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PPT+教学设计+单元测试卷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天气系统精品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天气系统精品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综合思维,冷锋与天气,准静止锋与天气,锋线与锋,冷锋及其天气系统,寒潮及其危害,暖锋与天气,暖锋与天气状况,准静止锋及其天气系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国演义》中,有个“智筑冰城”的故事。故事梗概是:初冬之际,曹操与马超两军对峙。曹操令将士取渭河沙土筑营寨,无奈沙土难以黏结,筑起便塌,曹操无计可施,忧心如焚。一老者献计,他说,连日来,渭河一带阴云密布,今夜必刮北风,北风一起便会天寒地冻;待风起之后,马上令将士运土泼水,到天亮的时候,就可以建成一座土城。当夜北风大作,曹操依计而行,一夜之间,果然筑成一座坚固的“冰城”营寨。
1.讨论曹军在一夜之间能够筑成坚固营寨的原因。2.故事中当夜的天气变化,与哪种天气系统的过境有关?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通过对冷锋、暖锋的对比分析,学会绘制锋的示意图,培养读图、填图、绘图技能,学会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了解锋概念及类型;理解它们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并能进行简单的天气形势分析、预测和预报。
激发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养成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暖锋与天气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气团: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根据不同性质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 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 气团接触时,它们之间就 会出现一个交界面,叫作 锋面;● 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 叫作锋线;● 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观看动画,回答以下问题: 1.主动移动的是什么气团? 2.锋面上为何容易成云致雨?降水多发生在锋前还是锋后?在天气图上,冷锋用什么符号表示? 3.冷锋过境前、过境时与过境后天气有何不同?(以甲地为例)
问题:1.主动移动的是什么气团?2.锋面上为何容易成云致雨?降水多发生在锋前还是锋后?在天气图上,冷锋用什么符号表示?
答案: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锋面上暖气团被迫抬升,温度降低,水汽容易凝结,所以容易成云致雨;降水多发生在锋后,雨区宽度较小。
问题: 3.冷锋过境前、过境时与过境后天气有何不同?(以甲地为例)
答案: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湿润;过境时,常有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过境后,气温和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冷锋在我国四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常见的冷锋活动有寒潮、春季沙尘暴、夏季暴雨等。
我国常见的冷锋天气系统
寒潮:受冷空气侵袭,24小时内降温10°C以上(或48小时内降温12 °C 以上),同时最低气温降至5 °C以下。寒潮常伴有气温急降、气压骤升,大风、雨雪霜等天气现象。
1.对农作物造成冻害或冻死农作物。
2.在草原牧区造成“白灾”,牲畜冻死冻伤。
3.影响交通,影响人们出行。
5.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4.破坏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
观看动画,回答以下问题: 1.主动移动的是什么气团? 2.锋面上为何容易成云致雨?降水多发生在锋前还是锋后?在天气图上,暖锋用什么符合表示? 3.暖锋过境前、过境时与过境后天气有何不同?(以乙地为例)
问题:1.主动移动的是什么气团?2.锋面上为何容易成云致雨?降水多发生在锋前还是锋后?在天气图上,暖锋用什么符合表示?
答案: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暖气团沿锋面徐徐爬升,温度降低,水汽容易凝结,易成云致雨;降水多发生在锋前,雨带比冷锋宽。
问题:3.暖锋过境前、过境时与过境后天气有何不同?(以乙地为例)
答案:暖锋过境前,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常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暖锋在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常见的冷锋活动有一场春雨一场暖。
我国常见的暖锋天气系统
准静止锋:有时候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双方势均力敌,锋相对静止。准静止锋常形成连续性阴雨天气。
时间:冬季(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原因:北方的冷气团与西南暖气团相遇,受到云贵高原的阻挡而形成的。锋区位置:多位于贵阳与昆明之间,一般呈西北——东南走向。
贵州高原 “天无三日晴”便同昆明准静止锋活动有关
昆明及其云南西南部地区,由于受到暖湿气流的阻挡,南下冷空气无法影响,致使其地区冬半年受暖湿气团的控制,气候暖和。
每年夏初,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大陆上南下的冷空气交锋、对峙,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形成了江淮准静止锋;它是形成梅雨的重要天气系统。
江淮准静止锋;它是形成梅雨的重要天气系统“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都是梅雨天气的真实写照。
1.根据所学,完成相关任务。
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2)冷锋和暖锋的降水区域在分布上有什么不同?
(3)在两图中会不会出现逆温现象?为什么?
问题: (2)冷锋和暖锋的降水区域在分布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主要在锋前。
问题:(3)在两图中会不会出现逆温现象?为什么?
答案:在锋面中,由于暖气团暖而轻,在锋面的上方。冷气团冷而重,在锋面的下方。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侧倾斜,常常会造成在锋面附近随着高度增加气温增加的逆温现象。
2.下图中冷气团的移动速度为30千米/时,城市目前是14时。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1)判断图中锋的类型,并说出判断依据。
(2)在未来48小时内,该城市的天气将怎样变化?
(3)议一议,未来几天内,该城市各大医院哪些科室就诊人数会明显上升?
问题: (1)判断图中锋的类型,并说出判断依据。
答案: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问题:(2)在未来48小时内,该城市的天气将怎样变化?
答案:次日14时前,云层逐渐增厚,风速逐渐增大;次日14时左右,冷锋过境,出现雨、雪天气;冷锋过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问题:(3)议一议,未来几天内,该城市各大医院哪些科室就诊人数会明显上升?
答案:气温突降,老人和婴幼儿易患感冒、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故儿科、内科门诊就诊增加。冷锋过境气压变化大,易造成脑溢血等,故神经内科或脑外科就诊增加。
2016年9月10日14时,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一个热带低压加强为热带风暴,命名为“莫兰蒂”。“莫兰蒂”于9月12日02时加强为台风,11时加强为超强台风。9月15日03时超强台风“莫兰蒂”在厦门登陆,之后逐渐减弱,于9月16日凌晨在中国黄海海域消散。
“莫兰蒂”生成的地点为何会是西北太平洋洋面?“莫兰蒂”为什么登陆后逐渐减弱?
通过对气旋、反气旋的对比分析,学会绘制气压系统的示意图,培养读图、填图、绘图技能,学会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了解气旋、反气旋的概念;理解它们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并能进行简单的天气形势分析、预测和预报。
高气压(反气旋)
低气压与高气压——描述的是气压分布状况气旋与反气旋——描述的是气流运动状况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观看右图动画,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气旋系统产生于什么样的气压场?北半球气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是怎样流动的?气旋形成什么样的天气?
问题:气旋系统产生于什么样的气压场? 北半球气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是怎样流动的?
答案:1.气旋产生于低压区;2.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是沿逆时针方向辐聚,南半球则沿顺时针方向辐聚,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
问题:气旋形成什么样的天气?
答案:因为气旋中心上升,水汽冷却易凝结,所以气旋控制区多阴雨天气。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
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
观看右侧动画,思考回答问题:反气旋系统产生于什么样的气压场?北半球反气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 方向分别是怎样流动的?反气旋形成什么样的天气?
问题:反气旋系统产生于什么样的气压场? 北半球反气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是怎样流动的?
答案:反气旋产生于高压区;北半球反气旋水平方向气流沿顺时针方向辐散,南半球则相反,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
问题:反气旋形成什么样的天气?
答案:因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区天气晴朗。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经常出现的秋高气爽天气就是在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
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反气旋
台风指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台风形成后,常自东向西或西北移动,进入中纬西风带后,即转为向东或东北。
台风带来的危害主要由狂风、暴雨、风暴潮等组成
破坏农业、交通、通讯、公共设施等。
带来的雨水可以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及起降温作用。
高压脊,空气辐散不能形成锋面
低压槽,空气辐合形成锋面
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被称为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常出现在中纬地区。气旋区内若有冷暖锋,则气旋前方为宽广的暖锋云系和连续性降水,气旋后方为较狭窄的冷锋和阵性降水。
1.参考图3-38,绘制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结合所绘图示和图3-38,比较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气流差异,以及它们东部、西部的风向差异。2.在气旋和反气旋的不同部位,大气的运动情况不同,因而天气状况各有特色。以北半球为例,议一议,气旋和反气旋东部、中心、西部的天气特点有何差异?
问题: 以北半球为例,议一议,气旋和反气旋东部、中心、西部的天气特点有何差异?
(1)在左图中,找出低压槽、高压脊各一个,并绘出其槽线或脊线。(2)在左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常见的天气系统?(3)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分别出现了怎样的天气状况?结合左图,说明其形成原理。
3.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1)7-8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试简要解释这些天气现象的成因。(2)在冬季,为什么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吹西北季风,而江南地区吹东北季风。
问题: (1)试简要解释这些天气现象的成因。
答案:7-8月,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做下沉运动,降水少,多晴朗天气,气温高,蒸发旺盛,形成伏旱。每年秋季,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受高压(反气旋)控制,降水少,晴朗天气多,出现“秋高气爽”的现象。
问题:(2)在冬季,为什么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吹西北季风,而江南地区吹东北季风。
答案: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以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大,我国东北、华北地区主要位于高压中心的东部及东南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吹西北季风;而我国江南地区主要位于高压中心的南部,在三力作用下吹东北季风。
4.天气图是反映一定时刻、广大地区天气实况和天气形势的专用地图,是天气预报的主要工具之一。天气图有地面天气图和高空天气图两大类。地面天气图可反映地面高低气压系统的分布、锋面和冷暖空气的活动情况,以及雨、雪、雷、雾、大风、沙(尘)暴等天气现象的分布。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问题:(2)在左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答案:低压系统(气旋)、高压系统(反气旋)、冷锋系统、暖锋系统、锋面气旋系统等。
问题:(3)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分别出现了怎样的天气状况?结合左图,说明其形成原理。
答案:甲区域:大风、阴雨天气,因位于冷锋锋后,多降雨;等压线密集,风力大。乙区域:阴雨天气,因位于暖锋锋前。丙区域:晴朗天气,因受高压脊控制。丁区域:阴雨天气,因受低压槽影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 (2019)第三节 天气系统精品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探究,天气系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天气系统图文课件ppt,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暖气团,冷气团,湿度差别大,降水在冷气团一边,锋面的特点,沙尘暴,我国北方,冷锋南下,夏秋季节,江淮准静止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天气系统完美版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天气与锋,自然界中的实际界面,天气系统,高低高,低高低,北半球锋面气旋示意图,南半球锋面气旋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