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庭中有奇树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庭中有奇树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抄写易错字词,默写古诗,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中蕴含的思念之情。
达标训练
一、抄写易错字词
华滋
攀条
馨香
怀袖
二、默写古诗
《庭中有奇树》
,
,
,
,
三、理解性默写
1.《庭中有奇树》体现诗人创造性,诗歌富有“新意”的一句是:
, 。
2.《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语句是:
, 。
3.《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的诗句是:
, 。
4.《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
, 。
5.《庭中有奇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点明全诗主题的句子是:
, 。
1.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2.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3.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4.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5.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四、诗歌前四句借春景图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前四句写了在春天的庭院里,一株绿叶旺盛生长的嘉美的树开出了茂密的花朵。女主人公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目的是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丈夫,以此表达对远方丈夫的的深切思念。
五、从前面六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是极力赞扬的,可诗人为什么突然又紧接着说“此物何足贵”?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增强了诗的感情,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
课堂 元素
导学
流程
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
总结归纳环节
自学指导
程序、要求、时间
互动程序
内 容、形 式、时 间
展示方案
方 案、建 议、时 间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朗
读
感
知
理
解
诗
意
内容:朗读感知
理解诗意
1.这首古诗出自五言诗选辑《古诗十九首》,请根据随堂笔记处的知识链接,初步了解《古诗十九首》的相关知识。
2.初读古诗,用红笔圈出诗歌易错字,结合古诗右边的注释,理解全诗内容。
(预时6分钟)
交流与分享
两人小对子:
1.对子间互相听读古诗,明确字音,划分节奏。
2.对子间发挥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诗中的画面。
(预时5分钟)
挑战与冲刺
小组研讨:
1.小组结合诗歌内容,交流主人公折花过程中的内心独白。
2.小组品析诗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中传达出的作者情感。
(预时8分钟)
检测主题
对子展示以下内容:
有感情地带读诗歌。
带领全班圈出易错字。
3.用生动的文字描绘诗歌景象。
(预时5分钟)
展示主题
畅谈诗情
1.小组分工角色扮演,再现主人公身处的情景,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出主人公的思绪。
2.小组结合诗歌尾联归纳作者情感。
(预时13分钟)
1.知识链接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在内容上,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相思离别和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失意郁闷情怀。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2.《庭中有奇树》易错字:
3.主人公的内心独白:
4.作者情感:
品
读
古
诗
体
会
情
感
内容:品读古诗
体会情感
正值春日佳景,女主人公攀枝折花,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假设自己是主人公,此时在想些什么?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描述出来。
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结尾,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是否与前面相矛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时6分钟)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抄写易错字词,默写古诗,理解性默写,下列对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赠从弟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抄写易错字词,默写古诗,理解性默写,下列对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梁甫行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抄写易错字词,默写古诗,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