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专题练(含解析)
专题16 神经调节(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学案专题(含解析 )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16 神经调节(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学案专题(含解析 ),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神经调节相关的7点提醒,神经纤维上膜电位差变化曲线解读,在神经元之间电流计的变化,学习和记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易混易错梳理
一、与神经调节相关的7点提醒
(1)在一个反射活动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蝕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活动所需时间的长短。
(2)并非只要反射弧完整就能产生反射。相应反射的完成都离不开适宜的刺激和完整的反射
(3)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来自感受器或神经中枢,故在体内兴奋传导是由兴奋产生端向接受兴奋的一端单向传导的,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4)突触前膜是由轴突未端分支突触小体上的膜形成的,而不是轴突末端的膜。
(5)产生感觉≠完成反射。一切感觉无一不是形成于大脑皮层,其产生路径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上行传导至大脑皮层,可见传出神经及效应器受损时仍可产生感觉,但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受损时将不形成感觉。
(6)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这一高级中枢的调控。
(7)“言语中枢”是人类特有的高级中枢,它位于大脑皮层左半球。
二、神经纤维上膜电位差变化曲线解读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如图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详细分析如下:
①a点——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此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②b点——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
③bc段——动作电位,细胞膜继续保持对Na+的通透性强度;
④cd段——静息电位恢复;
⑤de段——静息电位。
三、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在神经纤维上: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四、在神经元之间电流计的变化
①刺激b点时: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尽管ab与bd距离相等,但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所以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时:兴奋只能由c传到d,不能传到a,a点不兴奋,d点可以兴奋,电流计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五、学习和记忆
①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②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a.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b.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易混易错通关
1.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元的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为神经元的细胞体,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2数量较多,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
C.3外包裹着结缔组织,构成神经纤维
D.4处有多个分支,有利于与其他神经元共同形成突触
2.下图为排尿反射神经调节示意图,排尿反射弧不同部分受损引起排尿异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消失
B.脊椎胸椎段损毁,排尿反射不受意识控制
C.刺激膀胱传入神经,就引起排尿反射
D.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受损,膀胱不能储存尿液,可能随时发生漏尿现象
3.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B.刚进入寒冷环境时发生的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一种条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某人抽血时看见针,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
4.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摇铃后立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神经中枢相同
5.在神经纤维(图1)和突触结构(图2)的表面连接灵敏电流计,以a、b、c、d为刺激点(a点与左右两个接点等距)。根据刺激时灵敏电流计的偏转情况,探究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及突触处的兴奋传递,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在a、b、c、d处给以足够强度的刺激,刺激d点时指针只偏转1次、其余都偏转2次
B.若仅刺激图1中某个刺激点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需要改变刺激点或接点位置
C.两图均需要调整接点或刺激点位置,才能证明兴奋可以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D.刺激d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只偏转1次,即可证明突触传递的单向性
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B.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C.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D.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手指时,并未发生缩手反射,说明该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7.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也是失智症中最普遍的成因,症状表现为逐渐严重的认知障碍(如记忆障碍、学习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病理显示患者的大脑细胞受损,海马区会出现神经炎性斑块,且会出现突触丢失、神经递质减少等异常现象。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患者丧失的记忆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如果该病患者大脑某一区域受损,则可能会出现味觉丧失
C.如果该病患者言语区的V区受损,则会出现语言交流障碍
D.该病患者体内突触丢失、神经递质减少仅会影响短时记忆
8.如图甲为中枢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图中各结构均正常,M和N为连接在神经元表面上的电流计;图乙为某一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乙为刺激A处时记录的膜电位变化示意图,在ab段Na+内流,膜外的Na+浓度低于膜内
B.刺激A处,N的指针只会偏转1次
C.若要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递,而不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刺激点应在A处,放药点应分别在B、C处
D.若只刺激B处,N的指针发生偏转,M的指针未发生偏转,即可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9.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图1表示毒品作用于多巴胺转运后对神经冲动传递的影响示意图(箭头粗表示转运速率快),图2表示5-羟色胺的作用机制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多巴胺转运体回收的多巴胺可以在突触前膜内重新包装形成突触小泡
B.突触前膜接收到兴奋信号后Ca2+内流,通过胞吐释放5-羟色胺到突触间隙
C.毒品减少了突触前膜上多巴胺转运体的数量,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含量增多
D.5-羟色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使Cl-内流,突触后膜难以产生动作电位
10.下面的图表是兴奋在神经Ⅰ~Ⅲ上传导和传递的数据。在神经Ⅰ~Ⅲ上标记点d1~d5,如图1所示。对神经Ⅰ和Ⅱ的同一点P以及神经Ⅲ的点Q(P和Q各为d1~d5中的某一点)同时给予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刺激4ms后测得神经Ⅰ~Ⅲ上各点膜电位见下表。神经Ⅰ的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传导速度均为2V,神经Ⅱ和Ⅲ的兴奋传导速度依次为3V和6V。神经Ⅰ~Ⅲ上各点产生动作电位时,膜电位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兴奋在各神经上只发生1次传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点Р对应点d2,点Q对应点d4
B.刺激后神经Ⅰ的点d1的膜电位不变
C.刺激4ms后,神经Ⅱ的点d3的膜电位是-80mV
D.兴奋在神经Ⅱ上的传导速度为2cm/ms
11.鸢尾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运动时血液中鸢尾素含量会上升,它对突触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能促进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生长。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鸢尾素主要影响的是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
B.鸢尾素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C.施加了鸢尾素阻断剂的小鼠记忆能力提高
D.体育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记忆衰退
12.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大脑皮层S区受损伤,病人能听懂话,但不会说话,当H区受损伤时,病人就听不懂话语的意思
B.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C.神经细胞的胞体都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中
D.当把食盐撒在从刚杀死的鱼上切下的肉块上时,肉块不停抽动,说明肉块发生了反射
13.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感觉,也是机体内部的警戒系统,它能引起防御性反应,具有保护作用及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但是强烈的疼痛会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甚至休克。当人体发生强烈的疼痛时,常需要药物镇痛,很多传统中药在镇痛方面有着独到的疗效,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有研究表明,草乌(一种中药)具有止痛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的痛觉感受器接收到伤害性刺激时会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
B.神经纤维受刺激后,膜外原来的正电位会变成负电位
C.人体剧烈运动后常常会感觉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D.在研究草乌是否具有止痛作用的实验中,草乌的有无是自变量
14.神经细胞外的Ca2+能竞争性结合Na+载体,对Na+内流具有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作用。适宜的血钙浓度对保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兴奋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血钙浓度低于2.25mml/L时,机体会发生抽搐或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当高于2.75mml/L时会患高钙血症,患者表现出肌无力等症状。
(1)在血钙浓度过低时,肌肉发生抽筋的病理原因是____;高钙血症患者表现出肌无力的原因是____由此可见,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____。
(2)为验证膜屏障作用,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试剂:正常Ca2+浓度任氏液(含有Na+、K+、Ca2+、Cl-等)浸润中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生物信号采集仪(能记录电极处的电位变化)等。可根据实验需要对任氏液中相关离子浓度进行调整。
实验思路:________。
实验结果(绘制膜电位变化的大致曲线图):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更准确,实验中还需测定________进一步验证。
15.吸食毒品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释放多巴胺使此处的神经元兴奋,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使人感到愉悦,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图甲是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和转运机理,MNDA为细胞膜上的结构。研究表明,毒品可卡因能干扰多巴胺的回收,并导致体内T细胞数目下降,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MNDA的作用是____。
(2)由图甲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____,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这一过程可以用图乙中曲线____(填“x”“y”或“z”)表示。
(3)吸毒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吸食可卡因,使突触后膜上的MNDA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一旦停止吸食,突触后膜的多巴胺作用效应会减弱,吸毒者需要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从而造成对毒品的依赖。“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体内____(填一种激素名称)的含量减少。
(4)吸食可卡因的吸毒者容易被细菌、病毒感染而患病,原因是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1为神经元的细胞核,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A错误;2为树突,数量较多,有利于接受兴奋并传导至细胞体,提高兴奋的传递效率,B错误;3为轴突,其外表大都包裹着髓鞘,髓鞘由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结缔组织包裹的是神经纤维束,C错误;4(神经末梢)处有多个分支,有利于与其他神经元共同形成突触,D正确。
2.答案:B
解析:A、大脑皮层受损,脊髓完整,排尿反射不会消失,A错误;
B、脊椎胸椎段损毁,会导致兴奋无法传到大脑皮层,因而排尿反射不受意识控制,但排尿反射还正常,B正确;
C、反射必须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因此只刺激膀胱的传入神经,没有完整的反射弧,不能叫做排尿反射,C错误;
D、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受损,膀胱能储存尿液,但不会发生排尿反射,发生随时漏尿现象,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中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反射发生的前提,A错误;刚进入寒冷环境时发生的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B错误;感觉是大脑皮层的功能,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C错误;抽血时,看见针时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D正确。
4.答案:C
解析: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参与,A错误;食物引起味觉不属于反射,B错误;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即建立铃声与唾液分泌之间的联系,形成条件反射,C正确;铃声引起唾液分泌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是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所以两者的神经中枢不相同,D错误。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兴奋传导和传递的过程。刺激a点时兴奋同时到达电流计两极,电流计不偏转;刺激b、c两点指针偏转2次;刺激d,兴奋不能到达左侧电极,指针只偏转1次,A错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需要在两电极之间a点以外选择刺激点或改变接点位置,观察到指针偏转2次,B正确。图2刺激c点,若指针发生2次偏转即可证明兴奋可以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C错误。刺激c点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刺激d点电流计指针只偏转1次,可证明突触传递的单向性, D错误。
6.答案:A
解析:生物节律的控制与下丘脑有关,B项错误;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大脑皮层,C项错误;缩手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手指时,并未发生缩手反射,说明该反射受高级中枢的调控,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记忆功能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A错误;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该病患者大脑某一区域受损,则可能会出现味觉丧失,B正确;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损伤,会导致病人不能看懂文字,C错误;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故突触丢失、神经递质减少会影响长时记忆,D错误。
8.答案:C
解析:ab段膜电位的变化主要是Na+内流造成的,但膜外的Na+浓度仍然高于膜内,A错误。若刺激A处N的指针偏转,说明A处的兴奋能向下一神经元传递,由于图甲的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特殊,且构成一个循环路径,所以兴奋能多次传导至N处,导致N的指针发生多次偏转,B错误。若要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递,而不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刺激点应在A处,药物应分别放在B、C两处,C正确。只刺激B处,若N的指针发生偏转,M的指针未发生偏转,只能证明兴奋不能从B传到A,不能证明兴奋能从A传到B,因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错误。
9.答案:C
解析:据图1分析,多巴胺的回收是通过多巴胺转运体,回收的多巴胺可以在突触前膜内重新包装形成突触小泡,用于下次的信号传递,A正确;据图2分析,突触前膜接收到兴奋信号后Ca2+内流,通过胞吐释放5-羟色胺到突触间隙,B正确;据图1分析,毒品对突触前膜上多巴胺转运体的数量的影响无法判断,但可推知毒品使转运速率减慢,进而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含量增多,C错误;据图2分析,5-羟色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使Cl-内流,则突触后膜上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从而使突触后膜更加难以产生动作电位,D正确。
10.答案:D
解析:A、兴奋神经Ⅱ以3V的速度传导。在神经Ⅰ的传导速度为2V,对神经Ⅰ和Ⅱ的同一点P以及神经Ⅲ的点Q同时给予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刺激点的膜电位变化相同,所以P对应d2,故Q对应d4,A正确;
B、因为刺激的是d2,那么对于神经Ⅰ而言,d1与d2之间存在突触,那么从d2到d1需要从突触后膜到突触前膜,信号不能从突触后膜到突触前膜,d1的膜电位没有变化,B正确;
CD、神经Ⅲd2为-80mV,由图2可知-80mV是刺激作用3ms后的电位,这是由于d4是刺激点,d2对应兴奋后3ms时的电位。说明从d4到d2经过了1ms,传到距离为2cm,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相同,神经Ⅱ和Ⅲ的兴奋传导速度依次为3V和6V,故神经Ⅱ上兴奋从d2到d3经过了1ms,传到距离为1cm,各神经元膜电位随时间的变化相同,神经Ⅱ的点d3的膜电位是-80mV,且神经元上传导速度为1cm/ms,C正确,D错误。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鸢尾素对突触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靠突触,所以推测鸢尾素主要影响的是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A正确;鸢尾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正确;鸢尾素能促进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生长,故施加了鸢尾素阻断剂的小鼠记忆能力会降低,C错误;运动时血液中鸢尾素含量会上升,结合鸢尾素的作用可知,体育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记忆衰退,D正确。
12.答案:A
解析:当大脑皮层S区受损伤,病人能听懂话,但不会说话,当H区受损伤时,病人就听不懂话语的意思,A正确;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B错误;神经细胞的胞体可位于脑和脊髓的灰质里,也可位于神经节中,C错误;当把食盐撒在从刚杀死的鱼上切下的肉块上时,肉块不停抽动,说明肉块发生了反应,但不是反射,因为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D错误。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中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痛觉是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的,A正确;神经纤维受刺激后,钠离子会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使膜外形成负电位,B正确;人体剧烈运动后常常会感觉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C错误;在研究草乌是否具有止痛作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草乌的有无,D正确。
14.答案:(1)Ca2+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神经细胞容易产生兴奋而使肌肉持续收缩表现出抽筋;Ca2+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增强,神经细胞不易产生兴奋,无法完成肌肉正常收缩;保证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连接正常Ca2+浓度任氏液中的神经纤维与生物信号采集仪,对坐骨神经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记录采集仪所显示的电位变化;然后降低任氏液中Ca2+浓度,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实验(合理即可);图示详见解析(合理即可)
(3)膜内外Na+含量的变化
解析:(1)血钙较低,肌肉易抽搐痉挛,其原因是Ca2+较少,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过强,很容易产生兴奋而使肌肉收缩;高钙血症患者表现出肌无力的原因是神经细胞不易产生兴奋,无法完成肌肉正常收缩;由此可见,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保证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钠离子内流的结果,分析题意可知,膜屏障是指神经细胞外的Ca2+能竞争性结合Na+载体,对Na+内流具有抑制作用,为验证膜屏蔽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是细胞外Ca2+浓度,因变量是膜电位情况,可通过膜电位情况进行测定,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连接正常Ca2+浓度任氏液中的神经纤维与生物信号采集仪,对坐骨神经施加一定刺激记录采集仪所显示的电位变化,然后降低任氏液中Ca2+浓度,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实验。
由于Ca2+浓度对Na+内流具有抑制作用,故降低钙离子浓度后膜电位升高,预期实验结果为。
(3)由于膜屏蔽的结果是钠离子内流情况,故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准确,实验中还需测定膜内外Na+含量的变化。
15.答案:(1)识别并结合多巴胺运输Na+
(2)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的回收;增多;y
(3)减少;甲状腺激素(或肾上腺素)
(4)可卡因导致体内T细胞数减少,特异性免疫受损
解析:(1)据题图甲可知,MNDA位于突触后膜上,作用是识别并结合多巴胺、运输Na+。
(2)据题图甲可知,可卡因能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收,导致突触间隙中多中胺含量增多,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根据题意可知,可卡因使得多巴胺不能及时被回收,因此回收时间比正常情况延长,但是最终可以全部回收,故这一过程可以用题图乙中曲线y表示。
(3)长期吸食可卡因,机体会通过减少受体蛋白的数量来缓解毒品的刺激,即减少突触后膜上的MNDA,导致突触后膜对神经递质的敏感性降低。“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减少。
(4)吸食可卡因的吸毒者因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而患病,原因是可卡因导致体内T细胞减少,特异性免疫受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9 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专题(含解析 ),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有关提醒,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DNA的结构,DNA的半保留复制,染色体,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8 遗传的细胞基础(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专题(含解析 ),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同源染色体的三个认识误区,与减数分裂相关的4点提醒,鉴别细胞分裂图像的常用方法,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7 细胞的生命历程(练习)--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专题(含解析 ),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理解细胞衰老和凋亡的两个“≠”,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关于癌细胞的三个易错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