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298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298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298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展开2017-2018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化学试题出题人:吴健华 审题人:徐华夏时间:90分钟,可能需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S:32 Mn:55 Fe: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5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放热是因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因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可以转化为热能,也能转化为电能D.氯化钠晶体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吸收能量,发生化学变化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对应的△H的数值和意义与括号内表述相符的是( ) A.2H2 (g) + O2 (g) = 2H2O (l) ΔH=-571.6 kJ/mol(燃烧热)B.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57.3kJ/mol(中和热) C.H2O(g)=H2(g)+1/2 O2(g) ΔH=-242 kJ/mol (反应热) D.C(s)+ O2 ( g )=CO2(g) ΔH=-393.5 kJ/mol(反应热)3.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可表示为( )A.v(NH3)=0.010mol/(L·s) B.v(O2)=0.0010mol/(L·s)C.v(NO)=0.0010 mol/(L·s) D.v(H2O)=0.45 mol/(L·s)4.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B.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C.加入酚酞呈无色的溶液 D.混合溶液中,c(H+)= mol∙L−1 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固体硫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 △H =+1.90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101kPa时,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 2H2O(l) △H=-285.8kJ/molD.2N2O5(g)4NO2(g)+O2(g) ΔH>0 反应为熵增反应,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新制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饱和NaCl(aq)中通HCl气体有晶体析出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合成氨反应 D.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7.对于可逆反应: 2A(g)+B(g) 2C(g) △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8.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不变B.加入水稀释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大D.加入少量NaOH固体,促进了醋酸的电离,溶液中变大9.某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 +2B(g) C(g) +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一定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只有④10.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是SiCl4(g)+2H2(g)Si(s)+4HCl(g);ΔH=+QkJ·mol-1(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增大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C.将反应的温度由T1升高至T2,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25QkJ时,生成的HCl恰好能与1 molNaOH反应11.硼酸(H3BO3)溶液中存在反应:H3BO3(aq)+H2O(l) [B(OH)4]-(aq)+H+(aq)。结合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式硼酸碳酸醋酸电离常数(298 K)K=5.7×10-10K1=4.4×10-7 K2=4.7×10-11K=1.75×10-5A. 将少量醋酸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一定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B. 往碳酸钠溶液加入过量硼酸,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没有发生反应C. 硼酸是三元弱酸,酸性比碳酸强 D.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溶液和醋酸溶液比较,pH:前者>后者 12.某温度下,向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里充入a mol N2O4,发生反应N2O4 (g)2NO2 (g),达到平衡后再向该容器内充入a mol N2O4,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正确的是 ( )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B.N2O4的转化率变大C.压强为原来的2倍 D.加入a mol N2O4时,平衡逆向移动13. 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足量的Ni和一定量的CO,发生下列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Ni(s)+4CO(g) ⇌ Ni(CO)4(g)。已知该反应在25 ℃、80 ℃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5×104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生成Ni(CO)4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C.恒温恒压下,若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Ar,上述平衡将正向移动D.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Ni(CO)4,达到新平衡时CO的百分含量将减小14.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3B(?)2C(g),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正反应方向ΔH<0,则T1>T2 B.压强增大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C.B一定为气体 D.A一定为气体15.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① ② ③ ④A.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可获得纯净干燥的氯气B.②测定锥形瓶内的NaOH的浓度C.③测定中和热D.④依据褪色快慢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4小题,共55分) 16.(13分)水体的酸碱性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深远,某兴趣小组进行下列不同的研究:(1)对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H+与OH-未列出):离子K+Na+NH4+SO42-NO3-Cl-浓度(mol/L)4×10-66×10-62×10-54×10-53×10-52×10-5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的酸碱性为 ,试样的PH值= 。(2)某温度下,有等体积、等pH值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将等浓度、等体积的Al2(SO4)3溶液分别加入足量的上述三种碱溶液中,产生沉淀物质的量分别为n1、n2、n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 (3)常温下,已知酸的电离平衡常数:HClO (K=3.0×10-8) H2CO3(K1=4.4×10-7 K2=4.7×10-11),请写出足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双氧水(H2O2)和水都是极弱电解质,但H2O2比水更显酸性。①若把H2O2看成是二元弱酸,请写出它在水中的主要电离方程式: 。 ②水电离生成H3O+ 和OH-叫做水的自偶电离。同水一样,H2O2也有极微弱的自偶电离,其自偶电离方程式为: 。 17.(13分)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下面是某同学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的实验。Ⅰ.测定化学反应速率该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反应速率(药品:稀硫酸、Na2S2O3溶液等)。(1)除如图装置所示的实验用品外,还需要的一件实验仪器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在圆底烧瓶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2 min时收集到224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气体,可计算出该2 min内H+的反应速率,而该测定值比实际值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该化学反应,试简述测定反应速率的其他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Ⅱ.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探讨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已知 I2+2 Na2S2O3= Na2S4O6+2 NaI,其中Na2S2O3溶液均足量)实验序号体积V/mL时间/sNa2S2O3溶液淀粉溶液碘水水①10.02.04.00.0T1②8.02.04.02.0T2③6.02.04.0VxT3(4) 表中Vx=__________mL,该实验中加入淀粉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判断T1、T2、T3的大小关系,并总结实验所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5分)CO、NH3是工业生产中的常用气体,研究其在工业上的反应过程对提高生产效率尤为重要。I.工业上用CO和H2做原料可以合成甲醇,作为液体燃料。已知:① 2H2(g)+CO(g) +O2(g) = 2H2O(g)+CO2(g) ΔH1= -594.1kJ/mol② 2CH3OH(l)+3O2(g) = 4H2O(g)+2CO2(g) ΔH2 = -1452kJ/mol(1)请写出用CO(g)和H2(g)合成1mol液态甲醇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恒容容器中加入3mol H2和2mol CO,当反应2H2(g)+CO(g)CH3OH(g)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计算得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保持恒温恒容,向上述达到平衡的容器中再通入CO(g)和CH3OH(g),使得CO(g)和CH3OH(g)浓度均为原平衡的2倍,则平衡移动方向为 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II.对于氨的合成反应 N2(g)+3H2(g)2NH3(g ) △H<0,在密闭容器内充入0.1mol/L N2和0.3 mol/L H2。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右图,试回答问题:(3) 恒容条件下,从开始反应到建立起平衡状态,v(N2)=_________;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只改变反应温度,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则改变条件后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 。 A. 0.20 mol/L B. 0.12 mol/L C. 0.10 mol/L D. 0.08 mol/L(4)在第5分钟时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在第8分钟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30 mol/L。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之后的NH3浓度的变化曲线。(5)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加入0.2 molN2和0.6 molH2,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m%。若向容器中继续加入0.2 molN2和0.6 molH2,,在同样的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n%,则m和n的关系正确的是 。A.m>n B.m<n C.m=n D.无法比较% 19.(14分)KMnO4溶液常用做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标准液,由于KMnO4的强氧化性,它的溶液很容易被空气中或水中某些少量还原性物质还原,生成难溶性物质MnO(OH)2,因此配制KMnO4标准溶液的操作是:I.称取稍多于所需量的KMnO4固体溶于水,将溶液加热并保持微沸1 h;II.用微孔玻璃漏斗(无需滤纸)过滤除去难溶的MnO(OH)2;III.过滤得到的KMnO4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放在暗处;IV.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在70℃-80℃条件下用H2C2O4溶液测定KMnO4浓度。已知:MnO4-(H+)→Mn2+、H2C2O4→CO2 反应中其他元素没有得、失电子。则(1)在硫酸酸化的条件下,KMnO4与H2C2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步骤IV保证在70℃-80℃条件下进行滴定,可采用的方法是: ;实验中需要准确测量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应选择 作为盛装KMnO4溶液所使用的仪器;(3)若准确称取W g草酸晶体(H2C2O4·2H2O)溶于水配成500 mL水溶液,取25.00 mL置于锥形瓶中,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标志应为 ,此时记录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若多次平行滴定测得需要消耗KMnO4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 mL,计算c(KMnO4)= mol·L-1;右图表示使用50mL滴定管到达滴定终点时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 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 mL。(4)以下操作造成标定高锰酸钾溶液含量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滴定时控制速度过快,到达终点后多滴加入KMnO4溶液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C.盛装草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草酸溶液润洗D.滴定过程中少量草酸溶液洒到锥形瓶外 E.用放置两周的KMnO4溶液去滴定草酸溶液 佛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理科化学答案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12345678910CDADACDDCD1112131415 DADCB 二、非选择题(4题,共55分)(13分)(1)酸性(1分) 4(2分) (2)V1=V2<V3(2分) n1>n3>n2(2分)(3)ClO- +CO2+H2O = HClO+HCO3-(2分)(4)H2O2H++HO2- (2分) 2H2O2H3O2++HO2- (2分) (13分)(1)秒表或计时器等(1分) S2O32-+2H+=H2O+S↓+SO2↑(2分) (2)SO2会部分溶于水,收集得到的SO2比理论少(2分) (3)测定一段时间内生成硫沉淀的质量(或实时测定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4)4.0(1分) 作显色剂,淀粉与I2共存呈蓝色,判断反应所需时间(2分) T1 <T2 <T3,反应物Na2S2O3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3分) (15分)(1)2H2(g)+CO(g)=CH3OH(l) ΔH= +131.9kJ/mol (3分)(2)4 L2·mol-2(2分,单位不作要求) 不(2分)(3)0.0125 mol/(L·min)(2分) AC(2分)(4) (2分) (5)C(2分) 19.(14分)(1)6H++2MnO4-+5H2C2O4=2Mn2++10CO2↑+8H2O(2分)(2)水浴加热,用温度计控制水温(2分) 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2分)(3)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30s不褪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2分) W/6.3V或10W/63V或0.16W/V(2分) 25.40(2分)(4)BD(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