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7课 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含反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7课 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含反思)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7课 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含反思)第2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7课 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含反思)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第7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7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本课授课中,我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 2011 版《课程标准》作为备课大纲,认真落实五大核心素养。
    二、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8 课,课标要求如下: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影响。
    本课前面已讲完第 6 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和第 7 课战国时期社会变化,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带领学生感悟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从而使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形成。本课为后面学习秦汉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起到衔接过渡的作用。本课有三个子目,即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三个子目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递进关系。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开始萌发,百家争鸣则是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飞速发展。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结合这一特点,在讲述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的故事时选取了“无为而治”“孔子说仁”等故事,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学派包含的哲学思想及蕴含的人生道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联系生活,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感受传统文化对现实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七年级新生刚接触历史,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好表现。但是接触历史的时间还不长,学生对历史只是停留在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系统的逻辑思维。本课通过历史故事、典故, 史料记载的文字描述,提高学生历史学科阅读、史料研读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回顾已学知识,探讨“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学会理清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辩证分析历史现象。
    学生阅读课文,概述老子和孔子的基本情况。提升整理、归纳史料的能力。
    阅读材料研读、观看图片、朗读古籍经典,从中归纳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主张。落实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提炼信息,归纳结论的能力。
    学生观看视频,概述“百家争鸣”的情况,知道其在世界的影响力。通过观察地图,建立中外联系的时空观念。认识百家争鸣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培养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5、阅读课文和材料研读,结合现实问题,运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智慧分析实际问题,感受古人的智慧,树立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志向。
    五、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知道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六、教学设计思路
    从整个单元来看,本单元主要讲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社会动荡,战国群雄争霸,各国变法自强。社会的大变革引出了中国思想文化的“黄金时期”。 作为一节思想文化课,七年
    级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点困难。因此本课设计围绕着课本的三个小标题开展:1、老子,2、孔子与儒家学说,3、百家争鸣。以这三个标题作为主线,整合全课基础知识,层层递进,分析讲解。讲授本课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材料研读,历史图片、地图的观察、历史故事的阅读。通过表格归纳,学会整理知识结构。通过材料研读,落实史料实证核心素养,通过史料对比分析,深入了解思想家们的思想及其影响,落实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唯物史观。通过对地图的分析辨认,落实时空观念。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本课还特别选取了对一古一今两个事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符合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与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课标和全文三个小标题,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明确目标,带着目标进入学习。
    (二)新课讲授
    第一环节:展示课标和小标题,明确本课结构。提示:春秋战国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通过图片、地图及其上的文字信息,引导学生回顾春秋战国的时代特点,从而归纳出“生产力发展 经济政治之变 思想文化之变”的结论。
    第二环节:认识诸子百家中的老子1.阅读课本P38,完成表格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获取老子的基本信息,初步了解老子其人。通过
    表格归纳,提高整理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
    2.老子的思想主张都体现在《道德经》中。其中最著名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哲学和治国理念: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问:从材料中,你能分析出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吗?
    老子认为:世间万物要遵循“道”这样的自然规律,人也不例外,因此人在世上也要顺其自然。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问:这句话的意思包含了老子怎样的思想主张?
    老子在思考问题时是从事物正反两面去思考,他认为“对立双方,相互转化”。以学生日常学习出现的情况为例,举例说明。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 五十八章
    问:老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老子把他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应用到治国方面,认为治国应该无为而治。进一步解释“无为而治”的含义,并陈述“无为而治”思想对后世封建统治者治国方针的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从原文中去感悟老子的核心思想。加入生活化的例子,让七年级学生更容易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
    过渡:
    老子学识非常渊博,相传一位与他同时期的思想家常向他讨教。这个人就是孔子。相信同学们对孔子已经相当熟悉了,你知道孔子的哪些故事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已知的知识,熟悉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
    第三环节:阅读 P38—P39 页,了解孔子。通过孔子的人生轨迹,你会发现,
    孔子在历史上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子贡问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仲弓问仁。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问:通过这三则材料,用自己的话来总结一下,到底什么是“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相关信息,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重视书本,同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时间轴,了解孔子的生平。通过材料阅读,思考归纳孔子的核心思想,感悟“仁”的涵义。
    第四环节:通过对材料分析,归纳孔子提出的政治思想主张
    展示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问:孔子在政治上有什么主张呢?
    【设计意图】通过史实,归纳出孔子“仁“的核心思想。把理论故事化, 以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展示材料二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问:这则材料又反应了孔子哪些政治主张呢?
    引导学生归纳孔子的政治主张。并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政治主张对当时的社会是否有利?当时的统治者是否有采纳?
    【设计意图】七年级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有限,通过引用课本上史料的研读,逐步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在研读材料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有利于改善民众的生活状况,但得不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的支持, 为过渡到学习孔子的教育主张作衔接。
    第五环节:通过对不同材料,不同角度的分析,归纳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主张
    1.同样是问“仁”,但由不同的弟子提出,孔子的回答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相同材料的阅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孔子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得到认同,但在教育上,有突出的成就。从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只要坚持不懈的地努力,积极面对人生,总能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同时也引导学生,相同的材料,不同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答案,培养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3.通过观察表格,归纳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通过《史记》的节选阅读,感受孔子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文化贡献。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材料的阅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归纳孔子的教育主张。节选《史记》作为材料,尝试让学生接触经典史学著作,进行学术的熏陶。
    过渡: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战国时期,社会变革越演越烈,思想上的冲击也愈加活跃。中国思想界上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第六环节: 《稷下学宫》图片展示,初步感知“百家争鸣”的盛况。历史解释,明确“百家争鸣”的概念。
    【设计意图】知道当时的“百家争鸣”是由于当时社会变革所造成,感悟“百家争鸣”在历史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逐步形成唯物史观。
    第七环节:1.展示表格,指引学生阅读课本P40—P41,整理诸子百家的信息,完成填表。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整理归纳诸子百家的信息。
    2.根据诸子百家信息,讨论归纳各家学派他们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呢?
    【设计意图】一方面立马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诸子百家思想主张进行对比分析,归纳他们的共同关注点,分析他们在治国方略、战争态度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第八环节:阅读书本的P42。看看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有哪些影响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用好课本,做好笔记。
    (三)课堂总结
    八、板书设计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二、、老子
    老子生平
    老子的道家思想三、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生平
    孔子的核心思想
    孔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的教育主张和文化影响四、百家争鸣
    代表人物及主张
    百家争鸣的影响
    九、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是属于思想文化史,知识点分散,脉络线索不清晰。本人授课前, 特别强调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明确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线索。授课中,引用“《道德经》《论语》等原著材料,让学生通过名著的阅读,最原汁原味地感受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主张。运用表格带领学生归纳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通过阅读史料,观察图片带领学生去探讨学习内容,通过与生活中常接触的事件相结合,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受诸子百家思想影响的例子。课程中,我注重学生自我阅读和归纳分析的能力。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还不够,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待观察。

    相关教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7课 百家争鸣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7课 百家争鸣表格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新课过程,板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7课 百家争鸣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7课 百家争鸣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合作探究,学生自主讲解,内容检测,教师对重要内容再强调,合作探究,知识拓展,总结百家争鸣,课堂板书,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