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二章+第四节+幼儿想象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

    第二章+第四节+幼儿想象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第1页
    第二章+第四节+幼儿想象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第2页
    第二章+第四节+幼儿想象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第3页
    第二章+第四节+幼儿想象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第4页
    第二章+第四节+幼儿想象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第5页
    第二章+第四节+幼儿想象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第6页
    第二章+第四节+幼儿想象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第7页
    第二章+第四节+幼儿想象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第8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二章+第四节+幼儿想象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第四节+幼儿想象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想象的概述,幼儿想象的分类,幼儿记忆的发展,幼儿想象的特点,三维目标,想象的分类,幻想是想象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幼儿想象的发展阶段
    知识目标:了解想象的定义及分类,掌握幼儿想象的特点;能力目标:能够针对幼儿想象的特点,处理相关实际问题,保护幼儿的想象力;情感目标: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在了解幼儿特点的基础上,充满爱心的教育引导幼儿,培养职业道德和科学的幼儿教育观。
    同学们,请大家观察下面的图片,这张图片是谁?跟真正的猴子一样吗?
    思考: 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的基础是客观现实。想象是以记忆表象(储存在脑中的已有的表象)为原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 ?问题:天生的盲人可以想象出颜色的绚丽和五彩的花朵吗?为什么?
    1.按照想象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1)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的刺激下不由自主进行的想象。例如:看到白云,想到像小狗;听到歌曲,想到电视或者电影。(2)有意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而自觉进行的想象。例如:创作文学和艺术作品之前的构思;组织一次活动前的策划。
    2.按照内容的新颖性、独创性和创造性: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描述,在头脑中再造出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读《白雪公主》的故事时,头脑中出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形象。
    例如,某美术学院举行考试,题目是“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要求考生必须把这两句诗中的意境在画上确切地表现出来。结果,三名考生分别画了如下三幅画
    (2)创造想象:是根据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设计者 林恒韬(小学四年级 )
    三、幼儿想象的发展阶段
    各年龄儿童想象的特点: 2-3岁完全没有目的 3-4岁自由联想性质的无意想象 4-5岁无意想象中出现有意成分 5-6岁出现有意的创造想象
    1.儿童想象的最初表现在2周岁左右。例如:喂娃娃吃饭。呜呜开汽车。2.幼儿活动中出现创造性想象是在3—6岁左右。例如:制定游戏规则,分配游戏角色。
    偶发的图形:2岁以后3岁以前偶然画出的图形
    3—4岁的自由联想性质的无意想象(一)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二)想象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想象内容贫乏,数量少而单调
    4—5岁的无意想象中出现了有意成分(一)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二)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三)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四)想象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
    5—6岁出现有意的创造想象(一)想象的有意性相当明显(二)想象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三)想象内容新颖性程度增加(四)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胡晓舟,六岁作,在“我在二〇〇〇年的生活”世界儿童绘画比赛中获一等奖。
    无意想象占据主导地位,有意想象开始发展;再造想象占据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想象易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
    1.主题与时间不稳定,易变换。2.不易分清想象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幼儿言语中常常有虚构的成分,对事物的某些情节和特征往往加以夸大。3.缺乏计划性和预定的目的,只满足于想象的过程本身。4.想象的创造成分还保留在具体形象的水平上,不能在语词的水平上进行创造性的想象。
    与童年期儿童相比,幼儿想象的几个特点:
    知识点补充——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1.丰富幼儿的表象; 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形成过程,然而这种新形象的产生也是在过去已有的记忆表象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也就是说,想象的内容是否新颖,想象发展的水平如何,取决于原有的记忆表象是否丰富,而原有表象丰富与否又取决于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的多少。因此,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就是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幼儿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幼儿的想象是很重要的。幼儿个体的经历不同,想象的内容也有区别。
    2.在语言、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培养儿童的想象;
    如:续编故事 续编儿歌 一问一答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5.尊重儿童的想象,保护幼儿的好奇心;6.引导幼儿的想象符合客观规律。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实现的事物的想象。
    积极幻想:符合客观规律与社会要求,在现实中能实现的想象。 消极幻想:不符合客观规律与社会要求,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幻想。例如:长生不老。
    大班幼儿看了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后,分别画出不同的 喜洋洋形象,这属于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空想D.5
    案例一一个3岁多的幼儿听到他爸爸介绍了出差广州了的情况,他也很想去广州玩一玩。星期一去幼儿园,老师问他:"星期天去哪儿了,玩得好吗?"他回答说:"去广州了,玩得真高兴。".(1)试分析该案例体现了幼儿想象的什么特点?(2)如果你是他的老师,你将如何处理?顾叶D.5
    (1)试分析该案例体现了幼儿想象的什么特点? 不易分清想象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幼儿言语中常常有虚构的成分,对事物的某 些情节和特征往往加以夸大。(2)如果你是他的老师,你将如何处理? 幼儿还不能把想象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清楚地区别开来,有时把想象当现实, 把自己臆想的事物、渴望的事物当作真实的、并且以肯定的 形式进叙述,告诉别 人,分不清什么是想象的,什么是真实的。我们绝不能误认为孩子有说谎,而应帮 助孩子从混淆中分清想象与现实。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何收获?一、想象的概念和分类二、幼儿想象的特点三、幼儿想象的发展趋势
    1.完成本节课后练习题; 2.整理本节课知识点,完成思维导图。 课后思考题: 为什么我们要特别重视幼儿分不清想象与现实的 界限这一年龄特征?

    相关课件

    第二章+第五节+幼儿思维的发展2(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

    这是一份第二章+第五节+幼儿思维的发展2(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幼儿的表征,儿童的概念,幼儿思维的发展,问题解决和推理,三维目标,即时模仿,延迟模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第五节+幼儿思维的发展1(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

    这是一份第二章+第五节+幼儿思维的发展1(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维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

    这是一份第二章+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维目标,图中有几只小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