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
政治 (道德与法治)以礼待人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以礼待人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展示课题及学习目标,导入新课,新闻链接,相关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4.2以礼待人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本课为 1 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课的第一框。八上教材的主题是社会生活,在前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之后,本单元介绍的是“遵守社会规则”。
本单元共设计了三课,分别为“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讲道德”“做守法的公民”。
本节课“以礼待人”是“社会生活讲道德”的第二框内容,承接上一课,继续讨论道德层面的要求,这一框引导学生探讨文明有礼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再扩展至“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懂得参加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进而引导学生从态度、用语、仪表等方面提高自己,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本节课由“待人礼为先”“做文明有礼的人”两目组成。第一目“待人礼为先”主要表达了四层意思:其一,礼的含义和表现;其二,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其三,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其四,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第二目“做文明有礼的人”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文明有礼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其二,文明有礼要注意仪表整洁和举止端庄;其三,学礼最主要的是践行。
学情分析
关于尊重、文明有礼和诚信主题,小学阶段已经有所涉及,学生对尊重、文明有礼和诚信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也知道在生活中应该尊重他人、礼貌待人、诚实守信。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尊重他人,面对复杂的情境如何做到尊重他人,文明有礼的意义和价值,诚信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文明进步的作用,如何在诚信两难中遵循诚信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等,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部分学生对遵守道德规范持消极态度,甚至通过违反道德规范来显示自己的存在。这种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需要我们加强引导,从尊重道德规范的深层原因和社会价值角度给学生提供帮助,以不断克服和解决成长中面对的问题,在学生道德规范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引导。
基于以上分析和思考,教材第四课选取了与学生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尊重”“文明有礼”“诚信”三个道德规范,设计了“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和“诚实守信”三框内容。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政治认同】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1)
【道德修养】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在社会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2)
【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3)
【健全人格】养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5)
教学重点
文明有礼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展示课题及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
本单元学习目标是:(展示目标、学生朗读)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是:(展示目标、学生朗读)
2.【导入新课】
方案1——视频提兴趣,学习更有趣
【新闻链接】“刚给中国队道歉,他又惹事了!”
马尔尚又道歉了:巴黎奥运会,法国运动员莱昂·马尔尚因未与中国教练握手,在视频曝光后向中国游泳队道歉。两天后,马尔尚再次无视了一位法国小女孩,网友再一次开始批判他没礼貌
学生观看视频,讨论并回答:有人说马尔尚的行为只是小事而已,不必小题大做,也有人说,细节反映了一个人真正的修养。对此,你怎么看?
学生交流基础上,师总结:“最高级的教养,是时刻替别人着想的善意。”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文明有礼、与人为善的人。
方案2:
阅读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中的材料,讨论并回答:
你认为小岩的哪些行为体现了文明有礼?
如果你是和小岩一起就餐的人,你会有什么感受和反应?
参考答案:(1)画上红线的地方都是符合礼仪的。(2)我会觉得小岩是一个有教养、有礼貌的孩子。作为客人,在餐桌上我会表扬小岩的行为,并认为小岩的家庭是一个非常有教育、有涵养、值得学习的家庭。
在学生交流、分享基础上,教师总结:
文明有礼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和交际能力,文明有礼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以礼待人》这一课。
明确目标,学习有方向
本活动通过一段“马尔尚又道歉了”的视频,让学生感认识到以礼待人、与人为善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升以礼待人、与人为善的意识,同时引出课题《以礼待人》。
日常生活是检验人们文明素养的最好途径。本活动以一个中学生在一顿普通晚餐上的文明行为做素材,引导学生意识到文明有礼看似小事,实则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新课讲授
待人礼为先
师出示知识点:
1.礼的表现在哪些方面?P37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情境判断:教师展示社会新闻事件中的5个场景,学生观察图片,判断哪些场景体现了文明有礼。
【新闻链接】“最萌鞠躬礼”,这一瞬间,太暖!
“最萌鞠躬礼”:照片中两岁的小男孩出现发热症状,来医院就诊经核酸检测为阴性,是普通的感冒,住院治疗。22日,小男孩病愈,护士曹玲玲按惯例送患者出门。刚打算挥手告别时,小男孩突然向她鞠了一躬,她立马也还了个礼。这一幕凑巧被一旁的医护人员拍了下来,照片在网络上广泛流传,众网友纷纷被圈粉。小男孩的这一举动被大家称为“最萌鞠躬礼”。更有细心的网友翻出一张百年老照片,定格与上图不仅如出一辙,连照片中的人物背景也完美复制。上演一场跨越时空的致敬!
学生观看材料并思考:为什么这个小小的“鞠躬礼”能够感动万千网友?礼节真的那么重要吗?请谈谈你的想法。
在学生交流、分享基础上,教师总结:这张照片之所以让人感动,是拍到了医患间温馨的瞬间,诠释着患者把健康乃至生命,托付给医生的感激,也涌动着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尊重和关爱。近年来医患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此时一张普通的照片,复刻了百年前的礼仪,更传递出一种对医生的尊重、对礼仪的呼唤!礼仪文化更要代代传承!
【相关链接】传统文化中对礼的论述
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教材P37“相关链接”中的两句名言:《论语》中的名句“不学礼,无以立”,杨雄《法言》中的“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不学礼,无以立”的意思是,不学习和践行礼节、礼仪,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其意在突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人而无礼,焉以为德”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礼,就谈不上道德修养。
师总结知识点:
2.为什么要待人礼为先?P37-39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教师列举三个案例,体现父母在孩子文明有礼方面的教养,再次说明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案例一:等地铁的时候,一个宝宝问脚下踩的脚印是干嘛的,爸爸妈妈还有外婆(奶奶),耐心地给他解释是排队的,并且整齐地排了队给宝宝看。
案例二:早高峰时,坐在后座的孩子将酸奶盒随手扔出窗外,父亲随即下车,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了教育,并将酸奶盒捡回放进车内。
案例三:地铁上,年轻妈妈怀里抱的孩子睡着了。她怕孩子踢到别人,也怕鞋子弄脏别人的衣服,就用手捧着鞋子直到下地铁。
【探究与分享】生活中的小事
案例一:刚转行当网约车司机的陈诚,偶尔会因看错导航遭乘客埋怨。回家他将经历和爱人说起时,也被10岁的女儿听到,暖心女儿给乘客写下纸条贴在车上:“我爸人老实,一人担起我们家,希望您多一点包容和理解……”
案例二:一妇女正带着一名小女孩过马路,见到有车辆驶来,两人下意识地停步打算退回。车辆在斑马线前停下让行,两人过马路过程中,走到路中央的女孩向让行司机鞠躬致谢,又挥了挥手,接着跟妇女迅速通过了斑马线。
案例三:一对从工地归来的夫妇怕沾满泥的鞋弄脏地板,丈夫便脱下鞋进商店买东西,妻子则守在门口等待。这种不用说出来的美好,就是教养,无关身份。怕身上灰土弄脏车座宁愿坐地上,清理地铁上别人留下的垃圾…
教师列举上述三个案例,学生思考并回答:上述生活中的小事,你有什么感触?这些小事对我们的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学生交流、分享基础上,师总结知识点: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新闻链接】礼仪之邦,中国人的好客与浪漫!
中国人的好客与浪漫:北京冬奥开幕式,鸟巢的烟花是一个炫目的迎客松;闭幕式在纪念环节之前,大屏幕中出现了柳枝,取古人折柳送别的意思,BGM是李叔同的送别。 202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尽显巴风蜀韵和中国范,令人沉醉!成都以中国式浪漫欢迎四海宾朋,相聚于此。热情好客、底蕴丰厚、贴心便捷、活力开放、美食众多...的成都,外国运动员纷纷表示“喜欢这样温暖的城市!”
学生观看材料,讨论并回答:你如何评价上述案例中的“中国人的好客”。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案例,能体现我们是“礼仪之邦”呢?
参考答案:北京冬奥会和成都大运会中国人热情、开放、好客的精神面貌体现了我们国家是个“礼仪之邦”,文明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教师引导:观看材料和视频思考杭州为什么要当好东道主?又做了哪些
努力?
▲配套视频: 杭州为了办亚运,有多拼?
学生自主讨论,踊跃发言。
师总结知识点: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时事研讨】中国公民在国外的一言一行
教师列举涉及中国公民在国外的言行的三则时事新闻:中国游客澳大利亚便溺被捕;三军仪仗队国内外吸粉无数;中国女排展现女排精神,国内外吸粉无数。
▲ 配套视频:最帅天团!帅到了莫斯科
学生观看材料后,思考并回答:挑选上述图片中的一张,说说你的感触?“礼仪之邦”的一员应该怎么做?
在学生交流、分享基础上,教师总结:
一个公民在国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中国人的素养,每一个出国的公民都要有主人翁意识,时刻表现出中国人的文明素养。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做好礼仪之邦的使者,积极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声音,同时把我们“礼仪之邦”的美好传统传递出去,营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做文明有礼的人
【探究与分享】程门立雪的故事
阅读教材P39“探究与分享”中的材料,思考并回答:你如何评价杨时和游酢的行为?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杨时和游酢拜见老师的过程,体现了他们尊敬老师,是遵守礼节的人,也展现了古人遵守礼制的传统。
【阅读感悟】文明礼貌的楷模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又是文明礼貌的楷模。他认为:随地吐痰、留长指甲、不刷牙等陋习,都是违反文明礼貌的行为,是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不相称的。他提倡“诚中行外”,注意“一举一动之微”的文明。
教师提问:结合上述两个故事,思考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在学生交流、分享基础上,教师总结:上述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实着手。
师出示知识点:
1.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P39-40
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良好的举止放映我们高雅的气质。
③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相关链接】传统文化中的礼貌用语
学生自主阅读或集体朗读教材P39“相关链接”中提供的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
教师补充中华传统礼仪用语中的谦称和尊称:家、舍、愚、鄙、敝、拙,
令、贤、尊、贵、高、芳、您、大、老等。
教师提问:请学生结合经验,谈谈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使用这些文明用语?你能用这些谦称和尊称造词吗?
参考答案:“家”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级大的亲人,如家父、家母、家兄、家姐;“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人,如舍弟、舍妹;“愚”用于自称的谦称,如愚兄、愚见;“鄙”和“敝”都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鄙人、鄙见、敝人、敝处、敝校;“拙”用于对人谦称自己的东西,如拙笔、拙著、拙见。
【探究活动】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教师先播放一段视频《膀爷》;
▲ 配套视频:膀爷
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提问:生活中是否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知道在一般社交场合下,容貌、衣着方面需要注意的礼节吗?
学生交流讨论环节,教师可提示学生结合教材P40“方法与技能”中提供的礼节。
接着,教师展示社会生活中文明行为的若干图片:遵守秩序,讲究卫生,文明乘车、文明娱乐、文明旅游等。
学生观察图片后,讨论并回答:生活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到文明有礼?
参考答案:如文明出行(不闯红灯、不逆向行驶、不翻越护栏、不越线停车、不乱停乱放、礼让斑马线)、文明养犬(遛狗要牵绳、粪便及时清)、文明乘梯(两边站立、先下后上、不堵门)、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文明居住(不侵占公共空间、不毁绿种菜、不饲养家禽),等等。
本栏目通过例举社会新闻事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文明有礼方面有哪些不足,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文明有礼应该从小事做起。
本活动通过讨论为什么一个小小的“鞠躬礼”能够感动万千网友,引导学生在讨论、反思中体会到礼节的重要性,文明有礼看似小事,实则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同时,新闻中的“最萌鞠躬礼”照片复刻了百年前的礼仪,传递出对传统礼仪的呼唤,中国礼仪文化要代代传承。
本栏目意在对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古代名人的论述中说明文明有礼对一个人立身处世的作用。
通过感悟体现父母教养的三个案例,加深学生对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的理解。
本活动通过几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发学生思考: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关系靠什么来维持?文明有礼对和谐社会建设有什么作用?
本栏目通过展示北京冬奥会和成都大运会中国人热情、开放、好客的面貌,展现我国作为“礼仪之邦”的风采,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文明有礼的感触,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通过观看杭州办亚运的努力,让学生聊一聊如何做好东道主。
本活动以我国公民在国外展现的一言一行做素材,通过讨论和反思,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公民在国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中国人的素养,每一个出国的公民都要有主人翁意识,时刻表现出中国人的文明素养。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做好礼仪之邦的使者。
本活动通过感悟古代程门立雪的故事和近代孙中山的文明小故事,让学生明白,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实着手。
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学习这些有代表性的礼貌用语,学生既可以学做文明有礼的人,又能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增强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本活动提供基本的方法和技能指导,通过讨论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社交场合下和日常生活中,在容貌、衣着和举止方面个人需要注意的礼节。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礼,知道了礼的表现,懂得了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了做文明有礼的人就应从语言、举止、仪表方面努力,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并与身边的人一起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课堂练习
略。(详见配套课件P18-24)
课后拓展
【拓展空间】P40礼与人、事、国家
课后作业:
分小组搜集社会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的事例,办一期板报。
结合调研结果,开展一次以“文明有礼,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本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礼的作用,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板书设计
礼的含义和表现
待人礼为先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以礼待人
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做文明有礼的人 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对礼的认识,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个文明有礼的人,来启发学生平时多思考,多反省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有礼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还要提醒身边的人,大家一起树立文明风尚。本课时的文字比较浅显易懂,上课时要多准备资料,如成都大运会展示的“礼仪之邦”的形象,近期出现的不文明现象等,加深学生的印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以礼待人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设计思路,教学过程,议学情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以礼待人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位与作用,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以礼待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