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5页。
2.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共50分)
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少小离家老大回,多音无改鬓毛衰”。谈诗句主要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 能生长发育B. 能影响环境
C. 能繁殖后代D. 能遗传变异
【答案】A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这句诗的含义是: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体现生物的生长发育;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B.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C. 生物圈是指陆地以上和海洋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
D. 生物圈能为生物生存提供所需的基本条件
【答案】C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能为其中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条件,所以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详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A正确。
BC.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B正确,C错误。
D.生物圈能为其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条件,D正确。
故选C。
3. 以下例子与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A. 森林资源清查——观察法
B. 用放大镜了解菜豆种子的结构——实验法
C. 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观察法
D. 了解深圳人民对于“三孩政策”的想法——调查法
【答案】D
【分析】调查法是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数据或信息而采取的实地考察的方法;
实验法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实验对象进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对实验对象用肉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行的观测。
【详解】A.森林资源清查属于调查法,A错误。
B.用放大镜了解菜豆种子的结构属于观察法,B错误。
C.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属于实验法,C错误。
D.国家已经放开“三孩”政策,想知道全国人民关于放开“三孩”政策的想法,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应属于调查法,D正确。
故选D。
4. 学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格中的①应为阴暗
B. 表格中的②应为干燥
C. 对照组和实验组应保持光照相同
D. 可将鼠妇的数量减少到2只,不影响实验
【答案】A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BC.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唯一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数量、温度、湿度、土壤干湿度等。因此表中实验该实验方案中①应为黑暗与明亮形成对照,②应为湿润,与对照组一致,控制单一变量,A正确,BC错误。
D.不能用2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D错误。
故选A。
5. 玻片上写有一“d”字母,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 qB. dC. bD. p
【答案】D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详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d”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p”。所以玻片上写有一“d”字母,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p”,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 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 )
A.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
B. 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需要将观察物像调至视野中央
C. 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
D. 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答案】D
【分析】观察同一视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视野暗。
【详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即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A正确。
B.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由于高倍镜的视野范围较小,如果观察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很可能在高倍镜下找不到该物像。因此,需要将观察物像调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B正确。
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C正确。
D.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D错误。
故选D。
7. 通过遗传物质的检验与分析来判断父母与子女是否亲生关系称为亲子鉴定。人的毛发、口腔细胞等都可以用于亲子鉴定。鉴定所需的遗传物质主要取自于细胞的( )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
【答案】D
【分析】动物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细胞核传递遗传信息。
【详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故选D。
8. 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模式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
B. 结构①③⑤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C. ②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 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③⑦
【答案】D
【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详解】AB.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所以,甲具有细胞壁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而结构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是绿色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但植物根部等位置的细胞无③叶绿体,AB正确。
C.②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C正确。
D.③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⑦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不一定含有③叶绿体和⑦线粒体,如根尖细胞没有③叶绿体,D错误。
故选D。
9. 如图是细胞系列生理活动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Ⅰ→Ⅲ表示细胞分裂
B. Ⅳ表示细胞分化
C. ①②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各不相同
D.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答案】C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
图中:ⅠⅡⅢ细胞分裂,Ⅳ细胞分化,①属于肌肉组织,②属于神经组织,③属于结缔组织。
【详解】ABD.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的了不同的组织,如图Ⅰ→Ⅲ为细胞的分裂,Ⅳ为细胞的分化,ABD正确。
C.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故①②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C错误。
故选C。
10. 吃甘蔗时,先要削去坚硬的外皮,然后咀嚼乳白色的结构会有许多甜汁,咀嚼后把甘蔗渣吐掉;莲藕折断时,会出现“藕断丝连”的现象。从结构层次的角度分析,坚硬的外皮、乳白色的结构、莲藕的丝分别是( )
A.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B. 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营养组织
C. 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D. 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答案】A
【分析】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等。
【详解】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各具有一定的功能,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根、茎、叶的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分生组织具有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里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营养组织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 甘蔗坚韧的皮位于茎的外面,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咀嚼甘蔗时会有很多的甜汁,乳白色的甜汁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说明有营养组织。藕丝是藕的导管壁增厚部连续成螺旋形的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因此属于输导组织。
故选A。
11. 以下是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其内遗传物质的变化是相同的
B. 只要是活细胞就具有生长、分裂、分化等生理过程
C. 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
D. 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方式不同
【答案】B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2)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3)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核中,细胞膜在中央的部分从四周逐渐的向内凹陷,将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详解】A.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A正确。
B.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构成,不能分化,B错误。
C.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C正确。
D.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核中,细胞膜在中央的部分从四周逐渐的向内凹陷,将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在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时,细胞中央部分的细胞膜不会从四周逐渐向内凹陷,而是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D正确。
故选B。
12. 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 白杨树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
C. 多细胞生物体一定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
D.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和胃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答案】C
【分析】动物体和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相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区分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关键是看有无系统这一层次。
【详解】A.除病毒外,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A正确。
B.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别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营养器官是根、茎、叶,生殖器官是花、果实、种子,因此白杨树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
C.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不含系统,C错误。
D.皮肤和胃都属于器官,同属于一个结构层次,D正确。
故选C。
13. 海带、葫芦藓和肾蕨是三种常见的绿色植物,对它们特征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海带为多细胞个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 葫芦藓有输导组织,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C. 肾蕨有真正根、茎、叶,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
D. 海带、葫芦藓和肾蕨都是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答案】B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详解】A.海带,多细胞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A不符合题意。
B.葫芦藓,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没有输导组织;它没有根,哪些有点像根的须状物只有固定功能,没有吸收水分、无机盐的功能,所以只能叫假根。苔藓植物的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利于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叶中含有叶绿体,还能进行光合作用,B符合题意。
C.肾蕨,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输导组织能为植物输送大量的有机物供植株利用,机械组织有支持作用,能支撑地上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C不符合题意。
D.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 有种子B. 有根茎叶分化
C. 种子没有果皮包被D. 种子有果皮包被
【答案】B
【分析】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根据果皮的有无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裸子植物没有果皮,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详解】A.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蕨类植物不能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A不符合题意。
B.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都具有根茎叶分化,因此有根茎叶分化是它们的共同特征,B符合题意。
C.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蕨类植物没有种子,C不符合题意。
D.裸子植物种子没有果皮包被,蕨类植物没有种子,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 如图所示,天平两端相同大小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一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叶片一多一少,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的变化是( )
A. 天平左边升高,右边降低
B. 天平仍保持两端平衡
C. 天平左边降低,右边升高
D. 无法判断
【答案】A
【分析】
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详解】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植物叶片面积越大,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就越多。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如图可知,左侧的叶片多,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多,右侧叶片少,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少,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的右边会下降,左侧上升。可见A正确。
故选A。
16. 下列关于植物叶片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和④是表皮,具有保护作用
B. ②是叶肉,能进行光合作用
C. ③是叶脉,具有运输和支持的作用
D. ⑤是气孔,下表皮的数量明显少于上表皮
【答案】D
【分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中,①上表皮、②栅栏组织、③叶脉、④下表皮、⑤气孔。
【详解】A.①和④在图中分别代表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是叶片的外层,主要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这些细胞无色透明,且外壁有角质层,这样的结构使得表皮能够有效地防止叶片内部水分的散失,并对外界环境起到保护作用,A正确。
B.②在图中代表栅栏组织。栅栏组织包含了大量的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能够捕获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同时合成有机物,B正确。
C.③在图中代表叶脉。叶脉是叶片中的输导组织,它主要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而筛管则负责运输有机物。此外,叶脉中的机械组织还起到支撑叶片的作用,C正确。
D.气孔是表皮上由保卫细胞围成的开口,它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通常,叶片的下表皮气孔数量要多于上表皮,这有助于植物在保持水分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D错误。
故选D。
17. 下列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匹配的是( )
A. 在大棚中施加气肥(二氧化碳)——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B. 遇阴雨连绵天气,给农田排水——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C. 栽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
D.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叶片——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答案】A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详解】A.在大棚中施加气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而不是促进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消耗有机物,与提高产量无直接关系,A错误。
B.遇阴雨连绵天气时,土壤中的水分会增多,可能导致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减少。给农田排水可以减少土壤中的水分,从而保持土壤中的氧气含量,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B正确。
C.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C正确。
D.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叶片可以减少叶片的数量,从而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主要方式,去掉部分叶片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D正确。
故选A。
18. 无脊椎动物是一个大家族,下列生物所属类群以及主要特征关联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涡虫——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有肛门
B. 沙蚕——环节动物——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C. 水螅——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D. 蛔虫——线形动物——身体如细线,有口有肛门
【答案】A
【分析】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动物、哺乳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详解】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身体确实扁平,左右对称。然而,扁形动物的特点是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通过口排出体外,A错误。
B.沙蚕属于环节动物,这类动物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这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B正确。
C.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C正确。
D.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这类动物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D正确。
故选A。
19. 自然界有些动物“名不副实”,比如“鳄鱼不是鱼、海马不是马、蜗牛不是牛、鲸鱼也不是鱼”,它们分别属于( )
A. 爬行动物、软体动物、软体动物、哺乳动物
B. 爬行动物、鱼类、软体动物、哺乳动物
C. 爬行动物、鱼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D. 两栖动物、鱼类、软体动物、哺乳动物
【答案】B
【分析】鳄鱼体表含有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属于爬行动物;海马用鳃呼吸,利用尾部和鱼鳍运动,属于鱼类;蜗牛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属于软体动物;鲸鱼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详解】A.海马属于鱼类而不是软体动物,A错误。
B.鳄鱼属于爬行动物、海马属于鱼类、蜗牛属于软体动物、鲸鱼属于哺乳动物,B正确。
C.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而不是爬行动物,C错误。
D.鳄鱼属于爬行动物而不是两栖动物,D错误。
故选B。
20.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不确切的是( )
A. 蚯蚓体表分泌黏液,只是为了便于在土壤中运动
B. 青蛙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以辅助呼吸
C. 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卵有外壳适于陆地生活
D.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生殖器官发达,适于寄生生活
【答案】A
【分析】(1)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4)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详解】A.蚯蚓体表分泌黏液,这确实有助于它们在土壤中运动,减少摩擦。但黏液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保持体表湿润,因为蚯蚓依赖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所以,仅仅说黏液是为了便于在土壤中运动是不确切的,A错误。
B.青蛙的皮肤裸露且湿润,里面密布着毛细血管。这样的结构使得青蛙可以通过皮肤进行辅助呼吸,特别是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B正确。
C.爬行动物已经适应了陆地生活,它们用肺进行呼吸,不再依赖水生环境。同时,它们的卵有坚硬的外壳,可以保护卵在陆地环境中免受干燥和机械损伤,C正确。
D.蛔虫是一种寄生生物,它们体表有角质层可以保护它们免受宿主消化液的侵蚀。同时,蛔虫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这使得它们能够在有限的宿主环境内迅速繁殖,D正确。
故选A。
2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下列有关诗句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白鹭胸肌发达,能牵动双翼,翱翔于天空
B. 鸟发达胸肌的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胸骨上
C. “鸣翠柳”是黄鹂鸟的先天性行为
D. 黄鹂鸟可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
【答案】B
【分析】(1)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A.白鹭属于鸟类,胸肌发达,能牵动双翼,翱翔于天空,A正确。
B.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可见,鸟发达胸肌的两端不能都附着在同一块胸骨上,B错误。
C.“鸣翠柳”是黄鹂鸟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
D.黄鹂鸟可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B。
22. 饲养员在给猴子喂食物时,一个甜薯不慎掉进水池中,一只小猴子费了好长时间才从水池中捞出这个甜薯。一段时间后,饲养员发现喂甜薯时,很多猴子拿着甜薯到水池中去清洗,再也不吃沾满泥土的甜薯了。下列关于这些猴子洗甜薯的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后天学习行为B. 是猴子一生下来就有的
C. 这种行为受遗传物质的影响D. 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
【答案】B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小猴子从水池中捞甜薯是在后天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中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能使猴子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因此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23. 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 界B. 科C. 属D. 种
【答案】D
【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
【详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相似程度,我们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也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
24. 网络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网络谣言也是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擦亮眼睛,明辨是非。下列网络信息,你认为最可信的是( )
A. 某地发现了一种高达2m的苔藓植物
B. 某科学家发现眼镜蛇体温是恒定的
C. 某营养学家说猪肉煮至五分熟,吃起来最有营养
D. 通过研究发现水蛭分泌的蛭素可用于治疗各种血栓疾病
【答案】D
【分析】(1)苔藓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2)蛭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由许多体节构成。
(3)蛇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特点是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心脏两心房一心室,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卵生。
【详解】A.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提供营养物质,一般长的比较矮小,因此,发现了一种高达2m的苔藓植物,是不可能的,A不符合题意。
B.眼镜蛇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B不符合题意。
C.猪肉煮至五分熟,还有很多病菌没有被杀死,不可能最有营养,C不符合题意。
D.蛭体内能产生一种强力抗凝剂--蛭素,可用于治疗各种血栓疾病,D符合题意。
故选D。
25. 如表的四种植物中,哪两个物种的亲缘关系最近?( )
A. 胡萝卜和小麦B. 水稻和白菜C. 胡萝卜和白菜D. 小麦和水稻
【答案】D
【分析】生物分类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详解】由题意可知,胡萝卜和小麦同门,水稻和白菜同门,胡萝卜和白菜同门、同纲,水稻与小麦是同纲同目同科不同属,因此水稻和小麦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6题,请考生用0.5mm 黑色中性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位置。
26. 纪录片《超级巴斯德》是一部关于生物学的基础科普片,生物学有其独特的探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图一为光学显微镜结构图,图二为临时装片部分制作步骤,图三甲乙丙分别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结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请据图回答:
(1)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依次调节图一中的____(填数字)结构。找到的物像如果不清晰,可调节图一中[ ]____。
(2)下图①-④为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和物镜,⑤⑥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____(填选项)。
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①④⑥D. ②③⑤
(3)图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步骤C滴加的液体是____。在步骤A的操作过程中,某同学闻到了刺鼻的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
(4)图三中,丙与乙相比,缺少的细胞结构是____。
(5)若将一片树叶直接放在显微镜下,什么也观察不到,因为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____而透明的。图三甲中,下表皮的气孔受____细胞控制。
【答案】(1)①. 2467 ②. 3细准焦螺旋 (2)C
(3)①. D→A→B→C ②. 碘液 ③. 液泡
(4)细胞壁、液泡 (5)①. 薄 ②. 保卫
【分析】图一:1目镜,2粗准焦螺旋,3细准焦螺旋,4转换器,5物镜,6遮光器,7反光镜。图二:A撕洋葱内表皮,B盖盖玻片,C染色,D滴清水。图三:甲是叶片结构,乙图是洋葱表皮细胞,丙图是口腔上皮细胞。
【详解】(1)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需要调节显微镜的多个结构以确保光线能够正确聚焦并照亮观察区域。应依次调节图一中的2(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4(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6(遮光器)选用较大光圈,7(反光镜)直到出现明亮的视野。找到物像后,如果物像不清晰,可以调节图一中3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2)图中①②为物镜,③④是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数量越少,相反,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量越多,因此,应当选用低倍目镜④和低倍物镜①,此时低倍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相对较远,即⑥,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D滴、A撕、展、B盖、C染,故图二所示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D→A→B→C。其中,步骤C滴加的液体是碘液,用于染色以便更好地观察细胞结构。在步骤A(撕取材料)的操作过程中,某同学闻到了刺鼻的气味,这通常是因为细胞结构中的液泡含有挥发性物质。
(4)图三中,丙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与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相比,缺少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壁和液泡。这是因为动物细胞通常没有细胞壁和液泡这两种结构。
(5)若将一片树叶直接放在显微镜下,由于树叶太厚且不透明,会阻挡光线的通过,因此什么也观察不到。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在图三甲中,下表皮的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控制,这两个细胞可以张开或关闭气孔,以调节植物的水分散失和气体交换。
27. 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首先要进行____处理。对b处遮光后,再光照一段时间,而后将a、b所在叶片置于酒精中隔水加热,直到叶片变成____色。滴加碘液,____(选填“a”或“b”)处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____。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____,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
(3)图丙装置可以用来探究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利用图丁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得到的实验结论是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____气体。
【答案】(1)①. 暗 ②. 黄白 ③. a ④. 光
(2)①. 复燃 ②. 氧气
(3)水 (4)①.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 二氧化碳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详解】(1)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先将这株天竺葵进行暗处理,这样处理的作用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防止对实验造成干扰。酒精能够溶解叶绿素,故对b处遮光后,再光照一段时间,而后将a、b所在叶片置于酒精中隔水加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征,a叶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滴加碘液变蓝;b叶不见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滴加碘液不变蓝,二者对照说明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氧气具有助燃的性质,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3)图丙装置,A区、B区对照,唯一变量是水,可以用来探究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二氧化碳。
28. 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的让农民增收。图一表示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图二表示密闭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图三中Ⅰ、Ⅱ、Ⅲ表示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
(1)根据图一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当大棚内温度降低时,图一中的a点会向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2)图二中g点光合作用强度____(选填“>”“=”“<”)呼吸作用强度;根 据图二曲线可以判断一天内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间是____。
(3)我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记载有“正其行,通其风”的种植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产量,主要是因为通风能够为图三中Ⅰ所示的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 ]____。该生理活动还能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平衡。
(4)农作物植株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图三中Ⅱ所示的生理活动释放的,该生理活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中。
(5)图三中Ⅲ所示的生理活动,能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还能使植物有效地散热。
【答案】(1)①. 光照强度 ②. 上
(2)①. > ②. 18h
(3)①. A二氧化碳 ②. 碳-氧
(4)线粒体 (5)水分
【分析】图一表示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图二表示密闭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图三中Ⅰ表示呼吸作用、Ⅱ蒸腾作用、Ⅲ 表示光合作用、A二氧化碳,B有机物。
【详解】(1)根据图一曲线变化,可以看出c点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也在增加,说明光合作用效率在提高。因此,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当大棚内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会减弱,导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减弱。但是,由于呼吸作用对温度更为敏感,所以呼吸作用减弱的程度会更大,即呼吸作用曲线会整体下移。这样一来,光合作用开始大于呼吸作用的光照强度就会变小,即a点会向上移动。
(2)从图二中曲线可以看出,efg段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光合作用旺盛,因此图二中g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从清晨到傍晚,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积累有机物。到18点时,这种积累达到了一天中的高峰,因为此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超过了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因此根据图二曲线可以判断一天内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间是18点。
(3)《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正其行,通其风”的种植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通风效果。通风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光合作用不仅能为植物自身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还能释放氧气到大气中,从而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农作物植株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呼吸作用释放的。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它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可以利用能量。
(5)图三中Ⅲ所示的生理活动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因为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向上运输到茎、叶等器官。同时,蒸腾作用还能使植物有效地散热,防止植物体温过高而受损。
29. 马拉松是一种高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2023年10月2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马拉松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一起参加了济南(泉城)马拉松比赛,感受运动的激情和活力。下列是与人体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为关节结构示意图,其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 ]____和[ ]____。
(2)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灵活是因为图一中[ ]____和滑液的共同作用。
(3)图二为木板(1、2)、橡皮筋(3、4)和螺丝钉(5)组成的肌肉牵拉骨运动模型。其中1和2相当于“骨”,3和4相当于____,5相当于____。
(4)马拉松运动员完成跑步动作,是运动系统在____系统的支配,以及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5)马拉松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迅速起跑,这属于____行为,是遗传因素和____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答案】(1)①. 2关节囊 ②. 3关节腔
(2)5关节软骨 (3)①. 骨骼肌##肌肉 ②. 关节
(4)神经 (5)①. 学习 ②. 环境
【分析】图一关节的结构: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窝,5关节软骨;图二中,1和2相当于“骨”,3和4相当于“骨骼肌”,5相当于“关节”。
【详解】(1)关节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构成,基本结构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因此,图一为关节结构示意图,其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2关节囊和3关节腔三部分。
(2)关节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构成,基本结构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其中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叫③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和关节面接触面上覆有一层关节软骨能减少摩擦,使关节更灵活;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的结构有④关节囊和其周围的韧带。因此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灵活是因为图一中2关节囊和滑液的共同作用。
(3)结合分析可知,图二为木板(1、2)、橡皮筋(3、4)和螺丝钉(5)组成的肌肉牵拉骨运动模型。其中1和2相当于“骨”,3和4相当于骨骼肌或肌肉,5相当于关节。
(4)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也可以说成是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的。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因此马拉松运动员完成跑步动作,是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以及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5)马拉松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迅速起跑,是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这属于学习行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30. 图一中①-⑤代表大熊猫、蚯蚓、家鸽、蝗虫、鲤鱼五种动物分类表解图;图二是鸟类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①代表的动物是____,②的呼吸器官是____,③的运动器官是____。
(2)图一中⑤特有的结构是____,该动物用____呼吸。
(3)家鸽的呼吸方式比较特殊,不论是吸气还是呼气,肺内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通过,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这与它具有图二中[ ]____结构有关,这种呼吸方式称为____。
(4)家鸽消化系统中,暂时贮存和软化食物的是图二中的[ ]____。
【答案】(1)①. 蚯蚓 ②. 气管 ③. 鳍
(2)①. 膈 ②. 肺
(3)①. 2气囊 ②. 双重呼吸
(4)5嗉囊
【分析】图一:①蚯蚓,②蝗虫,③鲤鱼,④家鸽,⑤大熊猫。图二:1肺,2气囊,3口,4气管,5嗉囊,6肝,7胃腺,8肌胃,9小肠,10直肠。
【详解】(1)根据图一中①-⑤代表的动物分类,我们可以推断:①代表的动物是蚯蚓,因为它属于无脊椎动物,且身体没有外骨骼。蚯蚓是环节动物,其呼吸器官是湿润的体壁,通过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②代表蝗虫,因为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且有外骨骼,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
③是鲤鱼,鲤鱼属于鱼类,鱼类动物主要依靠鳍完成运动。
(2)⑤代表大熊猫,大熊猫作为哺乳动物,具有一系列哺乳动物共有的特征,但也有一些其特有的结构。其中,最显著的是大熊猫具有膈这一结构,这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理特征,它帮助哺乳动物实现胸式呼吸,即呼吸时胸腔的容积会发生变化,从而吸入或排出空气。同时,正因为这样的结构特点,大熊猫主要用肺呼吸。
(3)家鸽的呼吸方式特殊,其肺内有气囊结构。无论是吸气还是呼气,肺内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通过,这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这种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因此,与图二中对应的结构是[2]气囊。
(4)家鸽的消化系统中,暂时贮存和软化食物的是嗉囊。嗉囊是家鸽消化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结构,用于在食物进入胃之前进行贮存和软化。因此,与图二中对应的结构是[5]嗉囊。
31. 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必须____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以____的方式进行增殖。
(2)与图丙相比,图乙生物的细胞中没有____。正常情况下,图乙生物的生殖方式是____生殖;环境恶劣时,图乙生物能够形成休眠体____。
(3)图丙生物为青霉,主要依靠产生____进行繁殖。该生物能够产生青霉素,可治疗由图____(选填“甲”“乙”“丁”)所示生物引起的疾病。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如图丁所示,营____生活的细菌、真菌,可以发挥分解作用,充当生物圈中的“清洁工”。
【答案】(1)①. 寄生 ②. 自我复制
(2)①. 成形的细胞核 ②. 分裂 ③. 芽孢
(3)①. 孢子 ②. 乙
(4)腐生
【分析】图中:甲属于病毒,乙属于细菌,丙是青霉菌属于真菌。图丁体现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详解】(1)图甲生物是病毒,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们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和能量进行生命活动,并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2)图乙生物是细菌,与图丙真菌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是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正常情况下,细菌通过分裂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即一个细菌细胞分裂成两个相同的子细胞。当环境恶劣时,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待环境适宜时,芽孢再萌发成新的细菌个体。
(3)图丙生物为青霉,青霉是真菌的一种,它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青霉能够产生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由细菌(如图乙所示生物)引起的疾病。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描述了落叶等有机物在生物圈中的循环过程。如图丁所示,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这些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等,这些无机物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从而充当生物圈中的“清洁工”。
组别
鼠妇的数量(只)
光照条件
土壤条件
对照组
10
①
湿润
实验组
10
明亮
②
植物名称
分类等级
胡萝卜
小麦
水稻
白菜
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伞形目
莎草目
莎草目
白花菜目
科
伞形科
禾本科
禾本科
十字花科
属
胡萝卜属
小麦属
稻属
芸薹属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6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