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5章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5章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5章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2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5章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共12页。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2.理解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重难点) 3.能够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分析评价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合理性。(重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地域分异(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陆地自然带的分布。2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2)形成基础:热量。(3)分异规律: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4)分布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因素:海陆分布(2)形成基础:水分(3)分异规律方向沿海内陆景观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4)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海拔的变化。2形成基础:水热状况差异。3分布规律(1)纬度相同的山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数量越多。(2)越往高纬的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数量越少(3)山麓基带与山地所在地理位置的水平自然带一致。(4)垂直方向自然带分布与山地所在纬度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分布相似。[特别提醒] 森林自然带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草原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降水量较少(250450毫米/)且集中于夏季。荒漠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降水量稀少(小于250毫米/)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很大。(1)我国南稻北麦的差异主要体现了降水的纬度差异。 (  )(2)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西景观的差异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3)所有山地都存在垂直地域分异。  (  )(4)赤道地区的山地垂直带谱最复杂。  (  )(5)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     B.雨林C落叶阔叶林     D.常绿硬叶林提示(1)× 南稻北麦是由于南北方热量差异的结果。(2)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西景观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森林带到荒漠带的过渡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3)× 垂直地域分异是由于海拔变化导致的水热条件差异与山地纬度、海拔高低都有关系。(4)× 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不仅取决于纬度还取决于海拔一般情况下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的垂直带谱才更复杂。(5)D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常绿硬叶林可以耐高温抗干旱。]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是一首描写北方边地奇丽风光的乐府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雄奇豪壮的边塞诗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的情形。问题1 (区域认知)敕勒川所在区域的自然带是什么?提示温带草原带。问题2 (综合思维)造成诗中两地区地理环境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海陆位置的不同。问题3 (综合思维)两地区的景观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提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归纳总结]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虽存在地域分异但又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下表所示: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重要因素水分热量成因总结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图示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案例沿20°E非洲大陆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带的变化: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1图示法记忆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1图甲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乙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丙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完成(1)(2)题。(1)从图甲到图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2)这种分异规律明显的地区是(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1)B (2)B [从图甲到图丙由于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景观由森林变为荒漠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在中纬度地带最明显。]2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1)(2)题。甲        乙(1)关于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图反映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乙图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A地到F经度发生变化地到纬度发生变化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2)如果某地水热状况与D地区比较相似则对该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带可能是热带疏林草原带B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C.可能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D可能生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A (2)B [(1)甲图AF热量逐渐减少是因为纬度逐渐增高体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乙图从水分逐渐减少是因为距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从图中可见D的积温在4 000左右地区的降水在600 mm左右据水热状况可判断该地应该在我国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对应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问题1 (综合思维)山寺桃花四月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山地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平原地区差故山寺桃花开放的晚。问题2 (综合思维)古诗的描写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提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归纳总结]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数量多少的因素(2)垂直带谱分布特点同一自然带在山地阳坡的分布高度高于阴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纬度低的高大山地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地。A    图B山地雪线高度与气温、降水、地形的关系四步法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第一步:分析基带类型:由基带类型可推知山地所处的气候区。第二步:分析带谱的丰富程度:一定高度的山地自然带带谱越丰富说明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第三步:分析同一自然带在山地不同坡向分布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同一自然带在向阳坡、迎风坡分布的海拔较高。第四步:分析雪线在不同坡向分布的高低:雪线较低的往往为迎风坡。3如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3)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量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1)A (2)A (3)A [(1)分析基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所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明确基带的自然带属性;以上为5 000m判定是积雪冰川带;以下是森林与草原过渡带可判定是高山草原带。第(2)根据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由基带开始从低纬向高纬更替的规律变成由地势低处向高处依次更替的规律。第(3)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热量。]4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高山植被垂直差异显著。读长白山垂直带示意图完成(1)(2)题。(1)长白山的基带植被主要为    (  )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2)丙处植被分布的上界阳坡远高于阴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人类活动C.降雪量     D.地形坡度(1)C (2)A [(1)长白山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由此可判断出基带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第(2)在同一海拔高度阳坡的温度高于阴坡热量条件较好;因此同一植被类型在阳坡的上界常高于阴坡。] (教师独具)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12题。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2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水分     B.光照C.土壤     D.热量1A 2.D [塞北江南的变化属于沿纬度变化方向进行的更替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同从而引起植被等地表景观发生变化表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4题。3沿EF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非地带性分异D垂直地域分异4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南北走向高大山地的影响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C.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D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3A 4.D [3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很明显沿EF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第4洋流会对沿海地区的气候等环境特征带来影响。非洲南部本格拉寒流自南向北流在此影响下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5图中各地山麓植被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从山脚到山顶的垂直分异规律D其他地域分异规律6山地甲垂直自然景观较山地丁丰富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 (  )A.地形种类单一         B.山地降水较多C.所处纬度较低     D.位置距海较远5A 6.C [5图中各地山麓植被自南向北依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和苔原这体现了因热量差异而造成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6结合对比甲地与丁地山麓的自然带可知甲地所处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因而垂直自然景观较丰富。]7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气候。 (2)图中__________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的是它们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3)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4)H—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解析] 根据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知CH两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两种不同气候类型下形成的同一自然带在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GH两自然带分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他们都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下形成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分析D—C—B—A自然带的更替这些自然带都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的形成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分析H—E—F自然带的更替这些自然带南北方向上延伸东西方向上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是以水分的变化为基础的。[答案] (1)CH  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2)GH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4)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教师独具)教材P93活动1常绿阔叶林、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针叶林、高山灌木林。 2高山草甸在南坡位于4 5004 800之间在北坡位于4 0004 800之间。这种差异的产生是因为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比较好高山草甸的分布位置相对较高;北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温相对较低高山草甸的分布位置相对较低。 3不会。因为两者的水热状况存在差异因此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必然有差别。 

    相关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共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8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9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