe活泼,故C正确;D、不能用长颈漏斗,而是利用分液漏斗,故D错误。
16.我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已知二羟甲戊酸【CH2OHC(CH3)(OH)CH2CH2COOH】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8H18O4
B. 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 在铜催化下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
D. 标准状况下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22.4L H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二羟甲戊酸结构中含一个-COOH,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产物中有一个酯基,其分子式为C8H16O4,故A错误;B、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含-CH2OH在铜催化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的产物为含醛基,故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正确。D、1mol可生成1.5mol氢气,但状况未知,不能计算其体积,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C。
17.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B.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反应
C. 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多的反应
D. 燃烧反应和中和反应
【答案】D
【解析】A项,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B项,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为吸热反应;C项,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多的反应为吸热反应;D项,可燃物的燃烧以及酸碱中和反应都属于放热反应。
18.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该电池反应为:Mg+ClO﹣+H2O═Mg(OH)2+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C溶液中的溶质是MgCl2
B. 电池工作时,正极a附近的pH将不断增大
C. 负极反应式:ClO﹣﹣2e﹣+H2O═Cl﹣+2 OH﹣
D. 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1mol Cl﹣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电池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所以C溶液中的溶质不含镁离子,A错误;B.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lO-+H2O+2e-=Cl-+2OH-,所以a附近的pH将不断增大,B正确;C.根据电池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可知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g-2e-+2OH-=Mg(OH)2,C错误;D.由可知b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ClO-+H2O+2e-=Cl-+2OH-,所以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05mol Cl,D错误;答案选B。
19. 下列所示的图像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
A. 向pH=13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 将60℃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 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向氢氧化钠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减小,但不能低于7,错误,不选A;B、碳酸氢钠和盐酸刚开始加入盐酸,产生气体,所以气体的质量逐渐增加,错误,不选B;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蒸发水分,溶液先到饱和溶液,然后有晶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不选C;D、镁和锌都和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因为镁的金属性强,所以反应快,由于金属过量,产生的气体的量由硫酸的量决定,所以产生等量的气体,正确,选D。
20.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 若图甲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C. 用图乙所示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
D. 为检查图乙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实验现象有关,反应越剧烈,产生气体的速率越快,产生气泡越快,A正确;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这里是加快速率,若图1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不一定说明氯化铁比硫酸铜催化效果好,因二者所含的阴离子不同,要证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还要使选择的试剂中阴离子种类相同,B错误;
C.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表示,该装置可通过注射器活塞的位置变化看生成气体的体积,C正确;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般是利用气压的原理,在图2装置中,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的活塞拉出一定距离,过一段时间后再松开活塞,如活塞回到原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漏气,D正确。
答案选B。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
21. 一种白色晶体A极易溶于水,将A配成溶液进行如下框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现象及转化关系如下列框图所示。A为含硫氮正盐其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气体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气体F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D:__________;F: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__________;
②D和新制氯水:__________。
(3)通过本题的解答,在检验SO42-时,应使用__________
A.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B.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答案】(1). SO2 (2). NH3 (3). 2MnO4-+6H++5SO32-=5SO42-+2Mn2++5H2O (4). SO2+Cl2+2H2O=SO42-+4H++2Cl- (5). 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条件: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二氧化硫,所以D是二氧化硫,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氨气,即F是氨气,A是一种白色晶体,和其他物质反应既能生成氨气又能生成二氧化硫,所以A是(NH4)2SO3,容易被氧化剂氧化为硫酸铵,所以B是硫酸铵,得出E是氯化铵,白色沉淀C是硫酸钡,
(1)根据上述分析,D是二氧化硫,F是氨气,故答案为:SO2;NH3;
(2)①A是(NH4)2SO3,A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6H++5SO32-=5SO42-+2Mn2++5H2O;
②氯气能将二氧化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SO2+Cl2+2H2O=SO42-+4H++2Cl-;
(3)通过本题的解答可知,若溶液中存在亚硫酸根离子,加入硝酸后能够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因此在检验SO42-时,应使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故选A。
22.甲是一种盐,由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元素组成。甲溶于水后可电离出三种离子,其中含有由A、B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的少1,D、E处于同主族。用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甲的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
③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③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④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最的NaOH溶液并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2)经测定甲晶体的摩尔质量为453 g•mol-1,其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甲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实验③中根据图象得V(oa):V(ab):V(bc)= _______。
(4)实验④中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答案】(1). Al (2). 第三周期第VIA族 (3). NH4Al(SO4)2·12H2O (4). 3:1:1 (5). NH4++Al3++5OH-NH3↑+AlO2-+3H2O
【解析】甲由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一种盐,②中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甲中含有SO42-。④中甲与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该气体为NH3,则甲溶液中含有NH4+。③中取少量甲溶液,逐滴滴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开始增大到最大量,而后沉淀量不变,最后阶段沉淀减小至完全消失,则甲溶液肯定含有Al3+。甲溶于水电离出三种离子为SO42-、Al3+、NH4+,A、B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为NH4+,D、E同主族,二者应形成SO42-,且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的少l,则A为N元素、E为O元素、D为S元素、B为H元素、C为Al,则
(1)C是铝,C的元素符号是Al;D是S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ⅥA族;(2)经测定晶体甲的摩尔质量为453g/mol,且1mol甲晶体中含有12mol结晶水,所以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相对分子质量为:453-216=237,阳离子和阴离子物质的量之比1:1,根据电中性原理,其化学式为:NH4Al(SO4)2·12H2O;(3)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先发生反应:Al3++3OH-=Al(OH)3↓,而后发生反应:NH4++OH-=NH3•H2O,最后阶段氢氧化铝溶解,发生反应:OH-+Al(OH)3=AlO2-+2H2O,假设NH4Al(SO4)2·12H2O为1mol,则各阶段消耗NaOH分别为3mol、1mol、1mol,所以V(Oa):V(ab):V(bc)=3mol:1mol:1mol=3:1:1;(4)甲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铵根离子、铝离子均可以和过量的氢氧化钠之间反应,NH4+、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Al3++5OH-NH3↑+AlO2-+3H2O。
23.二氯化二硫(S2C12)是工业上常用的硫化剂。常温下是一种液体,沸点137℃,易与水反应。实验室可通过硫与少量氯气在110〜140℃反应制得S2Cl2粗品,氯气过量则会生成SCl2。
(1)选取以下装置制取少量S2Cl2:
①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②装置连接顺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D。
③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⑤D中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填标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无水氯化钙
⑥为了提高S2Cl2的纯度,关键的是控制好温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2Cl2遇水会生成SO2、HCl两种气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测定该混合物的SO2的体积分数。
①W溶液可以是下列溶液中__________(填标号);
a.H2O2溶液 b.KMnO4溶液(硫酸酸化) c.氯水
②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含V、m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 冷凝管 (2). FCB (3). MnO2+4H++2Cl- Mn2++2H2O+Cl2↑ (4). 吸收HCl气体 (5). a (6). 通入氯气的量(或浓盐酸滴下速率) (7). ac (8). ×100%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①仪器m为冷凝管;②装置A为制取氯气装置,产生的氯气中混有HCl和水蒸气,先除去HCl,因此A连接F,S2Cl2易于水反应,因此需要除去中氯气中的水蒸气,F连接C,从C中出来的气体为纯净的氯气,直接通入到反应装置中,即C连接B,S2Cl2为液体,沸点为137℃,因此B连接E装置,氯气有毒,必须有尾气处理装置,即E连接D装置;③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④装置F的作用是除去HCl;⑤装置D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因此装置D中的试剂为a;⑥氯气过量则会生成SCl2,因此需要控制氯气的量;(2)①根据流程的目的,需要把SO2转化成SO42-,然后加入Ba2+,产生BaSO4沉淀,测BaSO4的质量,因此W溶液具有的性质为氧化性,由于高锰酸钾与HCl反应得到有毒物质氯气,因此W溶液为ac;②固体为BaSO4,根据硫元素守恒,即n(SO2)=n(BaSO4)=m/233mol,因此SO2的体积分数为:×100%。
24.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显著放热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在除了用手触摸试管壁感觉发热外,还设计了下列几个可行性方案。
甲方案:将温度计与盛放有生石灰的小试管用橡皮筋捆绑在一起,放入有水的小烧杯中,用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入水,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反应放热。(下列装置中支撑及捆绑等仪器已略去)
乙方案:将盛放有生石灰的小试管插入带支管的试管中,支管接①或②,用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入水,看到的现象是(接①) ,(接②) ,说明反应放热。
丙方案:用胶头滴管向盛放有生石灰且带支管的试管中滴加水,支管接的导管中盛适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反应放热,其原因是 。
【答案】方案甲:温度计温度上升(1分)
方案乙:①导管口有气泡产生(2分) ②左边水柱下降,右边水柱上升(2分)
方案丙: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色 (2分);水和生石灰反应放出热量,使水蒸发(2分)
【解析】试题分析:方案甲: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入水,氧化钙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看到小试管中固体变成乳状,同时有大量水蒸气产生,温度计温度上升,说明反应放热;方案乙:①氧化钙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导致带支管的试管中气压增大,所以会看到乙中接①的烧杯中有气泡产生,接②的细导管左边水柱下降,右边水柱上升,就证明反应放热;丙方案: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了热量,使水蒸发,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了蓝色硫酸铜晶体,证明了该反应放热。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水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
B. 常温常压下,22 g CO2含有的CO2分子数为0.5NA
C. 标准状况下,32 g O2和CO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 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得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答案】B
【解析】A、标准状况水不是气体,22.4 L水不是1mol,故A错误;B、22 g CO2物质的量==0.5mol,含有的CO2分子数为0.5NA,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32gCO2和O3的混合气体,若全是二氧化碳含有氧原子物质的量=×2=1.45mol;若全是O3含有的氧原子物质的量=×3=2mol,所以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在1.45NA~2NA 之间,故C错误;D、40g NaOH物质的量为1mol,溶解在1 L水中,溶液体积不是1L,得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故D错误;故选B。
2.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它与水反应有气体生成。下列关于氢化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 电子式
C. 与水反应时,是还原剂
D. 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所以氢化铵是离子化合物,A.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正确;B.对比氯化铵的结构,氢化铵应该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负一价H应该要标出2个电子并加上中括号,B选项错误;C.氢化铵(NH4H)与水反应有气体生成,生成的气体是氢气,氢化铵中的H-被氧化为0价的氢气,作还原剂,C正确;D.氢化铵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水合氨,水少量的时候,可放出氨气,D选项正确,答案选B。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钠与水反应:Na + H2O = Na+ + OH-+ H2↑
B.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 + OH一= H2O
C. 碳酸钙溶于盐酸:CO32- + 2H+ = CO2↑ + H2O
D. 小苏打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 + OH- = CO32-+H2O
【答案】D
【解析】A、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2 Na+ + 2OH-+ H2↑,故A错误;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2H++SO42-+Ba2+ +2 OH一= 2H2O+BaSO4↓,故B错误;C、碳酸钙难溶,写化学式,碳酸钙溶于盐酸:CaCO3+ 2H+ = CO2↑ + H2O+Ca2+,故C错误;D、小苏打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碳酸是弱酸,HCO3-不能拆开:HCO3- + OH- = CO32-+H2O,故D正确;故选D。
4.实验室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FeSO4溶液,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盛 FeSO4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FeSO4溶液润洗2-3次
B. 选碱式滴定管盛放标准KMnO4溶液,并用碘化钾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C.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浅紫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D.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会导致滴定结果偏低
【答案】D
【解析】A. 盛 FeSO4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不能用FeSO4溶液润洗,A错误;B. 选酸式滴定管盛放标准KMnO4溶液,B错误;C.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此时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C错误;D. 滴定前仰视读数,读数偏大。滴定后俯视读数,读数偏小,因此会导致滴定结果偏低,D正确,答案选D。
5.对于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B. 每生成1mol的NaClO3转移6mol的电子
C.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还原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该反应中,Cl2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生成NaClO3,Cl2是还原剂,NaClO3是氧化产物;Cl2中的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生成NaCl,Cl2是氧化剂,NaCl是还原产物;因此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错误,C正确;B.生成. 1mol的NaClO3转移5mol的电子,B错误;D. 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还原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D错误。故答案C。
6.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Fe(OH)3中含有少量Al(OH)3可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再过滤洗涤烘干
B. 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HCO3杂质可用加热的方法提纯
C. Fe(NO3)3溶液中混有少量Fe(NO3)2的杂质可通入过量的氯气将其除去
D. 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即可
【答案】C
【解析】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可以溶于NaOH溶液中,Fe(OH)3不溶,然后过滤烘干即可,A正确。B、NaHCO3比Na2CO3不稳定,加热可以分解生成Na2CO3从而除去NaHCO3杂质,B正确。C、氯气可以将Fe2+氧化为Fe3+,同时Cl2被还原为Cl-,带入新的杂质,正确的应该是加入适量的硝酸,C错误。D、铝粉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从而除去铝粉,然后过滤洗涤烘干即可得到铁粉,D正确。正确答案为C
7.甲、乙、丙是三种不含相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它们所含的离子如表所示:
阳离子
NH4+、Na+、Mg2+
阴离子
OH-、NO3-、SO42-
取等质量的三种化合物分别配制相同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c(甲)>c(乙)>c(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中一定含有Na+ B. 乙中一定含有NH4+
C. 丙中一定含有Mg2+ D. 丙中一定含有SO42-
【答案】D
【解析】甲、乙、丙是三种不含相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应为OH-不与NH4+、Mg2+共存,因此三种电解质中必有NaOH,其摩尔质量为40g·mol-1,NH4+与NO3-结合成NH4NO3,其摩尔质量为80g·mol-1,MgSO4的摩尔质量为120g·mol-1,因为取等质量的三种化合物,配制相同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c(甲)>c(乙)>c(丙),因此摩尔质量越小,浓度越大,即甲为NaOH,乙为NH4NO3,丙为MgSO4;如果NH4+与SO42-组合,(NH4)2SO4摩尔质量为132g·mol-1,Mg(NO3)2摩尔质量为148g·mol-1,因此推出甲为NaOH,乙为(NH4)2SO4,丙为Mg(NO3)2,则推出选项D符合题意。
8.下列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l(OH)3 具有两性,所以不能用于中和胃酸
B. FeCl3 既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也能通过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制得
C. Na 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 Na2CO3 粉末
D. 等质量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CO2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
【答案】C
【解析】A、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可以中和胃酸,A项错误;B、FeCl3可以通过Fe和Cl2化合而成,但Fe与酸反应置换反应只能生成Fe2+,B项错误;C、Na在空气中先被氧化生成Na2O,再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NaOH,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Na2CO3·10H2O晶体,再风化最终产生Na2CO3粉末,C项正确;D、等质量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NaHCO3产生的CO2多,D项错误;答案选C。
9. 乙醇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 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
C. 在浓硫酸催化共热下与乙酸反应时断裂②
D.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在浓硫酸催化共热下与乙酸反应时,发生的是取代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断裂①,C错误。
10.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
B. 1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数目为NA
C. 过氧化钠与木炭、铝粉反应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
D.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中的O元素的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因此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错误;B.1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数目为1NA,正确;C.过氧化钠有强的氧化性,可以与木炭、铝粉,此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正确;D.过氧化钠有氧化性,与还原性物质二氧化硫反应可生成硫酸钠,正确。
11.在Fe2(SO4)3溶液中,加入a 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残余固体是铜和铁
B. 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u2+
C. 将残余固体加入到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D. 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Fe3+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在Fe2(SO4)3溶液中,加入a 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a>c,这说明溶液中的铜离子没有完全被置换出来,所以bg铁是不足的,则cg固体中只有铜,A错误;B、根据A中分析可知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u2+,B正确;C、将残余固体加入到稀H2SO4中,不会有气泡产生,因为铜与稀硫酸不反应,C错误;D、固体是铜,则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不可能含有Fe3+,D错误,答案选B。
12.能证明硅酸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
A. 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B. 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C. 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
D. HCl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
【答案】C
【解析】A、氧化物的水溶性不能决定其水化物的酸性强弱,A错误;B、特殊条件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不能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酸性,是利用了难挥发性物质制备易挥发性物质,B错误;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和可溶性硅酸盐反应析出硅酸沉淀,说明碳酸能制取硅酸,所以能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酸性,C正确;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根据强酸制弱酸,只能说明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又盐酸易挥发,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可能为盐酸与硅酸盐的反应,则无法确定碳酸与硅酸的酸性的强弱,D错误;答案选C。
13.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该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9.2 mol·L —1
B. 该硫酸 50 mL 与足量的铜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 SO2 10.3 L
C. 配制 200 mL 4.6 mol·L —1 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 50 mL
D. 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 49%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由c=1000ρw/M,c=1000×1.84×98%/98=18.4mol/L,故A错误;B、根据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及Cu与稀硫酸可知,随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生成二氧化硫的体积小于0.05L×18.4mol/L×0.5×22.4L/mol=10.3L,故B错误;C、根据配制溶液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需取该硫酸的体积为0.2L×4.6mol/L÷18.4mol/L=0.05L=50mL,故C正确;D、水的密度比硫酸的密度小,等体积混合时,硫酸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所以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49%,故D错误。
14.下列是对某溶液进行离子检测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B. 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O
C. 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
D. 先加入适量的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l-
【答案】C
【解析】A.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可知一定含钠元素,则可能为NaOH溶液或钠盐溶液,故A错误;B、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阴离子有碳酸根离子、银离子,所以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碳酸根离子或银离子等,故B错误;C.铵盐遇到强碱加热会产生碱性气体氨气,检验方法: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4+,故C正确;D、加入稀盐酸酸化,引入Cl-,干扰其检验,应加硝酸酸化,故D错误;故选C。
15.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图1可用于吸收多余的NO
B. 图2可用于检验Cl2的漂白性
C. 图3可用于比较Fe与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 图4可用于测定CO2的生成速率
【答案】C
【解析】A、NO不溶于水,且也不与水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水吸收多余的NO,故A错误;B、漂白性一般是漂白的是有机色素,高锰酸钾属于无机物,故B错误;C、如果铁片表面产生红色物质,说明铁把铜置换出来,利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从而推出Fe比Cu活泼,如果产生红色物质,则说明Cu比Fe活泼,故C正确;D、不能用长颈漏斗,而是利用分液漏斗,故D错误。
16.我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已知二羟甲戊酸【CH2OHC(CH3)(OH)CH2CH2COOH】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8H18O4
B. 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 在铜催化下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
D. 标准状况下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22.4L H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二羟甲戊酸结构中含一个-COOH,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产物中有一个酯基,其分子式为C8H16O4,故A错误;B、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含-CH2OH在铜催化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的产物为含醛基,故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正确。D、1mol可生成1.5mol氢气,但状况未知,不能计算其体积,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C。
17.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B.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反应
C. 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多的反应
D. 燃烧反应和中和反应
【答案】D
【解析】A项,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B项,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为吸热反应;C项,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多的反应为吸热反应;D项,可燃物的燃烧以及酸碱中和反应都属于放热反应。
18.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该电池反应为:Mg+ClO﹣+H2O═Mg(OH)2+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C溶液中的溶质是MgCl2
B. 电池工作时,正极a附近的pH将不断增大
C. 负极反应式:ClO﹣﹣2e﹣+H2O═Cl﹣+2 OH﹣
D. 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1mol Cl﹣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电池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所以C溶液中的溶质不含镁离子,A错误;B.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lO-+H2O+2e-=Cl-+2OH-,所以a附近的pH将不断增大,B正确;C.根据电池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可知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g-2e-+2OH-=Mg(OH)2,C错误;D.由可知b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ClO-+H2O+2e-=Cl-+2OH-,所以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05mol Cl,D错误;答案选B。
19. 下列所示的图像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
A. 向pH=13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 将60℃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 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向氢氧化钠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减小,但不能低于7,错误,不选A;B、碳酸氢钠和盐酸刚开始加入盐酸,产生气体,所以气体的质量逐渐增加,错误,不选B;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蒸发水分,溶液先到饱和溶液,然后有晶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不选C;D、镁和锌都和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因为镁的金属性强,所以反应快,由于金属过量,产生的气体的量由硫酸的量决定,所以产生等量的气体,正确,选D。
20.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 若图甲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C. 用图乙所示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
D. 为检查图乙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实验现象有关,反应越剧烈,产生气体的速率越快,产生气泡越快,A正确;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这里是加快速率,若图1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不一定说明氯化铁比硫酸铜催化效果好,因二者所含的阴离子不同,要证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还要使选择的试剂中阴离子种类相同,B错误;
C.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表示,该装置可通过注射器活塞的位置变化看生成气体的体积,C正确;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般是利用气压的原理,在图2装置中,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的活塞拉出一定距离,过一段时间后再松开活塞,如活塞回到原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漏气,D正确。
答案选B。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
21. 一种白色晶体A极易溶于水,将A配成溶液进行如下框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现象及转化关系如下列框图所示。A为含硫氮正盐其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气体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气体F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D:__________;F: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__________;
②D和新制氯水:__________。
(3)通过本题的解答,在检验SO42-时,应使用__________
A.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B.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答案】(1). SO2 (2). NH3 (3). 2MnO4-+6H++5SO32-=5SO42-+2Mn2++5H2O (4). SO2+Cl2+2H2O=SO42-+4H++2Cl- (5). 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条件: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二氧化硫,所以D是二氧化硫,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氨气,即F是氨气,A是一种白色晶体,和其他物质反应既能生成氨气又能生成二氧化硫,所以A是(NH4)2SO3,容易被氧化剂氧化为硫酸铵,所以B是硫酸铵,得出E是氯化铵,白色沉淀C是硫酸钡,
(1)根据上述分析,D是二氧化硫,F是氨气,故答案为:SO2;NH3;
(2)①A是(NH4)2SO3,A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6H++5SO32-=5SO42-+2Mn2++5H2O;
②氯气能将二氧化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SO2+Cl2+2H2O=SO42-+4H++2Cl-;
(3)通过本题的解答可知,若溶液中存在亚硫酸根离子,加入硝酸后能够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因此在检验SO42-时,应使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故选A。
22.甲是一种盐,由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元素组成。甲溶于水后可电离出三种离子,其中含有由A、B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的少1,D、E处于同主族。用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甲的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
③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③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④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最的NaOH溶液并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2)经测定甲晶体的摩尔质量为453 g•mol-1,其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甲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实验③中根据图象得V(oa):V(ab):V(bc)= _______。
(4)实验④中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答案】(1). Al (2). 第三周期第VIA族 (3). NH4Al(SO4)2·12H2O (4). 3:1:1 (5). NH4++Al3++5OH-NH3↑+AlO2-+3H2O
【解析】甲由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一种盐,②中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甲中含有SO42-。④中甲与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该气体为NH3,则甲溶液中含有NH4+。③中取少量甲溶液,逐滴滴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开始增大到最大量,而后沉淀量不变,最后阶段沉淀减小至完全消失,则甲溶液肯定含有Al3+。甲溶于水电离出三种离子为SO42-、Al3+、NH4+,A、B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为NH4+,D、E同主族,二者应形成SO42-,且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的少l,则A为N元素、E为O元素、D为S元素、B为H元素、C为Al,则
(1)C是铝,C的元素符号是Al;D是S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ⅥA族;(2)经测定晶体甲的摩尔质量为453g/mol,且1mol甲晶体中含有12mol结晶水,所以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相对分子质量为:453-216=237,阳离子和阴离子物质的量之比1:1,根据电中性原理,其化学式为:NH4Al(SO4)2·12H2O;(3)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先发生反应:Al3++3OH-=Al(OH)3↓,而后发生反应:NH4++OH-=NH3•H2O,最后阶段氢氧化铝溶解,发生反应:OH-+Al(OH)3=AlO2-+2H2O,假设NH4Al(SO4)2·12H2O为1mol,则各阶段消耗NaOH分别为3mol、1mol、1mol,所以V(Oa):V(ab):V(bc)=3mol:1mol:1mol=3:1:1;(4)甲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铵根离子、铝离子均可以和过量的氢氧化钠之间反应,NH4+、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Al3++5OH-NH3↑+AlO2-+3H2O。
23.二氯化二硫(S2C12)是工业上常用的硫化剂。常温下是一种液体,沸点137℃,易与水反应。实验室可通过硫与少量氯气在110〜140℃反应制得S2Cl2粗品,氯气过量则会生成SCl2。
(1)选取以下装置制取少量S2Cl2:
①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②装置连接顺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D。
③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⑤D中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填标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无水氯化钙
⑥为了提高S2Cl2的纯度,关键的是控制好温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2Cl2遇水会生成SO2、HCl两种气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测定该混合物的SO2的体积分数。
①W溶液可以是下列溶液中__________(填标号);
a.H2O2溶液 b.KMnO4溶液(硫酸酸化) c.氯水
②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含V、m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 冷凝管 (2). FCB (3). MnO2+4H++2Cl- Mn2++2H2O+Cl2↑ (4). 吸收HCl气体 (5). a (6). 通入氯气的量(或浓盐酸滴下速率) (7). ac (8). ×100%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①仪器m为冷凝管;②装置A为制取氯气装置,产生的氯气中混有HCl和水蒸气,先除去HCl,因此A连接F,S2Cl2易于水反应,因此需要除去中氯气中的水蒸气,F连接C,从C中出来的气体为纯净的氯气,直接通入到反应装置中,即C连接B,S2Cl2为液体,沸点为137℃,因此B连接E装置,氯气有毒,必须有尾气处理装置,即E连接D装置;③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④装置F的作用是除去HCl;⑤装置D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因此装置D中的试剂为a;⑥氯气过量则会生成SCl2,因此需要控制氯气的量;(2)①根据流程的目的,需要把SO2转化成SO42-,然后加入Ba2+,产生BaSO4沉淀,测BaSO4的质量,因此W溶液具有的性质为氧化性,由于高锰酸钾与HCl反应得到有毒物质氯气,因此W溶液为ac;②固体为BaSO4,根据硫元素守恒,即n(SO2)=n(BaSO4)=m/233mol,因此SO2的体积分数为:×100%。
24.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显著放热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在除了用手触摸试管壁感觉发热外,还设计了下列几个可行性方案。
甲方案:将温度计与盛放有生石灰的小试管用橡皮筋捆绑在一起,放入有水的小烧杯中,用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入水,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反应放热。(下列装置中支撑及捆绑等仪器已略去)
乙方案:将盛放有生石灰的小试管插入带支管的试管中,支管接①或②,用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入水,看到的现象是(接①) ,(接②) ,说明反应放热。
丙方案:用胶头滴管向盛放有生石灰且带支管的试管中滴加水,支管接的导管中盛适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反应放热,其原因是 。
【答案】方案甲:温度计温度上升(1分)
方案乙:①导管口有气泡产生(2分) ②左边水柱下降,右边水柱上升(2分)
方案丙: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色 (2分);水和生石灰反应放出热量,使水蒸发(2分)
【解析】试题分析:方案甲: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入水,氧化钙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看到小试管中固体变成乳状,同时有大量水蒸气产生,温度计温度上升,说明反应放热;方案乙:①氧化钙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导致带支管的试管中气压增大,所以会看到乙中接①的烧杯中有气泡产生,接②的细导管左边水柱下降,右边水柱上升,就证明反应放热;丙方案: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了热量,使水蒸发,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了蓝色硫酸铜晶体,证明了该反应放热。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