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页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2页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3页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4页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5页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6页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7页
    5.1 法不可违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8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示范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法不可违,违法无小事,违法行为的分类,守住底线的油条,才是好油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道德修养:加强自身修养,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健全人格: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责任意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重点:违法行为的分类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提示:①小勤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勤工俭学,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法律意识淡薄,拿工地上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去废品收购站卖,造成公共财产损失,是触犯了法律的行为。②能避免。我们应该学习法律知识,提高遵守法律的意识。
    由此可见,法律对我们起着怎样的作用?
    第七十四条: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
    (1)指引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2)评价作用:法律是评价人们和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
    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苏某限期归还手表。
    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介绍杨某向吴某等人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经人民法院审理,陈某构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5万元。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我国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权利人。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制品的,予以定罪处罚。
    下列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类: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原因: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
    2.违法行为的原因、含义及分类是什么?
    一般违法行为(危害程度较轻)
    犯罪(危害程度较重)
    ②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
    ①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
    民事违法行为(民与民)
    行政违法行为(民与官)
    刑事违法行为(全体公民)
    有人认为:“违法必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这个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违法!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p48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刑罚处罚刑事责任:包括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违法行为的定义及相应法律责任的内容?P48/54相关链接
    1、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民事法、刑法)2、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3、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1)民事违法行为:赔偿、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2)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开除、记过(3)刑事违法行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
    小试牛刀:判断下列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1.张三李四王五陈六在公共场合打架,所幸情节轻微,没有人员受伤
    2.张三李四王五陈六在公共场合打架,李四腿被打断,王五眼被打瞎;王五丧失劳动能力,涉事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3.张三在文物上划了一笔,所幸影响轻微,还可以复原
    4.李四故意拿着铁棍去砸文物,砸坏了珍贵的司母戊大方鼎
    5.张三拾得别人的钱物不还。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想一想,自己或者身边人有做过类似事吗?
    有人做过这些事情。例如,有的人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有的人故意毁坏路灯;有的人在铁路线路上 放置障碍物,或者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等等。
    误区二:有人受到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误区一:有人实施了这些行为,却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
    (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2)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3)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4)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5)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行政违法行为的表现和误区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安全,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人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而制定的。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的含义
    我国为什么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
    活动三 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一、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思考:上述行为违法吗?是哪种违法行为?
    思考:以上行为违法吗?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4、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②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①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我们要明辨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
    该商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公司起诉卖油条的小公司,这令他非常不解,他是今日头条APP的忠实粉丝,天天都刷,觉得傍大牌好玩,便找人这样设计。”工商信息显示,今日油条公司还申请注册了饼多多、快手抓饼等商标。
    #今日头条起诉今日油条商标侵权#
    严重违法行为 (犯罪)
    (1)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
    小明的爸爸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200元的罚款。小明爸爸的行为(  )A.属于民事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B.属于行政违法,应受到行政处罚C.属于刑事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D.属于犯罪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

    相关课件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说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违法无小事,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框,违法行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违法无小事,1法律的作用,行为规范,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P51相关链接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