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公开课课件ppt
展开1. 理解“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不同意味,进而理解“木”的艺术特征。2. 把握本文的基本观点,理解作者说理的层次和逻辑,体会文中所举诗句的意蕴。3. 学习这篇文章是如何从材料的梳理和考证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恰当的理论去加以解决的。
林庚(1910 —2006),诗人、学者。原籍福建福州,生于北京。1928 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转入中文系。1933 年毕业后陆续在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燕京大学等校任教,自1952 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林庚从20 世纪30 年代起开始新诗创作,60 余年一直致力于新诗形式建构的开拓,并通过对古代诗歌的研究和对中西文化、文字、语言的研究,提出“节奏音组”“半逗律”“典型诗行”等新诗格律化的理论依据。他的诗作和诗论对中国新诗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出版《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被称誉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林庚以诗人兼学者的眼光思考中国文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探讨文学的内在精神力量。20 世纪50 年代初他标举的“布衣感”“寒士文学”以及在唐诗研究中提出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被学术界称许和沿用。他撰写的中国古典文学专著和整理的资料有《中国文学史》《诗人李白》《天问论笺》《唐诗综论》《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等。
20 世纪30 年代,诗坛呈现出萎靡不振的景象,专门发表诗歌的报纸杂志寥寥无几。针对这种现状,林庚曾说:“当代诗歌的路子不对……诗歌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诗化的语言,精练的语言,需要从日常的生活语言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又要超越生活语言。”本文正是通过对古代诗歌中“木”字的解说,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
1.初读课文,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意。
第1段: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古诗中用“树叶”的十分少见。而“木叶”却发展到了“落木”。指出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如此丰富多彩。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发现问题(1—3) ——“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分析问题(4—6) ——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总结全文(7) ——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1.阅读文章第1、2段,说说文中引用大量诗句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现象?
① 说明自从屈原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由“木叶”发展到“落木”。 ② 结论: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
2.诗人为什么钟爱一个“木”字呢?
诗歌创作是用形象思维,不是用概念思维,“树叶”“落叶”虽然概念准确,符合逻辑,但是于形象的创造无助;“木叶”“落木”虽然从概念上看违背了逻辑,但是却有助于形象的创造。
3.品味诗句“寒风扫高木” 和“高树多悲风”,比较诗中“高木”与“高树”的不同意味。并分析作者引用以上诗句作用何在?
“ 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作用:说明“木”与“树”的不同,提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更显得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4. “木”除了有落叶的暗示,还有什么暗示?作者是如何论述“木叶”的形象特点的?
① 含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② 作者先论述“木”的普遍性: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然后从这一普遍性对“木”作为“树”的形象的左右作用,总结出“木叶”的形象特点:含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最后引用诗句说明“木叶”这一形象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5.试辨析诗歌中“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不同,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1)“树叶”与“木叶”的不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称为“叶”。“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2)“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①“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②“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6.为何“木”会有这样的两个艺术特征呢?
“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7.本文中大量援引了古代诗人关于“木叶”“落木”的诗句,这对于阐发道理起到怎样的作用?
本文所引用的有关“木叶”“落木”的诗句,其意象都没有离开“秋”字。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的话题;二是作例证,使得对道理的分析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林庚先生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但是文章没有摆出“理论”的面孔,没有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对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更重要的是,作者把深奥的道理寄托在具体的诗句中,在对一个个鲜活的例句的解读中指导读者领悟诗歌语言暗示性的妙处。这样,读者会在不知不觉中参悟深蕴其中的道理。
8.本文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本文不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而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启示:①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微妙的意味往往寄于言外。本文谈到,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它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所谓“概念中的意义”,大约是指在字典、辞典中可以查到的词语的意思,明了确定。而作为概念的影子的暗示性,指的是概念以外的意义,如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这样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是有弹性的,是要依据上下文或整首诗来理解的。
② 鉴赏诗歌,不但要理解表层意思,而且要品味言外之意。诗歌的语言是有尽的,但它包含的意思,给读者的暗示、启发则是无尽的。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微妙滋味。
9.课文题目改为“谈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① 全文以“木叶”作为引论、立论和结论的依据,以“说‘木叶’”为题,体现了作者的行文思路。若改为“谈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性论文。② 标题拟为“说‘木叶’”,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严谨态度,也契合读者的阅读心理。③ 以“木叶”具有暗示性来阐释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有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这篇文章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的差别,作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
①徕( ) ②灼( )灼 ③ 亭皋( ) ④陇( )首 ⑤ 沈佺( )期 ⑥涔( )阳 ⑦ 柳恽( ) ⑧庾( )信 ⑨褐( )色 ⑩桅( )杆 ⑪ 窸窣( ) ⑫ 冉( )冉⑬ 翩( )翩 ⑭ 迢( )远 ⑮ 接踵( )
熟能生巧:一言难尽:不落言筌:得鱼忘筌:相去无几:
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用一句话难以说清楚,形容事情曲折复杂。
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刻意修饰的痕迹。
筌是用来捕鱼的竹器,得到了鱼,就忘掉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1 .下列各句中加色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决赛中,良好的开局使上届冠军队得鱼忘筌,中后场频频出现失误,被对手抓住机会,最终以一球之差惜败。② 这句熟语警示人们恪守职责,管好自己分内的事,别这山看着那山高,干一些得陇望蜀的傻事。③ 有关部门要一字千金,对承诺兑现的问题明确责任主体,拿出有效举措,落实到位,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④ 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会有志得意满、一帆风顺的顺境,也会有遇到挫折、一言难尽的逆境。⑤ 与会嘉宾就中国宏观经济的形势和政策、航运创新与风险管理等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的意见。⑥ 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如果不能明辨,无论是做学问抑或是人生选择,都会歧路亡羊,一失足成千古恨!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解析:① 上届冠军队因心意得到满足而高兴得失去常态,应用“得意忘形”。③ 句语境是说要守承诺,应用“一诺千金”。⑤“真知灼见”中已包含“意见”这一意思,后面不应该再加“意见”。
2.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A. 我们相识几十年,你现在退休要回家乡养老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咱们干了这一杯离别酒!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微风像孩子的手,拂醒一夜沉睡的人们;嗅着窗外的桂花香气,倾听着鸟语,感到一天的心情都是愉悦的。C.“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是烟雨江南,是水的江南,是在画船中听着雨声入眠的江南,有太多的游子因为无法拒绝这一份诗意而终老江南。D. 老一辈虽然离开了岗位,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依然关心着年轻一代,关注着自己奉献毕生的事业。
解析: A 项“回家乡”与“无故人”不符。B 项季节不恰当。D 项“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反映出的内涵就是生命是有限的,但精神却是恒久的,体现了坚贞的品格。和语境中说的“奉献精神”不符,可改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然是嫩绿色,可是却非说“青”不可。与此相关, “春天”叫作“青春”,所谓“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春天”也唤作“青阳”,又名曰“青帝”。今天, “春游”叫作“踏青”,却不说“踏绿”。你能够模仿课文的探究思路,探究一下其中的道理吗?
示例: “青”与“绿”原是相近的颜色。青,青出于蓝,视觉上处于蓝绿之间。刘熙《释名》说: “青,生也。象物之生时之色也。”那么,青就是初春时的颜色,即淡淡的绿色。相较而言, “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世界,就是草、树木、叶子的普遍颜色。青色,比较接近于纯洁的天空的那种淡淡的蓝,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青可以为色之区间,可不必准确,而绿则是青之一端,越发具体。大抵当对象是“点”便说绿,取其具体;而当对象是“面”便说青,取其概括。“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
高中语文9 说“木叶”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9 说“木叶”示范课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章结构,分析“木”的两个特征,填写表格,黄绿色,黄褐色,暗示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9 说“木叶”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9 说“木叶”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与人,落木千山空阔,枝叶繁茂饱满,概括各段内容,对比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曲解文意,绝对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题说“木叶”,识词释义,初读课文,通读文章理清结构,课堂小结,迁移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