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答案)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答案)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答案)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答案),共28页。

    A.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
    【详解】解: A 、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合题意;
    B 、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合题意; C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D 、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 180 度后两部分重合.
    下列事件属于必然事件的是()
    足球比赛中梅西罚进点球
    小强在校运会上100 米比赛的成绩为5 秒
    今年成都12 月份下雪
    我校初一年级有7 个班, 8 个我校初一年级同学中至少有两个同学同班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熟练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判断相应事件的类型即可.
    【详解】解:A、足球比赛中梅西罚进点球,是随机事件,选项不合题意;
    B、小强在校运会上100 米比赛的成绩为5 秒属于不可能事件,选项不合题意;
    C、今年成都12 月份下雪是随机事件,选项不合题意;
    k  0
    x
    k  1
    k  0
    D. 1  k  1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解:在反比例函数 y  1 k 的图象的每一个象限内, y 都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x
    1 k  0 ,即 k  1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如图,在V ABC 中, A=30 ,将V ABC 绕着 B 点逆时针旋转40,到VBDE 的位置,则a 的度数是()
    A. 40B. 30C. 20D. 10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DBA=40°,∠D=∠A=30°,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
    ∠1+∠A+∠ABD=∠2+∠D+∠α=180°,而∠1=∠2,即可确定∠α=∠ABD.
    【详解】解:如图,∵将△ABC 绕着点 B 逆时针旋转 40°,到△BDE 的位置,
    ∴∠DBA=40°,∠D=∠A=30°,
    ∵∠1+∠A+∠ABD=∠2+∠D+∠α=180°,
    而∠1=∠2,
    ∴∠α=∠ABD=40°.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
    分式方程
    x 1
    2
    x 1
    的解是()
    A. x=5B. x=﹣1C. x=1D. x=﹣5
    【答案】A
    【解析】
    【分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 x 1 x 1 ,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然后进行求解检验即可.
    【详解】解: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 x 1 x 1 , 得: 3 x 1  2  x 1 ,
    解得: x  5 ,
    检验: x  5 时,  x 1 x 1  0 ,
    ∴原方程的解是 x  5 ,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
    两个相邻奇数的积为 195,若设较大的奇数为 x,则可列方程为()
    A. x(x  2)  195B. (2x 1)(2x 1)  195
    C. x(x 1)  195D. x(x  2)  195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设较大的奇数为 x,那么较小的奇数为 x  2 , 则这两个数的积是 x  x  2 即可列出方程.
    【详解】解:设较大的奇数为 x,根据题意得 x  x  2  195 , 故选:D.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B 2, 0 ,四边形 ABCD 和 AEFG 都是正方形,点 A、D、E 共线, 点 G、A、B 在 x 轴上,点 C,E,F 在以 O 为圆心 OC 为半径的圆上,则 FC 的长为( ).
    A.5p 2
    5p
    C.D. 5p
    2
    B.5p
    【答案】A
    【解析】
    【分析】设正方形 AEFG 的边长为 a,用 a 表示出 BC 和 OC,在 RtO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出a,可得正方形 AEFG 的边长为 2,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和圆的半径 r,再证出
    FGO OBC(SAS ) 得出FOC  90 ,进而求出弧长.
    【详解】解:设正方形 AEFG 的边长为 a,
    OE  OF , EF  x 轴,
     AO  1 AG  a ,
    22
     AB  OB  OA  2  a ,
    2
    在 Rt△OAE 中,
    AE  a , AO  a ,
    2
    EO 
    5 a ,
    AE2  OA2
    2
    OC 
    5 a ,
    2
    在 RtOBC 中,
    OB2  BC 2  OC 2
     BC  AB  2  a ,
    2
     22  (2  a )2  ( 5 a)2 ,
    22
    解得 a  2或 4 (舍去),
    正方形 AEFG 的边长为 2, 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
    OG  BC  1, FG  OB  2
    又FGO  CBO  90
    FGO OBC(SAS )
    GFO  BOC
    GFO  FOG  90
    BOC  FOG  90 ,
    FOC  90 ,
     r  OC 
    5 a 
    5
    2
    5
     FC  1  2pr  1  2p5 p.
    44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和弧长的求法,牢固掌握以上知识点并灵活应用是做出本题的关键.
    如图,直线 AB 与O 相切于点A , CD 是O 的一条弦,且CD ∥ AB ,连接 AC .若O 的半径为
    3
    2 , CD  2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3
    3
    A. 4π B. 4πC. 4 2π D. 2 π 3
    333
    【答案】A
    【解析】
    【分析】如图所示,过点O 作 EF ∥ AB ,作OH  CD 于 H ,可得OCH  30 , AOC  120 ,结合图形可求出扇形OAC 的面积, OAC 的面积,由此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O 作 EF ∥ AB ,作OH  CD 于 H ,则点 H 是CD 的中点,
    ∵直线 AB 与O 相切于点A , CD ∥ AB ,
    ∴ A, O, H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 AB∥EF∥CD ,
    3
    3
    ∴ CH  DH  1 CD  1  2,
    22
    在Rt△ COH 中, CO  2 ,
    CO2  CH 2
    22  ( 3)2
    ∴ OH 
    ∴ OCH  30 ,
    ∵ AB∥EF∥CD ,
     1 ,
    ∴ HCO  COF  30, FOA  OAB  90,
    3
    ∴ AOC  120 ,
    ∴ S 120 p 22  4p, S
     1 OH CH  1 13 ,
    扇形OAC
    3603
    △COH
    222
    S 1 CH  AH  1  3 (1 2)  3 3 ,
    △ACH
    222
    ∴ S S S
     3 3 3 
    3

    △OAC
    △ACH
    △OCH22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S 故选: A .
    扇形OAC
    S△OAC
     4p,
    3
    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与三角形的综合,掌握垂进定理,平行线的性质,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扇形面
    积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 与△OCD 位似,点 O 是它们的位似中心,已知 A(﹣6,4),C
    (3,﹣2),则△OAB 与△OCD 的面积之比为()
    A. 1:1B. 2:1C. 3:1D. 4:1
    【答案】D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结合对应点坐标得出位似比,进而得出面积比.
    【详解】解:∵△OAB 与△OCD 位似,点 O 是它们的位似中心,A(﹣6,4),C(3,﹣2),
    ∴△OAB 与△OCD 的位似比为:6:3=2:1, 则△OAB 与△OCD 的面积之比为:22:1=4:1.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变换,正确得出位似比是解题关键.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  x2  2x  m m  0 交 y 轴于点C ,过点C 作线段CB ∥ x 轴交于点 B ,过点 B 作线段 BA  x 轴于点A ,当V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 m 的值是()
    ― 2 3
    【答案】C
     4 3
    C. ―2D. 4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先求出C 的坐标,然后根据题意求得 B 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得到关于 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抛物线 y  x2  2x  m m  0 交 y 轴于点C ,
    ∴ C 0, m ,
    ∴ OC  m ,
    ∵ CB ∥ x 轴, BA  x 轴,
    ∴ AB  OC  m ,
    ∵V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BC  AB ,
    ∴ B m, m ,
    ∵ B 在抛物线 y  x2  2x  m m  0 上,
    ∴ m  m2  2m  m ,
    解得m1  2 , m2  0 (舍去),故选: C .
    二.填空题(共 6 小题,满分 18 分,每小题 3 分)
    如果 A 的直径为6cm ,且点 B 在 A 上,则 AB cm .
    【答案】3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根据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即可求解,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点和圆心的距离为 d 半径为 r ,点 P 在O 外,则d > r ,点 P 在O 上,则 d  r ,点 P 在O 内,则
    d  r .
    【详解】解:如图:
    ∵点 B 在 A 上,
    ∴?? 为半径,
    ∴ AB  1  6cm  3cm ,
    2
    故答案为: 3 .
    已知△ABC ∽△DEF , AB : DE  1: 2 ,则V ABC 与 DEF 的相似比是; DEF 与
    V ABC 的相似比是.
    【答案】①. 1: 2②. 2 :1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求相似比,掌握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等于相似比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等于相似比解答即可.
    【详解】解:△ABC∽△DEF , AB : DE  1: 2 ,
     ABC 与 DEF 的相似比 AB : DE  1: 2 , DEF 与V ABC 的相似比 DE : AB  2 :1,故答案为:1: 2 ; 2 :1.
    一个袋子里有 n 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有 8 个黄球,每次摸球前先将袋子里的球摇匀,通过大量重复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黄球的频率稳定在0.4 附近,那么 n 大约是.
    【答案】20
    【解析】
    【分析】根据频率估计概率,计算即可,本题考查了频率估计概率,熟练掌握估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根据题意,得 8  0.4 ,
    n
    解得 n  20 , 故答案为:20.
    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  2kx 1  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k 的值为.
    【答案】 1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当“   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由题意得,   2k 2  4 11  4k 2  4  0 ,解得: k  1
    故答案为: 1
    如图,点 A 在反比例函数 y  k (x  0) 的图象上,过点 A 作 x 轴,y 轴的垂足分别为点 B,C,若
    x
    AB  1.5 , AC  4 ,则 k 的值为.
    【答案】 6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 k 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分别向两条坐标轴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就等于| k | .
    根据反比例函数 k 的几何意义可得| k | AB  AC ,再根据图象在第二象限可确定 k  0 ,进而得到解析式.
    【详解】解: S矩形ABOC  AB  AC  1.5  4  6 ,
    \ | k |= 6 ,
    图象在第二象限,
     k  0 ,
     k  6 ,
    故答案为∶ 6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B 的坐标分别是 A(3,0),B(0,4),把线段 AB 绕点 A 旋转后得到线段 AB′,使点 B 的对应点 B′落在 x 轴的正半轴上,则点 B′的坐标是.
    【答案】(8,0)
    【解析】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AB 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A3,0,B 0,4 ,
    ∴ OA  3,OB  4 ,
    ∵∠AOB=90°,
    OA2  OB2
    ∴AB=
    ∵ AB  AB '  5 ,
    ∴ OB '  8 ,
    ∴ B '8,0 ,
    故答案为: 8,0 .
    =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正确得出 AB′的长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共 9 小题,满分 72 分)
    运用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解方程:
    (1)16(x  1)2  225
    (2) 4x2  4x  1  x2  6x  9
    (3) 9(x  1)2  4(x  1)2
    (4) x2  4x  4  (3  2x)2
    【答案】(1) x = -
    11 , x  19
    1424
    (2) x  4 , x  2
    132
    (3)x
      1 ,x =﹣5
    152
    (4) x  1 , x  5
    123
    【解析】
    【分析】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能提公因式动用提公因式法,能运用完全平方式或平方差就用其公式来降次求解.
    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求解即可;
    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2x 1)2  (x  3)2  0 ,再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求解即可;
    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求解即可;
    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x  2)2  (3  2x)2  0 ,再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求解即可.
    【小问 1 详解】
    解: 16(x  1)2  152  0 ,
    所以[4(x  1)  15][4(x  1)  15]  0 , 即4x 11  0 , 4x  19  0 ,
    得 x = -
    11 , x  19 .
    1424
    【小问 2 详解】
    解:方程变为(2x 1)2  (x  3)2  0 ,
    所以[(2x  1)  (x  3)][(2x  1)  (x  3)]  0 , 即3x  4  0 , x  2  0 ,
    得 x  4 , x  2 .
    132
    【小问 3 详解】
    解:原方程变为[3(x  1)]2 [2(x  1)]2  0 ,
    所以[3(x  1)  2(x  1)][3(x  1)  2(x  1)]  0 , 即(5x  1)(x  5)  0 ,
    得 x   1 , x  5 .
    152
    【小问 4 详解】
    解: (x  2)2  (3  2x)2 .
    (x  2)2  (3  2x)2  0 ,
    (x  2  3  2x)(x  2  3  2x)  0 ,
    (1 x)(3x  5)  0 ,
    所以 x  1 , x  5 .
    123
    已知:如图,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 BD 相交于点O , S△ AOD  S△BOC .
    求证: DO  CO ;
    2
    OBOA
    设△OAB 的面积为S , CD
    AB
     k ,求证:S 四边形 ABCD  k 1 S .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由 S△AOD=S△BOC 易得 S△ADB=S△ACB,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点 D 和点 C 到 AB 的距离相等, 则 CD∥AB,于是可判断△DOC∽△BOA,然后利用相似比即可得到结论;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结论.
    【详解】(1)∵S△AOD=S△BOC,
    ∴S△AOD+S△AOB=S△BOC+S△AOB,即 S△ADB=S△ACB,
    ∴CD∥AB,
    ∴△DOC∽△BOA,
    ∴ DO =CO ;
    OBOA
    (2)∵△DOC∽△BOA
    ∴ CD = DO = CO

    =k, SCOD = CD  2=k2,
    ABBOAO
    
    AB
    S AOB
    ∴DO=kOB,CO=kAO,S△COD=k2S,
    ∴S△AOD=kS△OAB=kS,S△COB=kS△OAB=kS,
    ∴S 四边形 ABCD=S+kS+kS+k2S=(k+1)2S.
    【点睛】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DOC∽△BOA 是解题的关键.
    如图,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图形,点 O 是大半圆的圆心, AB 是大半圆的直径, OA 是小半圆的直径,点 C 是OB 的中点.画出这个图形关于点 C 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旋转的性质. 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画出这个图形关于点 C 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详解】解:如图,两个虚线的半圆即为这个图形关于点 C 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某公司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为员工子女准备了价格不同的三种礼物,员工通过抽签的方式随机选择礼物类型:将 A(书包)、B(滑板鞋)、C(儿童手表)分别写在无差别的三个乒乓球上,将其放在不透明的盒子中摇匀,员工老李先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结果后放回摇匀,再由老张从中随机摸出一个, 记下结果后放回.
    老李没有抽中“书包”是事件,老张抽中“笔记本电脑”是事件(填“不可能”或
    “必然”或“随机”);老李抽中“滑板鞋”的概率为 ;
    试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出老李和老张抽中相同礼物的概率.
    1
    【答案】(1)随机,不可能,
    3
    1
    (2)老李和老张抽中相同礼物的概率为 .
    3
    【解析】
    【分析】(1)根据随机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及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2)画树状图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再从中找到符合条件的结果数,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可得.
    【小问 1 详解】
    解:老李没有抽中“书包”是随机事件; 老张抽中“笔记本电脑”是不可能事件;
    1
    老李抽中“滑板鞋”的概率为 ;
    3
    1
    故答案为:随机,不可能, ;
    3
    第一次第二次
    A
    B
    C
    A
    (A,A)
    (B,A)
    (C,A)
    B
    (A,B)
    (B,B)
    (C,B)
    C
    (A,C)
    (B,C)
    (C,C)
    【小问 2 详解】解:列表如下:
    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 9 种,并且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其中老李和老张抽中相同礼物的结果有 3 种, 则老李和老张抽中相同礼物的概率为 3  1 .
    93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如图,已知矩形 ABCD .根据以下作图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①连接 BD ;
    1
    ②分别以点 B , D 为圆心,大于 2 B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 E , F 两点;
    ③作直线 EF ,分别交 AD , BD , BC 于点G , O , H ;
    ④连接 BG , HD ;
    ③以O 为圆心, AB 为直径作O .
    求证:四边形 BHDG 是菱形;
    求证: DH 为O 的切线.
    【答案】(1)详见解析
    (2)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DB  DBC , OD  OB ,再根据题意,得出 EF
    是 BD 的垂直平分线, 再根据“ 角边角”, 得出GDO≌HBO ,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得出
    DG  BH ,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出四边形 BHDG 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2)过点O 作OM  AD , ON  DH 于点 M 、 N ,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MDO  NDO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OM  ON ,再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小问 1 详解】
    证明:∵在矩形 ABCD 中, AD ∥ BC ,
    ∴ ADB  DBC , DGO  BHO , 由作图过程可知: EF 是 BD 的垂直平分线,
    ∴ OD  OB ,
    ∴GDO≌HBO AAS ,
    ∴ DG  BH ,
    ∵ DG ∥ BH ,
    ∴四边形 BHDG 是平行四边形,
    ∵ EF 是 BD 的垂直平分线,
    ∵ GB  GD ,
    ∴四边形 BHDG 是菱形;
    【小问 2 详解】
    证明:如图,过点O 作OM  AD , ON  DH 于点 M 、 N ,
    ∵四边形 BHDG 是菱形,
    ∴ MDO  NDO ,
    ∵ OM  AD , ON  DH ,
    ∴ OM  ON ,
    ∵以O 为圆心, AB 为直径作O , 又∵ OM  AD ,
    ∴ ON 是O 的半径,
    ∴ DH 是O 的切线.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切线的判定定理,解本题的关键在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质定理.
    如图 1 是一座抛物线型拱桥侧面示意图.水面宽 AB 与桥长 CD 均为 24m,在距离 D 点 6m 的点 E 处, 测得桥面到桥拱的距离 EF 为 1.5m,以桥拱顶点 O 为原点,桥面为 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求桥拱顶部点 O 离水面的距离;
    如图 2,桥面上方有 3 根高度均为 4m 的支柱 CG,OH,DI,过相邻两根支柱顶端的钢缆呈形状相同的抛物线,其最低点到桥面距离为 1m.
    ①求出其中一条钢缆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②为庆祝节日,在钢缆和桥拱之间竖直装饰若干条彩带,设其中一条彩带与支柱 OH 的水平距离为 dm,当
    20
    这条彩带的长度小于
    9
    m 时,求 d 的取值范围.
    【答案】(1)6m(2)① y
     1 (x  6)2 1;② 8  d  16
    【解析】
    31233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然后结合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计算求解;
    (2)①由图象分析右边钢缆所在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6,1),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②根据题意,列式 y
    【小问 1 详解】
    2  y1
     1  x  42  2 ,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8
    根据题意可知点 F 的坐标为(6, 1.5 ),
    可设拱桥侧面所在二次函数表达式为: y  a x2 ,
    11
    将 F (6, 1.5 )代入 y  a x2 有: 1.5  36a ,
    111
    1
    ∴ y  
    24
    1 x2 ,
    124
    当 x  12 时, y1  
    1 122  6 ,
    24
    ∴桥拱顶部离水面高度为 6m;
    【小问 2 详解】
    22
    ①由题意可知右边钢缆所在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6,1),可设其表达式为 y  a  x  62 1 ,
    将 H (0,4)代入其表达式有: 4  a2
    0  62 1 ,求得 a  1 ,
    2
    12
    ∴右边钢缆所在抛物线表达式为: y2
     1  x  62 1, 12
    同理可得左边钢缆所在抛物线表达式为: y3
     1  x  62 1, 12
    ②设彩带的长度为 L m,
    则 L  y
     y  1  x  62 1   1
    x2   1 x2  x  4  1  x  42  2 ,
    2112
    24
    88
    
    20
    ∵这条彩带的长度小于m,
    9
    ∴ 1  x  42  2  20 ,
    89
    解得 8  x  16 . 33
    ∴ d 的取值范围 8  d  16 .
    33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此类型题一般先根据题意设出适当的二次函数表达式(一般式、顶点式或交点式),再结合实际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求解.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V ABC 的边 AB 在 y 轴上, AC ∥ x 轴,点C 的坐标为4, 6, AB  3 ,
    将V ABC 向下方平移,得到 DEF ,且点A 的对应点 D 落在反比例函数 y  k  x  0 的图象上,点 B 的对
    x
    应点 E 落在 x 轴上,连接OD, OD ∥ BC .
    求证:四边形ODFE 为平行四边形;
    求反比例函数 y  k (x  0) 的表达式;
    x
    求V ABC 平移的距离及线段 BC 扫过的面积.
    【答案】(1)见解析(2) y  12  x  0
    x
    (3)5,24
    【解析】
    【分析】(1)利用平移的性质,可得出 BC ∥ EF , AC ∥ DF , AB ∥ DE ,由 AC ∥ x 轴且OE 在 x 轴上,
    可得出 AC  OE ,结合 AC ∥ DF ,可得出 DF∥OE ,由OD ∥ BC, BC ∥ EF ,可得出OD ∥ EF ,再利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出四边形ODFE 为平行四边形;
    连接 CD ,易证四边形 BCDO 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出 CD ∥ AB ,结合DE∥AB ,可得出C,D,E 三点共线,易证四边形 ACEO 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出OE 的长,结合 DE  AB  3 ,可得出点 D 的坐标,再利用反比例函数系数 k 的几何意义,可求出 k 的值,进而可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连接 BE,CF ,在RtBOE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 BE 的长,由此可得出V ABC 平移的距离为
    5 ,由 BC ∥ EF , BC  EF ,可得出四边形 BCFE 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线段 BC 扫过的面积.
    【小问 1 详解】
    证明:由平移的性质,得: BC ∥ EF , AC ∥ DF , AB ∥ DE ,
     AC∥x 轴,且OE 在 x 轴上,
     AC∥OE ,
     DF ∥OE .
    OD ∥ BC, BC ∥ EF ,
    OD ∥ EF ,
    四边形ODFE 为平行四边形;
    【小问 2 详解】
    解:连接CD ,如图1所示.
    四边形ODFE 为平行四边形,
    OD  EF  BC ,
    又OD∥BC ,
    四边形 BCDO 是平行四边形,
    CD  OB, CD ∥ AB ,
     DE ∥ AB ,
    C,D,E 三点共线.
     AC∥x 轴, OE 在 x 轴上, CE  AO ,
    四边形 ACEO 是平行四边形,
    OE  AC .
    点C 的坐标为4, 6, AB  3 ,
    OE  AC  4,DE  AB  3 ,
    点 D 的坐标为4, 3 .
    点 D 在反比例函数 y  k  x  0 的图象上,
    x
     k  4  3  12 ,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12  x  0 ;
    x
    【小问 3 详解】
    解:连接 BE,CF ,如图2 所示.
    在 Rt△ BOE 中, OB  OA  AB  6  3  3,OE  4 ,
    OB2  OE2
    32  42
     BE  5 ,
     ABC 平移的距离为5.
     BC ∥ EF , BC  EF ,
    四边形 BCFE 是平行四边形,
     S BCFE
     2S
     BCE
     2  1 CE  OE  2  1  6  4  24 , 22
    线段 BC 扫过的面积为24 .
    【点睛】本题是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系数 k 的几何意义、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1)由平移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找出 DF∥OE 及OD ∥ EF ;(2)利用平移的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找出点 D 的坐标;(3)利用勾股定理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 BE 的长及平行四边形 BCFE 的面积.
    综合与探究
    如图,抛物线 y  ax2  bx 经过点 A(8, 0) 与点 B(10, 5) ,点 F 是 x 轴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 F
    分别作 x 轴,y 轴的平行线,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 E,与直线OB 交于点 C.再过点 C 作 x 轴的平行线, 过点 E 作 y 轴的平行线,两条平行线交于点 D.点 F 的横坐标为 m,且0  m  4 .
    求出抛物线与直线OB 的函数关系表达式;
    当四边形 FCDE 是正方形时,求出点 F 的坐标;
    在满足(2)的条件下,在直线OB 上取一点 P ,连接 PF .将线段 PF 以点 P 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90 ,点 F 的对应点为 Q.当点 Q 正好落在抛物线上时,直接写出这时点 P 的坐标.
    【答案】(1) y   1 x2  2x , y   1 x
    42
    (2) F 2, 3
    13
    13
    (3)  2  8 13 , 1 4 或 2  8 13 , 1 4
    99
    99
    
    42
    (2)由 y   1 x2  2x   1 (x  4)2  4 ,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  4 ,设点 F  m,  1 m2  2m  ,则点C
    444
    
    的坐标为 m,  1 m  , FC   1 m2  5 m ,根据抛物线的轴对性知 EF  2(4  m) ,而四边形 FCDE 是正方
    242
    
    形有 1 m2  5 m  2(4  m) ,即可解得点 F 的坐标为(2, 3) ;
    42
    ( 3 ) 过 P 作 HG ∥ x 轴 交 FC 延 长 线 于 H , 过 Q 作 QG  HG 于 G , 设
    1 

    P t,t , 证 明
    2 
    

    FHP≌PGQ(AAS) ,可得 PH  t  2  QG , FH  3    1 t   3  1 t  PG ,即知 Q  3 t 1
     2  ,
    2 2
    3,t
    22

    
    13
    代入 y   1 x2  2x ,即可解得点 P 的坐标 2  8 13 , 1 4
     或 2  8 13 , 1 4 .
    13
    499
    99
    【小问 1 详解】
    
    解:把 A(8, 0) , B(10, 5) 代入 y  ax2  bx ,得:

    64a  8b  0

    100a 10b  5

    a   1
    解得4 ,
    b  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  1 x2  2x ,
    4
    设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  kx ,把点 B(10, 5) 代入,得:
    1
    10k  5 ,解得 k  .
    2
    直线OB 的解析式为 y   1 x ;
    2
    【小问 2 详解】
    解: y   1 x2  2x   1 (x  4)2  4 , 44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  4 ,
    121
    设点 F  m,  4 m  2m  ,则点C 的坐标为 m,  2 m  ,
    
     FC    1 m2  2m     1 m    1 m2  5 m ,
    4242
    
    根据抛物线的轴对性知 EF  2(4  m) ,
    四边形 FCDE 是正方形时,
     EF  FC ,即 1 m2  5 m  2(4  m) ,
    42
    解得 m1  2 , m2  16 (不合题意,舍去),
    当 m  2 时,  1 m2  2m  3 , 4
    点 F 的坐标为(2, 3) ;
    【小问 3 详解】
    解:过 P 作 HG ∥ x 轴交 FC 延长线于 H ,过Q 作QG  HG 于G ,如图:
    设 P(t,  1 t) ,由(2)知 F (2,3) ,
    2
    将线段 PF 以点 P 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90 ,点 F 的对应点为Q ,
     FP  GP , ÐFPG = 90° ,
    FPH  90  QPG  PQG ,
    H  G  90 ,
    FHP≌PGQ(AAS) ,
     PH  t  2  QG , FH  3  ( 1 t)  3  1 t  PG ,
    22
    11
     31
    Q  t  3  2 t,  2 t  t  2  ,即Q  2 t  3, 2 t  2  ,
    
    点Q 正好落在抛物线 y   1 x2  2x 上,
    4
    
    解得t  2  8 13 或t  2  8 13 ,
    99
    13
    13
    ∴点 P 的坐标为 2  8 13 , 1 4 或 2  8 13 , 1 4 .
    99
    99
    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正方形性质、旋转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点坐标和相关线段的长度.
    在Rt△ABC 中, M 是斜边 AB 的中点,将线段 MA 绕点 M 旋转至 MD 位置,点 D 在直线 AB 外,
    连接 AD, BD .
    如图 1,求ÐADB 的大小;
    已知点 D 和边 AC 上的点 E 满足 ME  AD, DE ∥ AB .
    (ⅰ)如图 2,连接CD ,求证: BD  CD ;
    (ⅱ)如图 3,连接 BE ,若 AC  8, BC  6 ,求tan ABE 的值.
    【答案】(1) ADB  90
    1
    (2)(ⅰ)见解析;(ⅱ)
    2
    【解析】
    【 分 析 】( 1 ) 根 据 旋 转 的 性 质 得 出 MA  MD  MB , 根 据 等 边 对 接 等 角 得 出
    MAD  MDA, MBD  MDB , 在 △ABD 中 , 根 据 三 角 形 内 角 和 定 理 即 得 出
    MAD  MDA  MBD  MDB=180 ,进而即可求解;
    (2)(ⅰ)延长 AC, BD 交于点 F ,证明四边形 AEDM 是菱形,进而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得出,
    AF  AB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D 是 BF 的中点,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即可得证;
    ( ⅱ ) 如 图 所 示 , 过 点 E 作 EH  AB 于 点 H , 由  AHE∽ ACB , 得 出
    EH  3, AH  4 ,
    在△ABD 中, MAD  MDA  MBD  MDB=180
    ∴ ADB  ADM  BDM  180  90
    2
    【小问 2 详解】
    证明:(ⅰ)证法一:
    如图,延长 BD、AC ,交于点 F ,则BCF  90 ,
    ∵ ME  AD , ADB  90
    ∴ EM ∥ BD . 又∵ DE ∥ AB ,
    ∴四边形 BDEM 是平行四边形.
    ∴ DE  BM .
    ∵ M 是 AB 的中点,,
    ∴ AM  BM .
    ∴ DE  AM .
    ∴四边形 AMDE 是平行四边形.
    ∵ ME  AD ,
    ∴ AMDE 是菱形.
    ∴ AE  AM .
    ∵ EM ∥ BD ,
    ∴ AE  AM .
    AFAB
    ∴ AB  AF .
    ∵ ADB  90 ,即 AD  BF ,
    ∴ BD  DF ,即点 D 是RtBCF 斜边的中点.
    ∵ ME  AD ,
    ∴ ME 垂直平分 AD .
    ∴ EA  ED .
    ∴ EAD  EDA .
    ∵ DE ∥ AB ,
    ∴ BAD  EDA .
    ∴ EAD  BAD .
    ∴ BD  CD . 证法三:
    ∵ ME  AD , ADB  90
    ∴ EM ∥ BD . 又∵ DE ∥ AB ,
    ∴四边形 BDEM 是平行四边形.
    ∴ DE  BM .
    ∵ M 是 AB 的中点,,
    ∴ AM  BM .
    ∴ DE  AM .
    ∴四边形 AMDE 是平行四边形.
    ∵ ME  AD ,
    ∴ AMDE 是菱形.
    ∴ EAD  MAD .
    ∵ ACB  ADB  90 , M 是斜边 AB 的中点,
    ∵ AC  8, BC  6 ,
    AC 2  BC 2
    ∴ AB 
     10 ,则 AE  AM 
    1 AB  5 ,
    2
    ∵ EAH  BAC, ACB  AHE  90 ,
    ∴ AHE∽ ACB ,
    ∴ EH  AH  AE  5 ,
    BCACAB10
    ∴ EH  3, AH  4 ,
    ∴ BH  AB  AH  10  4  6 ,
    ∴ tan ABE  EH
    BH
     3  1
    6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求正切,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附近,那么 n 大约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四象限,,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