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云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云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云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云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第3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云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云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下列厨房用品中,加到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花椒粉B.面粉C.白糖D.花生油
    2.(2分)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 )
    A.氢氧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蔗糖
    3.(2分)下列过程属于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汽油清洗机械表面的污渍
    B.用稀盐酸除去钢铁表面的锈渍
    C.用洗涤剂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炉具的油污
    4.(2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B.在氯化钾溶液稀释的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不变
    C.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D.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5.(2分)关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N②NH3③Mg2+④⑤O⑥Fe
    A.能表示1个原子的是①⑥
    B.②中的数字“3”表示氨气中有3个氢原子
    C.能表示1个分子的是②③⑤
    D.③④中的数字“2”都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6.(2分)有媒体报道:我国每年300万吨地沟油返回餐桌,不少油炸食物都是用地沟油加工出来的,这些油炸食物经长时间煎炸后所产生的大量丙烯酰胺(化学式C3H5NO)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下列有关丙烯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烯酰胺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丙烯酰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
    C.丙烯酰胺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丙烯酰胺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3:5:1:1
    7.(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B.熟石灰能与酸发生反应,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8.(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吸取液体药品
    B.固体NaCl的称量
    C.放置一瓶集满的二氧化碳
    D.浓硫酸的稀释
    9.(2分)不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反应是( )
    A.Fe+H2SO4═FeSO4+H2↑
    B.BaCl2+H2SO4═BaSO4↓+2HCl
    C.MgO+H2SO4═MgSO4+H2O
    D.2NaOH+H2SO4═Na2SO4+2H2O
    10.(2分)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相符的是( )
    A.生石灰 消石灰 Ca(OH)2
    B.氢氧化钠 烧碱 NaOH
    C.水银 汞 Ag
    D.干冰 冰 CO2
    11.(2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固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固体的质量大
    12.(2分)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
    A.NaNO3、NaCl、AgNO3B.CuSO4、H2SO4、BaCl2
    C.HCl、Na2SO4、NaOHD.HCl、Na2CO3、NaNO3
    13.(2分)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一定是碳酸盐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14.(2分)小诗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物理性质:白色固体
    B.俗称:烧碱、苏打
    C.化学性质:可与稀盐酸、Ca(OH)2溶液、CaCl2溶液反应
    D.用途: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
    15.(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生理盐水、酒精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C.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则含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D.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16.(2分)如图中所有物质的类别均不同,连线两端的物质常温下均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分别属于碱、盐、酸
    B.X和Z可以是Al2O3和CaCl2
    C.Y和Z可以是Na2CO3和Ca(OH)2
    D.X和Y可以是NaCl和NaOH
    17.(2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18.(2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均能析出晶体
    C.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b>a=c
    D.t2℃时,等质量a和c溶于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所需水的质量为:a<c
    19.(2分)往稀盐酸里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Na+
    B.表示Cl﹣
    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剂后溶液呈红色
    20.(2分)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30%
    C.甲中含有少量的丙,可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50g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75g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21.(6分)为预防新冠病毒肺炎,常使用化学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84消毒剂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有效成分的高效消毒剂,有效含氯量为1%~1.3%,其主要作用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细菌芽孢
    (1)消毒液中次氯酸钠自身没有消毒作用,次氯酸钠与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氢钠和有消毒作用的次氯酸(H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若要把50g有效含氯量为1.2%的84消毒液稀释为0.2%的溶液,稀释过程中,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3)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2HCl+NaClO=NaCl+H2O+X↑,X气体有毒,因此二者不能混合使用。那么X的化学式为 。
    22.(8分)根据下面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回答问题。(忽略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1)20℃时,将90g Na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给烧杯加热,使溶液温度升至40℃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2)80℃时,将249g NaNO3饱和溶液降温至 时,溶液质量变为224g。
    (3)50℃时,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NaNO3溶液改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应向溶液中再加入 g NaNO3固体。
    23.(14分)“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科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提示:铜和银不与稀盐酸反应)
    (1)请你帮助他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依次连接起来表示他所走的路线)
    入口→ →出口。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有 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 (填物质的名称)。
    (3)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4)和盐酸反应生成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是 。
    (5)如果将盐酸换成氢氧化钾溶液,它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为什么? 。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24.(10分)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 g,水85g。
    (2)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①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
    ②C操作中应选用 (50mL或100mL)量筒量取蒸馏水。
    ③D操作的作用是 。
    ④完成以上操作“D”后,要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标签的内容为溶液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把配好的试剂放到药品橱中。
    (3)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填序号) 。
    ①B操作中砝码和食盐放置颠倒(该实验需用到游码)
    ②D操作中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③A操作中固体洒落
    ④C操作中有少量蒸馏水洒出
    25.(12分)学习了常见的酸、碱、盐后,同学们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整理归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活动。
    【验证实验】
    【发现问题】
    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实验三、实验四无明显现象,无法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于是继续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
    Ⅰ.取少量实验三中的剩余溶液,滴加 溶液,溶液仍为无色,证明稀盐酸和Ca(OH)2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判断依据是溶液中 完全反应了。
    Ⅱ.取少量实验四中的剩余溶液,滴加足量的 溶液,观察到产生气体,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拓展延伸】
    同学们针对实验四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将充满CO2的两支相同的试管分别倒扣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根据试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确定二者之间发生了反应。请在图中?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总结提升】
    (1)通过上述实验验证了碱溶液的化学性质。
    (2)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消失(或减少)或有新物质生成的方法证明反应发生。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6.(4分)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试计算:
    (1)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27.(6分)实验室中有一包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化学活动小组同学为测定该混合物中Na2CO3的含量,取20g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的气体质量为 g。
    (2)求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云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厨房用品中,加到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花椒粉B.面粉C.白糖D.花生油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花椒粉不溶于水,故错误;
    B、面粉不溶于水,故错误;
    C、白糖易溶于水、稳定的混合物,故正确;
    D、花生油不溶于水,故D错。
    故选:C。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2.(2分)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 )
    A.氢氧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蔗糖
    【分析】根据物质溶于水放热还是吸热来考虑本题,知道常见放热物质有哪些,常见吸热物质有哪些,并能灵活运用。
    【解答】解: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温度降低,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蔗糖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
    故选:B。
    【点评】要了解物质溶于水的过程,记住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常见物质。
    3.(2分)下列过程属于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汽油清洗机械表面的污渍
    B.用稀盐酸除去钢铁表面的锈渍
    C.用洗涤剂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炉具的油污
    【分析】根据乳化作用的定义分析:洗洁精、洗衣粉等这样的能使乳浊液变成稳定的混合物的物质称为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解答】解:A、用汽油清洗机械表面的污渍,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选项错误。
    B、用稀盐酸除去钢铁表面的锈渍,不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C、用洗涤剂洗去衣服上的油污,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正确。
    D、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炉具的油污,不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常见的洗涤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等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过程中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4.(2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B.在氯化钾溶液稀释的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不变
    C.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D.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分析】A、根据物质溶解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C、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氯化钾溶液稀释的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不变。
    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可以减小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增加溶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分)关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N②NH3③Mg2+④⑤O⑥Fe
    A.能表示1个原子的是①⑥
    B.②中的数字“3”表示氨气中有3个氢原子
    C.能表示1个分子的是②③⑤
    D.③④中的数字“2”都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表示多个该原子,①N、1个铁原子;
    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故B错误;
    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表示多个该分子,则②NH3可表示2个氨分子,④CuS4、⑤O不能表示1个分子;
    D、由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2+、④CuS4数字“6”分别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硫酸铜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6.(2分)有媒体报道:我国每年300万吨地沟油返回餐桌,不少油炸食物都是用地沟油加工出来的,这些油炸食物经长时间煎炸后所产生的大量丙烯酰胺(化学式C3H5NO)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下列有关丙烯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烯酰胺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丙烯酰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
    C.丙烯酰胺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丙烯酰胺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3:5:1:1
    【分析】根据化学是表示的意义考虑,物质属于宏观概念,用元素解释,说到分子用原子来解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燃烧产物。
    【解答】解:A、根据丙烯酰胺的化学式可知,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丙烯酰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故B正确;
    C、由C3H5NO可知,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故C错误;
    D、丙烯酰胺分子中碳、氢、氮,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原子个数比的计算方法,燃烧产物的推算方法。
    7.(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B.熟石灰能与酸发生反应,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可用于人工降雨;
    B.熟石灰是一种碱,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发生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具有助燃性,不能做燃料。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吸取液体药品
    B.固体NaCl的称量
    C.放置一瓶集满的二氧化碳
    D.浓硫酸的稀释
    【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比空气的密度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时,应捏紧胶头,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2分)不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反应是( )
    A.Fe+H2SO4═FeSO4+H2↑
    B.BaCl2+H2SO4═BaSO4↓+2HCl
    C.MgO+H2SO4═MgSO4+H2O
    D.2NaOH+H2SO4═Na2SO4+2H2O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B、氯化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硝酸等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故选项正确。
    C、氧化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D、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说明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分)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相符的是( )
    A.生石灰 消石灰 Ca(OH)2
    B.氢氧化钠 烧碱 NaOH
    C.水银 汞 Ag
    D.干冰 冰 CO2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熟记物质的名称和俗称。
    【解答】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名称。
    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苛性钠,其名称。
    C、银不是Ag而是Hg、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物质;
    D、干冰不是冰,其名称;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
    11.(2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固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固体的质量大
    【分析】A、根据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乙的溶解度大小。
    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2℃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t5℃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固体后,仍为饱和溶液。
    D、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无法比较析出固体的质量大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点、线、面和交点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分)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
    A.NaNO3、NaCl、AgNO3B.CuSO4、H2SO4、BaCl2
    C.HCl、Na2SO4、NaOHD.HCl、Na2CO3、NaNO3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若没有沉淀、气体生成,则反应发生时现象不明显,据此分析。
    【解答】解:A.NaCl与AgNO3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有明显现象,故错误;
    B.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有明显现象,故错误;
    C.HCl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但没有明显现象,故正确;
    D.HCl与Na2C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看到有气泡生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同学们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解题时还要注意反应发生时现象不明显这一限制条件。
    13.(2分)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一定是碳酸盐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甲不一定是碳酸盐,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
    B、反应②是酸和碱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澄清石灰水显碱性,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分)小诗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物理性质:白色固体
    B.俗称:烧碱、苏打
    C.化学性质:可与稀盐酸、Ca(OH)2溶液、CaCl2溶液反应
    D.用途: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
    【分析】根据碳酸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碳酸钠是一种白色固体。
    B、碳酸钠俗称纯碱,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
    C、碳酸钠可与稀盐酸2溶液、CaCl2溶液反应,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酸钠可用于玻璃,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碳酸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生理盐水、酒精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C.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则含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D.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分析】A、根据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分析;
    B、根据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分析;
    C、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分析;
    D、根据常见的带电的粒子分析。
    【解答】解:A、生理盐水,但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故选项推理错误;
    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故选项推理正确;
    C、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但含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水、氢氧化钠等;
    D、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也可能是质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6.(2分)如图中所有物质的类别均不同,连线两端的物质常温下均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分别属于碱、盐、酸
    B.X和Z可以是Al2O3和CaCl2
    C.Y和Z可以是Na2CO3和Ca(OH)2
    D.X和Y可以是NaCl和NaOH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Z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能与石蕊溶液作用;由酸的化学性质;Y能与盐酸,应为盐。
    B、X应为金属氧化物,X可以是Al2O3,Z不可能是CaCl3,故选项说法错误。
    C、Y和Z分别是盐、碱2CO3和Ca(OH)5,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D、X不可能是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2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分析】A、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质的状态,进行分析判断。
    C、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
    D、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D、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了解溶液的特征、乳化作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2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均能析出晶体
    C.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b>a=c
    D.t2℃时,等质量a和c溶于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所需水的质量为:a<c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是否会析出晶体。
    【解答】解: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故A错误;
    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能析出晶体,c物质饱和溶液降温不能析出晶体;
    C、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b>a>c;
    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的溶解度,则所需水的质量为:a<c。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2分)往稀盐酸里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Na+
    B.表示Cl﹣
    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剂后溶液呈红色
    【分析】根据往稀盐酸里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是稀盐酸,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胶头滴管中是氢氧化钠溶液,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由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可知,反应后含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往稀盐酸里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含有钠离子、氢离子,则表示Na+,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则表示OH﹣,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后含有氢离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剂后溶液呈红色。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分)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30%
    C.甲中含有少量的丙,可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50g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75g饱和溶液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质量;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100%≠30%;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的丙,故C正确;
    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只能溶解25g的固体,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21.(6分)为预防新冠病毒肺炎,常使用化学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84消毒剂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有效成分的高效消毒剂,有效含氯量为1%~1.3%,其主要作用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细菌芽孢
    (1)消毒液中次氯酸钠自身没有消毒作用,次氯酸钠与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氢钠和有消毒作用的次氯酸(H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
    (2)若要把50g有效含氯量为1.2%的84消毒液稀释为0.2%的溶液,稀释过程中,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250 g。
    (3)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2HCl+NaClO=NaCl+H2O+X↑,X气体有毒,因此二者不能混合使用。那么X的化学式为 Cl2 。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2)根据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解答】解:(1)在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一般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7价;
    (2)需要加水的质量:50g×1.2%÷3.2%﹣50g=250g;故答案为:250;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3个Cl、4个O、1个Cl、1个O,化学式为Cl2;故答案为:Cl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2.(8分)根据下面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回答问题。(忽略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1)20℃时,将90g Na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187.6 g。给烧杯加热,使溶液温度升至40℃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9:10 。
    (2)80℃时,将249g NaNO3饱和溶液降温至 60℃ 时,溶液质量变为224g。
    (3)50℃时,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NaNO3溶液改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应向溶液中再加入 13 g NaNO3固体。
    【分析】(1)根据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7.6g;4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03g,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49g,进行分析解答。
    (3)50℃时,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NaNO3溶液中含有硝酸钠的质量为200g×50%=100g,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7.6g,将90gNa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则得到溶液的质量为87.4g+100g=187.6g。
    给烧杯加热,使溶液温度升至4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03g,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0g:100g=9:10。
    (2)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49g,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钠149g,形成饱和溶液249g,则溶解的硝酸钠的质量为224g﹣100g=124g,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24g,将249g NaNO7饱和溶液降温至60℃,溶液质量变为224g。
    (3)50℃时,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NaNO3溶液中含有硝酸钠的质量为200g×50%=100g,50℃时,则至少应向溶液中再加入113g﹣100g=13g硝酸钠固体。
    故答案为:
    (1)187.6;7:10;
    (2)60℃;
    (3)1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解度的含义、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14分)“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科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提示:铜和银不与稀盐酸反应)
    (1)请你帮助他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依次连接起来表示他所走的路线)
    入口→ ③→⑥→⑩→⑦→⑪→⑫ →出口。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有 2 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 碳酸钠 (填物质的名称)。
    (3)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
    (4)和盐酸反应生成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Zn+2HCl═ZnCl2+H2↑、Na2CO3+2HCl=2NaCl+H2O+CO2↑ ,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
    (5)如果将盐酸换成氢氧化钾溶液,它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为什么? 不能;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从而被“吃掉” 。
    【分析】(1)解决该题应该找出一条不能和盐酸发生反应的物质构成的路.酸的化学性质有:能够和酸碱指示剂变色,能够和活泼金属反应,能够和金属氧化物反应,能够和碱反应,能够和某些盐反应.活泼金属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的金属,酸和金属氧化物、碱、盐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因此必须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
    (2)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能与盐酸反应的盐只有碳酸钠;
    (3)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据此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分析。
    【解答】解:(1)利用图示的物质对相关的与盐酸不能反应的物质作出判断即可,由于盐酸不能和二氧化碳、不活泼金属铜和银、硫酸反应.
    故答案为:③→⑥→⑩→⑦→⑪→⑫
    (2)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根据碱的种类确定中和反应的个数;能与盐酸反应的盐只有碳酸钠;碳酸钠;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2O3+3HCl=2FeCl3+2H2O;故答案为:Fe2O2+6HCl=2FeCl8+3H2O;
    (4)锌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8+H2↑,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7+2HCl=2NaCl+H6O+CO2↑,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类型;故答案为:Zn+2HCl═ZnCl6+H2↑、Na2CO2+2HCl=2NaCl+H7O+CO2↑;置换反应;
    (5)因为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从而被“吃掉”;故答案为:不能,从而被“吃掉”。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酸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的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24.(10分)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 15 g,水85g。
    (2)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①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EBACD (填字母)。
    ②C操作中应选用 100mL (50mL或100mL)量筒量取蒸馏水。
    ③D操作的作用是 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
    ④完成以上操作“D”后,要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标签的内容为溶液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把配好的试剂放到药品橱中。
    (3)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填序号) ①③ 。
    ①B操作中砝码和食盐放置颠倒(该实验需用到游码)
    ②D操作中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③A操作中固体洒落
    ④C操作中有少量蒸馏水洒出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①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主要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②根据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进行分析解答。
    ③根据D操作是溶解操作,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2)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最后进行溶解,正确的操作步骤是EBACD。
    ②85g水的体积为85mL,量筒量程的选择,应用规格为85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为100mL。
    ③D操作是溶解操作,操作的作用是搅拌。
    (3)①B操作中砝码和食盐放置颠倒(该实验需用到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
    ②D操作中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③A操作中固体洒落,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
    ④C操作中有少量蒸馏水洒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
    故答案为:
    (1)15;
    (2)①EBACD;②100mL,加快溶解速率;
    (3)①③。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12分)学习了常见的酸、碱、盐后,同学们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整理归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活动。
    【验证实验】
    【发现问题】
    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实验三、实验四无明显现象,无法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于是继续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
    Ⅰ.取少量实验三中的剩余溶液,滴加 酚酞 溶液,溶液仍为无色,证明稀盐酸和Ca(OH)2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判断依据是溶液中 氢氧化钙 完全反应了。
    Ⅱ.取少量实验四中的剩余溶液,滴加足量的 稀盐酸 溶液,观察到产生气体,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拓展延伸】
    同学们针对实验四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将充满CO2的两支相同的试管分别倒扣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根据试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确定二者之间发生了反应。请在图中?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总结提升】
    (1)通过上述实验验证了碱溶液的化学性质。
    (2)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消失(或减少)或有新物质生成的方法证明反应发生。
    【分析】【验证实验】实验一:根据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来分析解答;
    实验二: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来分析解答;
    【探究实验】Ⅰ、根据氢氧化钙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来分析解答;
    Ⅱ、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来分析解答;
    【拓展延伸】根据对比实验的变量唯一性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验证实验】实验一: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实验二: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8↓+Na2SO4;
    【探究实验】Ⅰ、取少量实验三中的剩余溶液,溶液仍为无色2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判断依据是溶液中氢氧化钙完全反应了;
    Ⅱ、取少量实验四中的剩余溶液,观察到产生气体,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拓展延伸】图中?处的内容应该是50mL水,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
    故答案为:【验证实验】实验一:红;
    实验二:CuSO4+3NaOH=Cu(OH)2↓+Na2SO8;
    【探究实验】Ⅰ、酚酞;
    Ⅱ、稀盐酸;
    【拓展延伸】50mL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6.(4分)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试计算:
    (1)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1:12 。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31.6% (精确到0.1%)。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2):(16×3)=6:8:12。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31.3%。
    故答案为:
    (1)6:1:12;
    (2)31.8%。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7.(6分)实验室中有一包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化学活动小组同学为测定该混合物中Na2CO3的含量,取20g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的气体质量为 4.4 g。
    (2)求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图象进行分析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的气体质量;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及质量分数。
    【解答】解:(1)从图象可以看出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的气体质量为4.4g。
    (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6CO3+2HCl=3NaCl+H2O+CO2↑
    106 44
    x 3.4g
    解得:x=10.6g
    该混合物中Na2CO6的质量分数为:×100%=53%
    答: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质量分数为53%;
    故答案为:(1)4.4;
    (2)53%。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注意要计算准确,格式规范。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80.8
    87.6
    94.9
    103
    113
    124
    136
    149
    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溶液变 色
    产生蓝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分析与结论
    Ca(OH)2能与指示剂作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无法确定是否发生反应
    无法确定是否发生反应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80.8
    87.6
    94.9
    103
    113
    124
    136
    149
    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溶液变 红 色
    产生蓝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分析与结论
    Ca(OH)2能与指示剂作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
    无法确定是否发生反应
    无法确定是否发生反应

    相关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五四制)2024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五四制)2024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化学二模试卷(PDF版 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化学二模试卷(PDF版 无答案),共10页。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溶液中,溶质不是固体的是,有关NaOH说法错误的是,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