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6331778/0-17307667772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6331778/0-17307667773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6331778/0-173076677736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6331778/0-173076677737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6331778/0-173076677739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6331778/0-173076677740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6331778/0-173076677742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6331778/0-173076677744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框,违法行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
思考:小勤的行为违法吗?为什么?
1、小勤的行为给你哪些启示?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自主学习:(3分钟)
自学指导: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46—51,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3分钟。
1.法律的作用;2.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3.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表现和责任4.面对身边的违法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办?
家庭困难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结果被保安送到派出所。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法律意识淡薄,不知法、不懂法,做了法律禁止的事情,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只要做到不违法,这样的事情就可以避免。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预防工作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规定: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视频的节目。
思考:结合以上材料,说说法律有什么作用?
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判一判:下列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
2、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种类?
(1)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思考:普法宣传天天做,为什么还会出现那么多的违法行为呢?
违法原因: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
《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
思考:你知道它们区别和联系吗?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选一选:在下面违法和犯罪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4.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
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1)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
(2)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裁
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行政拘留等。
生活中最常见的违法行为是什么?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含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安全,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人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而制定的。
我国为什么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出版社这种做法侵犯他人著作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放一半货物,这种行为没有履行合同条款,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照相馆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徕顾客,照相馆的做法侵犯他人肖像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下列行为违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的规范范围: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民事活动,如果购置财产、签订合同、结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
探究点二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想一想,他们的行为是典型的什么违法行为?启示我们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1.我们要要警惕身边的哪些违法行为?
通过刚才我们对违法行为的认识和了解,请你谈谈我们该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2.如何做到遵章守法?(如何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联系
我们要要警惕身边的哪些违法行为?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如何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1、有个别网民在网上传播“南昌核酸检测打架致2人死亡”信息,经查此消息为虚假信息。目前,警方正在对编造、散布、传播谣言的当事人进行深入调查,对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处理。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编造并传播谣言扰乱疫情防控工作,必将受到刑法严惩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③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疫情面前无小事,切勿心存侥幸④法无授权不可为,我们要自觉约束自身的行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下列四种情形的违法性质和维权方式正确的是( )A.冷某高空抛物,将王先生砸成重伤,拒不赔偿。--属于行政违法,打“110”报警B.刘女士与白大爷发生纠纷,在火车站大吵大闹。--属民事违法,向检察院控告C.张某将手机落在出租车上,司机拾到后不归还。--属民事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D.明明因与亮亮有矛盾,到处造谣亮亮考试作弊。--属刑事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3、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受到热捧,相关奥运纪念商品销售火爆,陆某借机销售假冒“冰墩墩”等相关商品,最终受到了法律惩处。这警示我们要( )①坚守诚信原则②做到爱岗敬业③维护自身利益④尊法学法守法用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有大有小,由于民事违法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较小,所以被称为 ( ) A .犯罪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 C.严重违法行为 D.不良行为 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5、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李某因醉驾被处拘役,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备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学导航,法律的作用,本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文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违法无小事,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法不可违教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法不可违,行为规范,违法无小事,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