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职专用】幼儿保育专业对口高考《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复习资料汇编课件
第二章+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维目标,图中有几只小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知识目标:1.理解记忆的概念、了解记忆种类;能力目标:2.掌握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3.掌握幼儿记忆发展的形式及其主要特点; 4.掌握幼儿的记忆策略并运用其中合理的策略提高记忆效果;情感目标:5.学会用相应的教育措施来解决幼儿记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请你读下面的数字,只能读一遍,然后尽可能按顺序把这些数字都写出来。
8 5 1 7 4 9 3
这就是数字广度测验,如果你能准确地重复出7个数字,即说明你有正常的短时记忆能力。
2、现在再做一个测试。还是读下面的数字,只能读一遍,然后尽可能按顺序把这些数字都写出来。
7 1 8 3 5 4 2 9 1 6 3 8 4 2 7 0 6
这一串数字已经超出了一般人的短时记忆容量。如果你能记住7个以上,说明你的短时记忆能力相当好。
带着漫画中的疑问,我们进入今天的内容学习!
是人脑对经验的反映,是一种复杂的认识过程。
识忆 保持 再认 回忆
♦识记:是一种反复感知的过程。
♦保持:通过识记,对头脑中建立的印象进行巩固,保存下来。
♦再认: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认出来(原刺激物出现,能认)
♦回忆(再现):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并没有出现,但由于某种影响而呈现出来。(原刺激物没有出现而在头脑中浮现)
根据记忆的内容 形象识记 语词识记根据记忆的态度 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根据记忆的方式 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根据记忆保持的时间长短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形象记忆:是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语义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包括:概念、定理、公式、规则等。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 保持时间:短暂,0.25—1秒。
短时记忆:指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编码的记忆。 保持时间:不超过1分钟
20182019199720200768
长时记忆: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人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又称永久性记忆。特点:容量无限性保持时间:长久,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实验研究创始人
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1.婴儿期记忆缺失现象:没有人能记住生命最初两、三年的事情。2.自传体记忆:儿童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自传体记忆的作用是什么?有助于利用已有的经验预测将来的事件,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需要特定的识记方法,不需特殊的意志努力的识记。引起幼儿无意识记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外部因素是材料必须直观、鲜明、生动;内部因素与幼儿的兴趣、情绪状态、态度有关,也与儿童的智力活动和活动方式有关。其中,幼儿的情绪状态是影响无意识记的关键因素。(过生日时收到的礼物,印象深刻)有意识记:具有自觉的识记目的,需要一定的识记方法,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总结:无意识记是幼儿的主要记忆形式,其本质依然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整个幼儿期,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都在发展。一般说来,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明显好于有意识记。
(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在不理解内容的条件下主要利用复述完成的识记。比如:记住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意义识记:在理解材料的内容后,依靠已有经验的联系形成的识记。比如:懂得一条定律之后记住一条相应的公式。总结:幼儿运用机械识记多,但记忆的效果还是意义识记好。
♦幼儿的再认能力比回忆的能力强,♦在2-4岁阶段,再认和回亿效果都有提高,但再认总是比回忆效果好。♦幼儿的回忆能力受活动的性质影响,在目标明确的活动中,回忆效果明显提高。♦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幼儿对处于开始部位和结尾部位的信息再现效果明显好于中间部位。
♦是指在识记后的某段时间,对材料的回忆量比刚学习完的回忆量有所提高的现象♦记忆恢复现象是幼儿特殊的记忆现象。♦幼儿的记忆恢复现象发生在识记后的1-2天内。♦当记忆材料比较复杂时,记忆恢复现象更加明显。♦幼儿园小班儿童的记忆恢复现象比大班明显。♦在智力落后的儿童身上,未发现有记忆恢复现象。
(1)视觉复述策略:将自己的视觉注意力有选择地集中在要记住的对象上(眼睛不断盯着目标,以加强自己的记忆)。(玩具鸟)这是幼小儿童经常使用的最简单的策略。(2)特征定位策略:在儿童必须自己选择某些材料进行加工并加以记忆时,幼儿会对识记对象附加上一个特定的“标签”,以帮助记忆。(棋盘)5岁儿童具有特征定位的策略。
(3)复述策略:儿童掌握口语后,经常会不断重复识记对象的名称,达到记忆效果。在记忆活动中,复述是一个最常用也最有效的策略。(4)组织性策略:是将记忆材料按不同的意义,分别组成不同类别,编入各种主题,使材料产生意义联系,或对内容加以改组,以便于记忆的一种策略。(分类)(5)提取策略:一个人在回忆过程中,将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特定信息回收到意识水平上的方法和手段,就叫提取策略。 再认和回忆都需要提取。回忆过程中的提取要比再认过程中的提取更加困难。提取策略的核心是对线索的利用。
四、知识点补充——提高幼儿记忆力的方法
1、运用教具:形象记忆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学习数的组成、加减法,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利用教具演示、讲解,幼儿就能理解知识,加之幼儿动手操作,很快掌握了知识。2、开展游戏:兴趣记忆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如: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师讲述故事后让幼儿进行表演游戏,小蝌蚪寻找自己的妈妈在哪里,幼儿在表演的浓厚兴趣中记住了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3、多种感官:尝试记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参与活动,能获得最好的尝试记忆效果。如:小班认识苹果,通过看、摸、闻、尝,了解了苹果的颜色、形状、味道,最后让幼儿画苹果,加深了尝试后对知识的记忆。
4、动作演示:准确记忆有些知识,利用动作演示,幼儿就会准确理解并记忆。如:看图讲述“猴子过河”,图片中一群猴子看到河对岸有许多桃子,急得抓耳搔腮,教学中可让幼儿学猴子着急的动作,通过模仿,引出“抓耳搔腮”这个词,幼儿理解了词意,就能很准确地用于讲述中。 5 、善用比喻:善于运用一些浅显易懂的比喻手法破解难点,在幼儿的脑海里留下难忘的印象。如:画金鱼的尾巴时,可告诉幼儿尾巴分开的叉像一片片的柳树叶,幼儿记住了尾巴的样子,又能较容易地画出来。 6、找准异同:比较记忆在引导幼儿认识类似的事物时,可通过比较,找出异同点,帮助幼儿比较记忆。如:认识鸭子,可在认识嘴、脚时,出示鸡,让幼儿比较鸡嘴和鸭嘴的形状,鸡脚和鸭脚的样子,根据不同,明确记住鸡、鸭各自的特征。
案例:一个母亲问幼儿园回来的孩子,今天舅舅到幼儿园看你了吗?他回答说是的,事实上他舅舅今天没有来而是前几天来过,请用记忆的原理进行分析孩子这种“撒谎行为”?
原因:1、记得少,忘得快 2、记忆缺乏目的性 3、记忆方法呆板 4、记忆不精确
1、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A.先慢后快 B.前后一样快 C.先快后慢 D.没有规律顾叶D.5
2、童年时的伙伴多年已忘记,但偶然相逢还能认出来,这一心理活动属于(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叶D.5
一、记忆的概述1.概念:2.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3.分类:4.遗忘及其规律二、婴儿的记忆1.婴儿期记忆缺失现象:2.自传体记忆:
三、幼儿的记忆发展1.识记2.再认与回忆3.记忆恢复现象4.幼儿的记忆策略四、知识点补充—提高幼儿记忆力的方法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整理本节课知识点,完成思维导图。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二章+第五节+幼儿思维的发展2(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幼儿的表征,儿童的概念,幼儿思维的发展,问题解决和推理,三维目标,即时模仿,延迟模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二章+第五节+幼儿思维的发展1(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维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二章+第四节+幼儿想象的发展(课件)-《幼儿心理学》(人教版第二版),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想象的概述,幼儿想象的分类,幼儿记忆的发展,幼儿想象的特点,三维目标,想象的分类,幻想是想象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