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第1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第2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设计,共11页。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习目标1.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学会通过示意图判断河流的不同发育阶段明确河流侵蚀作用和地貌特点的关系。(重点) 2.了解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种地貌类型及形成过程。(重点、难点) 3.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难点)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1)形成:河水在流动过程中破坏搬运地表物质而形成。(2)河谷的发育过程及特点: 发育阶段侵蚀类型地貌特点初期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中期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后期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2.河流堆积地貌(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堆积而成。(2)冲积平原的类型 类型位置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山前()积扇不断扩大彼此相互联合而成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而成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处泥沙堆积而成[特别提醒] (1)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从地转偏向力上来解释。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2)一般来讲河流上游为侵蚀地貌下游为堆积地貌。但是河流的上游也有堆积地貌如冲积扇、洪积扇等河流的下游也有侵蚀地貌如刚果河河口地势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就没有堆积成三角洲。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1)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2)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2)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呈线状分布。(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1)所有的冲积平原地区都是人类居住密集区。 (  )(2)所有大河在入海口都能形成三角洲。  (  )(3)聚落靠近河流分布主要是为了利用水运便利条件。 (  )(4)山区的聚落都分布在河谷中河流阶地上。 (  )(5)常见的河流堆积地形有      (  )A.河流阶地、大峡谷B喀斯特地貌、陡崖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D角峰、U型冰川谷提示(1)× 人类居住地不仅要考虑水源、地形还要考虑气候等要素如亚马孙平原虽然地势低平用水便利但气温太高不适合人类居住。(2)× 三角洲的形成需要河流在入海口流速降低并有大量泥沙沉积如入海口落差较大或河水含沙量少就不能形成三角洲。(3)× 聚落靠近河流分布主要是利用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其中供水是占首位的。(4)× 山区的聚落多选择在靠近水源充足的地方有的在河谷中分布有的则靠近地下水丰富的地方分布。(5)C [大峡谷、喀斯特地貌多为流水侵蚀地貌;角峰为冰川侵蚀地貌;河口三角洲、冲积扇是常见的河流堆积地形。] 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地貌  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中的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以及三座峡之间的香溪宽谷和大宁河宽谷所组成全长193 km。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人们传颂:西陵峡滩多险峻;巫峡幽深秀丽;瞿塘峡雄伟壮观。寥寥数语概括描写了三峡的景色。问题1 (综合思维)长江三峡是如何形成的?提示三峡地区地块上升河流下切侵蚀而成。问题2 (地理实践力)三峡属于河流地貌中的哪一种?提示河流侵蚀地貌。[归纳总结]                       1河流不同侵蚀类型及其影响河流的侵蚀类型包括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三种类型三种侵蚀类型对河流的影响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概念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对河流的影响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关键影响伸长加深展宽2.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示意图地貌特点洪积-冲积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多为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分布结合凸凹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下图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图中mp处为凸岸no处为凹岸。1下图示意某河流的V型河谷形态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示意的“V”型河谷最常见于河流的(  )A入海口段       B.下游河段C上游河段       D.中游河段(2)作用于“V”型河谷的力主要是流水的(  )A向下侵蚀和向源头侵蚀B向河谷两岸侵蚀和堆积C向河谷两岸侵蚀和向源头侵蚀D向下侵蚀和堆积(1)C (2)A [(1)V型河谷是流水侵蚀作用的表现一般在河流上游河段。第(2)V型河谷主要是由流水向下侵蚀和向源头侵蚀形成的河道较窄;向河谷两岸侵蚀作用使得河道变宽。]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材料 聚落泛指人口聚居的社会性空间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一个聚落能否形成与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河流故大城市多位于大川旁而小村庄则近于小河边在水一方是聚落分布的突出特点。下图是我国长江流域聚落分布图(A)和某山区聚落分布图(B)问题1 (综合思维)聚落多在水一方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聚落多临近河流分布主要是看中河流的供水及水运功能。问题2 (区域认知)山区聚落大多分布在河流出山口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河流出山口靠近取水点地势开阔土壤接受堆积相对肥沃。[归纳总结]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形态、密度、成因及分布的影响不同具体表解如下:地形高原山区平原分布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形态多呈狭长的带状条带状团状、带状聚落密度较小原因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举例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甘肃省城市及人口的分布长江中下游平原各城市与人口的分布图解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般而言河流上游多位于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如下图所示)2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宫室遗址分布在 (  )河流右岸 河流左岸 被堆积的河岸 被侵蚀的河岸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2)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便于观测水情 利于取水灌溉 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1)D (2)B [(1)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知宫室遗址位于河流的右岸;从理论上讲位于北半球的河流右岸侵蚀明显但由于该遗址位于河流的曲流处受离心力的影响常是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第(2)村落沿河谷分布一方面有利于取水灌溉;另一方面河谷地区一般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3读图回答(1)(2)题。(1)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是(  )A()积扇、河漫滩平原 B.洪()积扇、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D.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2)a 区建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bcd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原因是(  )A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的平坦之处利于人类定居B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C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容易获取淡水资源D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处有利于引用河流淡水(1)A (2)B [ (1)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河流冲出山谷口的开阔地带最有可能发育洪()积扇;c处位于河流开阔的干流地区可能会形成河漫滩平原。第(2)a处聚落建在上游地势较低平的河谷地带温度适宜且耕作方便便于定居;而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水为减少其对生存的威胁居民区多选在地势较高处。] (教师独具)下面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2阶段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C变质作用     D.流水沉积1C 2.D [1依据河谷宽度由窄到宽加以判断。第2河谷变宽河流流速降低沉积作用增强。]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读图回答34题。3八卦洲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壳抬升作用     B.地壳下陷作用C长江的侵蚀作用     D.长江携带的泥沙堆积4由于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    (  )A八卦洲将与长江南岸相连B八卦洲将与长江北岸相连C八卦洲受侵蚀面积缩小D长江河道左偏南岸淤塞3D 4.B [3图中为长江南京段此处没有地壳的抬升作用;此处也没有地壳的下陷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瀑布和峡谷;八卦洲在长江下游是一个河心岛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第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长江位于北半球因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向右偏转南岸冲刷作用为主北岸堆积作用为主因此八卦洲将与北岸相连。]下图为华北某地区地貌素描图完成56题。5图中表示冲积扇地貌的数字代码是 (  )A      BC     D6附近的聚落的选址依据是(  )A河边且地势较高B山前且地势较低C平原且土壤肥沃D向阳坡且植被好5A 6.A [5图中处位于山麓地带地势较缓且呈扇形因而为冲积扇地貌。第6从图中可以看出附近靠近河流引水方便;且处的地势较高不会遭受洪水的威胁因而适合聚落的选址。](教师独具)教材P7980活动1可以明显地看出堆积体具有山前洪积扇的扇形特征。 2洪积扇扇顶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分选性较差。随着流水搬运能力向扇缘减弱堆积物质变细分选性也较好一般为沙、粉沙等。3不能。因为实验选用的颗粒物大小比较均匀作用力为重力。4选择颗粒大小和形状不同、质量不等的物质混合后作为实验材料用流水作搬运媒介。教材P81活动(1)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分布取水比较方便。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避免洪水的威胁。(2)B地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因为B地聚落位于两河流的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比较理想环境。 

    相关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共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8页。

    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