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第1页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第2页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第3页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第4页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第5页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第6页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第7页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第8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7页。
    1.理解诗词意象的“木叶”与“树叶”的特征,品味诗词意趣。2.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观点,理解作者说理的层次。3.学习如何从材料的梳理与考证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恰当的理论加以解决的说理艺术。
    古诗中写叶的诗作可谓多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以衰叶纷落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无尽愁思;“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是以黄叶飘落表达内心深沉的忧思;“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是以寒叶表达内心抑郁失意的情感……诗人为何如此青睐木叶?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去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盛唐气象”的提出者——林庚
    林庚(1910—2006),字静希,福建福州人,诗人、学者。著有《春野与窗》《空间的驰想》等诗集及《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著作。
    我国的新诗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取得不小的成就,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陷入沉寂。诗坛呈现出一派萎靡不振的景象,专门发表诗歌的报刊寥寥无几。针对这种现状,林庚说:“当代诗歌的路子不对……诗歌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诗化的语言、精练的语言,它需要从日常的生活语言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又要超越生活语言。”《说“木叶”》正是通过对古代诗歌中“木叶”的艺术象征的阐释,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的。
    《说“木叶”》一文,作者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深入挖掘“木叶”中“木”字所蕴含的意境,从而阐发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
    1.结合课文内容,根据示例,赏析下列诗句中木叶意象的作用。
    答案:①以“木叶”“江波”和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生发出浓重秋思,笔调明净,气氛凄冷。 ②“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与洞庭水浩荡的波纹相似,极其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③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引发了诗中主人公对远在边关的丈夫的思念。
    2.在课文中,作者多次提到“树叶”“木叶”“落叶”“落木”这些意象,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各蕴含着怎样的意味?
    答案:①疏朗、飘零之意 ②比“木叶”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3.在第1段中,作者列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的诗句,作用是什么?答案: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由此引出文章论说的对象和主题——木叶。
    4.第5段与第4段是怎样的关系?有什么作用?答案:第5段在第4段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木”为什么“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个特征,引出语言“暗示性”的问题,过渡到“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5.本文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这样的结构方式有什么好处?答案:这样的结构方式能使文章内容紧凑,条理清晰,容易让读者把握要领。如第6段,第一句话是“‘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下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句话展开的。
    6.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为什么以《说“木叶”》为标题?答案:把标题定为《说‘木叶’》,就可以把古诗中的意象“木叶”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作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落叶等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从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也无不可,但那势必是另一种行文思路,大概是摆起架子大讲理论,不大容易写得深入浅出。
    7.本文作者是如何进行比较分析的?答案:本文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采用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模式。先由诗句总结“木叶”出现的场合,再由此深入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作者紧扣诗句,并对诗句意境进行想象挖掘,使读者也一同进入诗歌鉴赏的境界,自然学会品味诗歌的内部和外部语言。
    8.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答案:一是做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引证法中妙用古诗词 在《说“木叶”》一文中,作者围绕“木叶”引用了大量的古典诗句,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通过比较、分析,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作者在行文中对许多有关“木叶”的古诗句信手拈来。
    这样不仅使分析有凭有据,而且使文章增添了文化内涵,令人读之赏心悦目,既受到美的熏陶,又对古诗词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会。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巧借古诗文拟题、开篇、结尾,也可以引用古诗文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写作训练] 请你以“经典”为主题,使用引用的手法写一个片段,要求语言富有文化底蕴。150字左右。
    示例:信手翻开一本本古典诗词集,经典的力量无声地抓住人的心灵:岳飞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豪迈的气魄,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自信的不羁,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者的柔情,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是相思者的哀怨……经典,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地流淌,用流行所无法企及的宁静的力量熏陶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用内在的魅力给予人们享受与思考。
    处处留心皆学问◆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古典诗词,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使人读后满口余香,回味无穷。林庚以他深厚的文学素养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他的这种文学研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潘从明1996年技校毕业参加工作,来到了贵金属冶炼厂。他学的是铸造专业,却到了提纯岗位,面对工作台上的烧杯、坩埚和蒸馏器,他有些手足无措,但他没有退缩。还在当学徒时,他就闲不住,总是爱问“为什么”。正是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让潘从明对铂族金属提炼越来越熟悉。目前,他虽然已总结出800多个涉及贵金属冶炼工艺的化学方程式,但一有时间他还是会继续钻研。“把一件事坚持做下去,尽力做好,慢慢积累,自然会有回报。”潘从明说。从一名普通工人到高级技师,再到国家级技能大师,再到大国工匠,潘从明认为一步一个脚印才最重要。 适用话题:“善于发现”“熟能生巧”“用心”等。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图文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正音正字,整体梳理,萧瑟凄凉,木落千山,浓密繁华,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疏朗绵密,精读课文第6段,春夏之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