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职专用】幼儿保育专业对口高考《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复习资料汇编课件
第二章+第五节+幼儿思维的发展2(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第五节+幼儿思维的发展2(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幼儿的表征,儿童的概念,幼儿思维的发展,问题解决和推理,三维目标,即时模仿,延迟模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目标:理解概念的三个层次以及幼儿掌握的概念分类;能力目标:通过对幼儿推理方式的案例讲授,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点运用在后期 的教学活动中;情感目标:通过对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逐步认识到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幼儿, 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思维概念的知识。 我们简单来进行一下回顾:什么是思维?思维有哪些特点?幼儿思维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有关幼儿概念的获得和幼儿问题解决的方式。
概念:儿童能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动作在新情景中解决问题时,头脑里一定有一个关于动作的意图和计划。也就是说,儿童开始在头脑中运用表象预设动作的进程和结果,这就是表征。
1.因此,表征=在解决问题前,个体头脑里形成一个关于解决问题的意图、计划、 方案。2.在儿童的思维发展中,表征的出现,是思维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表象与表征:表象是静态的物像;表征是动态的过程。 想像幼儿园活动游戏:点名,晨检、儿歌小火车。
关于幼儿的表征:♦9个月的婴儿:出现表征(延迟模仿);♦3—4岁的幼儿将 圆圈+直线的图画命名为气球,意识到表征与真实事物的关系;♦幼儿的表征还表现在对空间关系、模型、事件的过程中。 做一做:回家和小朋友交谈:妈妈是怎样做饭的?
谈一谈:下图的动物是什么?它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狗=四条腿、汪汪叫、会摇尾巴、有皮毛、哺乳动物
定义:是以一类事物的底层相似性为基础所做的心理分类。概念是个有层次的系统,基本概念为核心层,还有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例如,“狗”是一个基本概念,它的上位概念是“动物”,它的下位概念是“牧羊犬”“哈巴狗”等。幼儿掌握的概念大致上可分为实物概念、社会概念、属概念和初步的抽象概念。
2.幼儿概念形成的依据
(1)知觉特征:通过眼睛看到的形象、颜色,耳朵听到的(2)范畴类型:父母所教导儿童的东西(例:教儿童认识各种动物)
3.幼儿的计数受到哪些原则的支配?
第一:一一对应原则;第二:稳定次序原则;第三:基数原则;第四:抽象原则;第五:次序无关原则。
4.幼儿各个时期对概念的表示方式:
提问:幼儿初期的时间段为多少?这一时期的幼儿思维处于什么阶段?
幼儿初期:幼儿所掌握的实物概念主要是他们熟悉的事物。给物体下定义多属直指型。如问“什么是狗?”,他就会指着画上的或玩具说“这是狗。”
提问:幼儿中期的时间段为多少?这一时期的幼儿思维处于什么阶段?
幼儿中期:幼儿已经能够在掌握事物某些比较突出的特征,由此获得事物的概念。他们给物体下定义多属列举型。这时幼儿对刚才的问题就会回答:狗有四条腿,还长着毛呢!看见小花猫就汪汪叫,看见骨头就会跑过去啃。
提问:幼儿晚期的时间段为多少?这一时期的幼儿思维处于什么阶段?
幼儿晚期:幼儿开始初步掌握某一实物的较为本质特征,如功用的特征,或若干特征的总和。他们给物体下定义多为功用型。但仍有对事物的描述。对上面的问题就会回答:狗是看门的,狗还可以帮人打猎,狗也是动物,狼狗是最厉害的。
办法:用图钉将盒子固定在墙上,把蜡烛放在盒子上。
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你被带到一间屋子里,屋子里有:一盒图钉、 一根蜡烛、一张纸,要求:在最短时间里将蜡烛竖立固定在墙上?如果蜡烛落在地上, 将会引起火灾。”你怎么办?
定义:根据已有信息引出新信息的加工过程。分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1)已知: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 结论: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2)已知:青少年的内心具有矛盾性,创造性等特点,你们是青少年 结论:你们的内心具有矛盾性,创造性等特点 演绎推理=根据真实的前提,得出结论(从一般——特殊)
归纳推理:已知:欧洲有矿藏,亚洲有矿藏,非洲有矿藏,北美洲有矿藏,南美洲有矿 藏,大洋洲有矿藏,南极洲有矿藏结论:地球上都有矿藏归纳推理=从特殊信息中得出一般性结论(从特殊——一般)
类比推理: 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推理,它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归纳推理,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发现和应用。典型的类比推理如“苹果/水果,?/文具”,要求儿童在“铅笔、书、报纸”几个答案中作选择。类比推理的测验材料可以是几何图形、实物照片、语词,也可以是数字。 3~6 岁的儿童已经具有一定水平的类比推理,且类比推理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提高。
请大家进行小组讨论: 例举三类推理的具体事例。(重点区分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例如:有个 3 岁的孩子看到大人种葵花籽,知道了“种豆得豆,种葵花长葵花”的道理,于是自己抓了几颗最爱吃的糖来种,希望长出几棵“糖树”。演绎推理:例如:“大班小朋友暑期后要上小学了”(大前提),佳佳是大班的小朋友(小前提),佳佳暑假后要上小学了(结论)”。
1.从一般原理到特殊事例的推理称为( )A.判断 B.决策 C.归纳推理 D.演绎推理
2.探究问题:结合实例谈谈怎样才能促进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幼儿初期的思维特点仍带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教育中应注意:
1.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
2.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
3.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教具;
4.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具体形象思维时期,在教育中应注意:1.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
2.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要坚持直观性原则。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何收获?一、幼儿的表征表征的出现,是思维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二、幼儿的概念1.概念:是以一类事物的底层相似性为基础所做的心理分类。2.概念形成的依据(两点:知觉特征、范畴类型)。3.幼儿的计数受到哪些原则的支配?4.幼儿各个时期对概念的表示方式(幼儿早期、幼儿中期、幼儿晚期)。三、幼儿的问题解决与推理概念:是一种有目标指向的认知活动。推理的分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1.完成本节课后练习题; 2.整理本节课知识点,完成思维导图。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二章+第五节+幼儿思维的发展1(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维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二章+第四节+幼儿想象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想象的概述,幼儿想象的分类,幼儿记忆的发展,幼儿想象的特点,三维目标,想象的分类,幻想是想象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二章+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维目标,图中有几只小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