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概念的概述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 思维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255396/0-17289933878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概念的概述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 思维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255396/0-17289933878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概念的概述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 思维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255396/0-17289933878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概念的概述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 思维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255396/0-172899338788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概念的概述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 思维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255396/0-172899338790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概念的概述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 思维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255396/0-17289933879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概念的概述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 思维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255396/0-172899338793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概念的概述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 思维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6255396/0-172899338795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教学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概念的概述,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元《三元》,什么是概念,概念的含义,概念与属性,1属性,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2概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材料中的问题出在哪里?
孩子:妈妈给我10元钱。妈妈:干什么?孩子:我要买本书。妈妈:什么书要10元钱?孩子:是《三元》。妈妈:那剩下的7元呢?
防止简单地把相同语词当作相同概念
有眼睛、有耳朵、有四肢能直立行走能用肺呼吸能血液循环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
√揭示“人”的本质属性
其他动物也可能具有 非本质属性
任何对象都是多种属性的统一体。在动物这一领域中,人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他们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①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是指既为某事物所具有,也可能为其它事物所具有的属性。
①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②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
例如:“葡萄是甜的的”。其中“甜的”是“葡萄“的性质。“5大于4”,这里“大于”表示的是“5”与“4”的关系。
2.概念的表达(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
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非一一对应)
⑴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多词一义)
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一词多义)
那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女人
【易混易错】:概念与语词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例如,对于苹果,我们可以用手摸到它的外形,用眼看到它的色泽,用舌品尝它的滋味。可是,对于头脑中的概念却看不见也摸不着,概念作为一种思想,必须用一种物质载体把它表达出来,才能成为现实的东西,而被人们理解和掌握。因此,语词是概念的体现者,没有语词,概念就不能存在。(2)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3)任何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每一个语词都表达概念。一般,汉语中的实词都表达概念,而虚词(除连词外)不表达概念。连词“如果……那么……”“或”“而且”“只有……才……”等,虽属虚词,但把它们组合到判断中,却能表达概念。孤立的助词和叹词则通常不表达概念。
①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②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1.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与外延
①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是在指“谁”,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什么。②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下列不是从内涵方面说明概念的是( )A.单身汉是未婚、成年的男性B.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C.鱼是用鳃呼吸、用鳍游水,有脊椎的水生动物D.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家庭等方面的关系
2.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
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外延大的概念——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种概念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第1组:“《史记》的作者”与“司马迁”第2组:“动物”与“马”第3组:“马”与“动物”第4组:“中学生”与“球迷”
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又称全异关系)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其不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且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其中一个概念为另一个概念的补概念。如:白马和非白马构成马。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且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例如,白马和黑马,是反对关系,二者不能构成马的全部外延。
⑵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
【注意】对两概念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的判断,关键是看它们对于属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质。若有,即为矛盾关系;若没有,则为反对关系。
判断以下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
“团员”和“非团员”“团员”和“党员”“大学生”和“学生”“中国人”和“台湾人”“商品”和“劳动产品”
从概念的外延看,下列属于反对关系的是 ( )①"玉米"与“水稻"②“政治学"与“生物学”③"骆驼祥子的作者”与”老舍”④"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笔”与“毛笔”、“浙江的省会”与“杭州”的关系分别是A.全同关系 属种关系B.属种关系 全同关系C.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D.交叉关系 种属关系
2.在“《屈原》的作者不是老舍”这个命题中,“《屈原》的作者”和“老舍”这两个概念是A.全同关系B.属种关系C.全异关系D.交叉关系
3.“刑法"与“法律"两个概念的关系是A.属种关系B.种属关系C.交叉关系D.全同关系
4.从概念的外延看,下列属于反对关系的是①"红色"与“白色"②“合作"与“竞争”③"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④"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男同学和女同学的关系是( )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6.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关系是( )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概念的概述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9页。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37页。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框概念的概述,学习导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