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违法无小事,1法律的作用,行为规范,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P51相关链接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材料解读:近日,在天津市部分区域组织的全域核酸检测中,有123人因逃避核酸检测被训诫,有8人拘留或警告。
在核酸结果查验及相关排查工作中发现,极少数人谎称“不在津”故意逃避核酸检测,对全区疫情防控工作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之规定依法对123名无故不参加核酸检测人员进行训诫教育。
依法对违反疫情防控规定情节严重的4人给予拘留处罚,对情节较轻的4人给予警告处罚。
思考:恶意逃避核酸检测被处罚,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法律禁止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会受到惩罚。一起学习5.1《法不可违》
4.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法律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法律告知人们不应当做什么
第九百二十九条 有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过错造成委托人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请求赔偿损失。
法律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法律告知人们必须做什么
第四十三条 财产代管人应当妥善管理失踪人的财产,维护其财产权益。
法律告知人们应当做什么
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
(特点)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林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林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
17岁的中学生秦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3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1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秦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小陈带着“欠条”向林某要账,但林某多次拒绝偿还之前的借款。
探究二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①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类: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
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通过一张表格来对比三种违法行为:(记笔记啦)
行政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管理条例、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
讨论一下:违法就是犯罪,这种说法对吗?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结论: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
3.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4盏,被公安机关处以200元罚款。
2.王某在网上公开谩骂侮辱他人,被人民法院判决向当事人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
1.王某在家无聊,打电话到119,谎称邻居家着火了。
4.小李醉驾开车导致五车连环相撞,被判处拘役两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5.小王因酒驾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15日拘留。
技能提升: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
1、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民事法、刑法)2、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3、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1)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开除、记过(2)民事违法行为:赔偿、赔礼道歉(3)刑事违法行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
思考:这些行为违反了哪部法律?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教材49页”探究与分享”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
盗窃、损毁或者擅自移动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或者安全标志的。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而制定的。
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思考:根据你的经验,上述行为违法吗?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镜头二:未经他人允许,将其照片放到网站使用。
镜头三: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教材50页”探究与分享”
镜头一: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放一半货物。
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的民事活动
身边违法行为有哪些——民事违法行为
在民事活动中,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购置房产、签订合同、结婚等
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
思考:结合以上违法现象,说一说我们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5.如何做到遵章守法?(怎样预防违法行为?) P51
选择你的答案进入下一题
1.2020年12月,湖北一女子在微信群、朋友圈中编造、传播有关疫情的谣言,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该女子已被依法行政拘留。这警示我们( )A.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C.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尽量不去做 D.公民在网上没有言论自由权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备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学导航,法律的作用,本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文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违法无小事,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法不可违教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法不可违,行为规范,违法无小事,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